重庆市体育运动学校怎么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1-12-10
  1、重庆市目前有市级体校共四所,分别为重庆市体育运动学校、重庆市第二体校(重庆市运动技术学院水上系)、重庆市第三体校(重庆市举重管理中心)、重庆市第四体校(重庆市武术管理中心),目前四所体校中全市唯一的一所体育类中专学校重庆市体育运动学校,于2003年为支持九龙坡区地方建设拆迁后搬至渝中区大坪过渡办学已达五年之久,且办学硬件条件极差,重庆市第二体校从2001年起一直作为市运动技术学院(市体工队)的一个系位于渝中区两路口,重庆市第三体校位于永川区,重庆市第四体校系租用两路口体育场场地,且上述市级体校除重庆市体育运动学校已被拆迁外,其它三所体校的房产均已上交。

  2、四所体校均属市体育局主管,各有一套班子和后勤服务保障队伍,其任务分别是:重庆市体育运动学校主要承担为重庆市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和为社会培养体育服务和从业人员,并且肩负着解决市体育局下属训练单位适龄学生就读中专取得中专文凭的任务,二体校作为市运动技术学院的水上系,目前主要承担跳水项目的专业和业余训练,由于技术学院的编制严重不足,故在学院工作的部分教练和运动员仍挂在二体校,三体校其实就是重庆市举重专业学校,有专业运动队承担全国运动会任务,同时带有二、三线训练队伍,主要是加强梯队建设,四体校无训练队伍,主要从事群众健身等活动开展。

  3、重庆市体育运动学校是我市唯一的一所体育类中等专业学校,有自己的教练员队伍和文化课教师队伍,并且根据项目的特点和需要设有附设初中班,目前共有专职文化课教师11人,兼课教师4人,聘用教师3人,课程设置按照义务教育和体育类中专课程要求设置;二体校以前是重庆市青少年业余体校,与重庆市教委合办,教委负责派出文化课教师,二体校负责运动队训练,但2004年教委将所有教师撤走,目前学校有专职文化课教师6人,外聘5人,行政兼课3人,按照义务教育规定进行文化教学并对学院所属重竞技系、田径系、水上系的高中部分学生进行文化补习;三体校以前一直有自己文化师资队伍,但近年来由于市体育局对项目的调整,教师大部分退休或调出,目前该校其实已成为举重专业运动队,同时根据义务教育和体育中专要求进行文化教学,目前有专职文化课教师6人,外聘代课教师5人;四体校目前因为其承担的任务所限,故没有进行文化教学。 

  4、目前四所体校中,其中二、三体校,射击校,篮球运动管理中心,学院重竞技系、田径系、水上系等训练单位由于没有办学资格,故其所招凡属于高中阶段学生除部分学生学籍挂在普通高中外,绝大部分均挂在重庆市体育运动学校中专学籍,但由于受各训练单位的相对分散、专业队训练模式、运动学校师资不足等因素影响,这部分学生的文化课教学显得相当薄弱且不规范。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四所体校虽然各自任务明确,但作为重庆市的四所市级体校长期未能统一规划,故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如文化课教师:三所学校都有文化课教师,但三所学校的教师均不足,均不同程度的外聘,造成人才的极大浪费;又比如场地问题:这一直是影响市级体校发展的命脉,运动学校长达五年多的过渡办学和硬件条件的不足极大地影响了学校的发展及后备人才的培养;再比如后勤管理:四所体校基本均有后勤管理队伍,这又造成了较大的重复浪费。

  2、由于重庆市整个一线、二线、三线等的训练体制没有明确的界定,一线队伍直接带了二、三线,且发挥不了真正的作用,再加上基层训练的薄弱,给后备人才培养带来较大的影响。

  3、人才队伍尤其是专业技术人员中的教师、教练的配备严重不足,管理人员也不足。

  4、由于在办学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故市级体校初中乃至小学部分的办学没能纳入市教委的统一管理,没能得到财政的支持,这对办学和招生均带来了相当大的麻烦。

  5、运动学校由于近年来受各方面尤其是场地影响,在专业设置受到极大的约束,目前只能为保证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而设置运动训练专业,与社会及市场结合得非常不够,同时也就导致了学生出路不畅通,招生受到严重影响。

  6、学生普遍存在重视专业训练,忽视文化学习的问题,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及今后在社会上的竞争力影响较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