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烹饪协会的组织机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7

办公室:
主要职责:综合协调、处理协会日常政务、事务,承担协会对外接待工作,负责对内、外的各种协调和联络;安排召开协会会长办公会、秘书长办公会及全体员工会议并承担整理会议纪要和督促检查会议决定事项的落实;起草和修改有关重要报告和文件,编辑协会工作简报;负责文电、机要、档案、保密、信访、保卫、安全和后勤工作,承担协会固定资产的管理;负责协会工作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与监督检查;负责协会及分支机构的年检初审工作;负责协会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学习、考察工作以及后勤服务工作。
会员部:
主要职责:根据协会章程和会员管理办法的规定,认真做好协会的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牵头筹备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组织会员联谊会;加强与会员的联系沟通,收集会员意见和信息,受理会员的投诉,协调解决会员的合理要求,做好会员的指导、服务工作;做好会员的宣传信息交流工作。
国际部:
主要职责:执行国家涉外(含港、澳、台)工作的有关政策、规章制度,制定协会外事工作计划;负责协会外事工作的联系和组织,做好各部门出国(出入境)及邀请来华人员、项目的申报审批工作; 做好会员单位的对外联络,为引进外资技术和项目提供咨询,组织会员开拓国际市场、输出资源等;负责协调与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世界厨师联合会等国际组织的工作。
会展部:
信息部:
主要职责: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化工作方针,制定、落实协会信息工作计划,组建行业信息网络,办好面向社会服务的网站;建立信息库,搜集行业信息,开展重大信息的调查研究工作;研究制定行业信息化发展规划,协调国内外行业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协调完善与信息化相关的统计调查制度,推进全国行业信息化的宣传普及和教育培训;参与行业相关的重要国内外信息合作与交流。
人事部:
主要职责:落实协会人事管理制度,保证协会各项人事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根据协会发展需要,制定年度人事工作计划,为协会领导在人事工作上提供信息服务;根据各部、室的需要和用人标准,制定员工招聘计划,承担应聘人员的资格审查及面试、笔试和签约等工作;负责协会人事档案管理,保障员工权益;负责吸纳、储备专业人才,满足协会用人需要;负责协会工作人员的民主评议工作。
财务部:
主要职责是:严格执行和落实协会的财务管理制度;负责协会的财务预算与管理,做好财务分析;执行协会的开支计划与资金使用计划,核定协会及分支机构重大活动的财务预算与核算;负责协会财产管理制度的检查与落实;负责协会财务年检;定期对专委会的财务进行监督、审查;指导协会各部门的项目预算工作和协会重大活动的财务监督。
行业发展部:
主要职责: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负责行规、行约和标准的起草工作,开展行业自律,规范行业秩序;负责重大行业信息的统计、分析与发布;对节日餐饮市场进行检测和抽样调查,定期发布行业资讯,预测预报市场趋势;提出行业发展、连锁经营、企业改革与开拓市场等重大问题的意见;进行战略品牌研究,指导企业进行品牌战略发展;向会员与企业提供行业指导与行业咨询服务;做好与政府和相关协会等部门的联系、协调;加强行业的理论化研究与建设,负责学术研讨、著述立项和编写工作。
调研统计部:
快餐专业委员会:
由全国从事快餐连锁经营、管理与教学、科研、咨询、培训、文化和技术开发、生产供应厂商等相关方面的企业单位、团体及个人代表组成的,从事快餐业研究开发和促进快餐事业发展的专业组织,简称“中国烹协快餐委员会”。
中国烹协快餐委员会的宗旨是:以“服务、开创、合作、发展”为指导,贯彻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开展行业规范与自律,解决行业发展中的问题,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动员与组织社会与行业各方面力量,在继承中华民族饮食文化成果、吸取国内外快餐连锁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开发快餐品种与技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探索连锁经营模式,研究快餐理论,培育快餐市场,培养专业人才,为促进中国快餐业的快速发展做出贡献。
  
名厨专业委员会:
由长期从事烹饪工作并卓有成就的中国著名厨师和烹饪专家组成的全国名厨专业组织,简称“中国烹协名厨委”。下设办公室、新星俱乐部、交流部、培训部、服务部和信息部等工作机构,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工作区,并设海外工作区。
中国烹协名厨委的任务是:宣传爱国主义思想,培养良好厨德,全面提高名厨的综合素质。组织全国性烹饪(食品)技艺交流活动。总结、宣传和交流本会成员独特精湛的烹饪技艺,编写和播映名厨传记和名厨美食影视资料。组织和帮助委员在国内外举行烹饪文化理论研究和技艺展示活动。发挥委员专业特长,开办咨询和培训活动。协助海内外烹饪界举办专业技术竞赛、考核活动。推动海内外华人名厨与各国名厨的合作与交流。与餐饮企业和与餐饮有关的企业联手开展关联产业、产品的研发、推介等活动。做好帮助和促进餐饮业发展的有关工作。发现和培养中青年优秀厨师,领导和带动新星俱乐部的健康发展。完成中国烹饪协会交办的工作任务。
西餐专业委员会:
研究西餐餐饮及西餐烹饪方式、研究与促进西餐烹饪和西餐餐饮业发展的专业机构,简称中国烹协西餐委员会”。(英文WESTERN FOOD PROFESSIONAL COMMITTEE OF CHINA CUISINE ASSOCIATION),缩写WFPC。
中国烹协西餐委员会团结全国从事西餐经营的企事业单位和有关的专家、学者、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厨师(包括烹调师、面点师)、服务师等有关人员,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弘扬西餐饮食文化,加强西餐学术理论研究,提高西餐烹饪技艺,培养西餐烹饪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组织委员对西餐市场、西餐企业、西餐理论、西餐烹饪技艺和企业经营管理等有关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积极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建议,为发展西餐事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服务消费、繁荣市场、促进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专家工作委员会:
开展行业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以及相关的科研活动,为餐饮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和智力支持的专业组织。集结了全国餐饮行业中法律法规、标准政策、产业经济、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资本运作、财务管理、信息管理、饮食文化、烹饪技艺、营养卫生等领域的各类人才。
中国烹饪协会专家工作委员会作为全国餐饮经济理论学术研究与交流的平台,定期制定并发布中国餐饮经济理论学术研究课题;总结并传播中国餐饮业发展态势及取得的成果和经验;组织召开全国餐饮产业理论研讨会或区域性的专题研讨会;主持编写、翻译及推荐餐饮经营管理的出版物;组织海内外相关人士互访及学术交流活动;接受有关机构委托,开展相关咨询活动。
人社部中式烹调、中式面点、西餐、餐厅服务四个专家委员会纳入专家工作委员会管辖。
清真专业委员会:
从事清真烹饪研究与促进清真烹饪发展的专业机构,简称“清真烹饪专业委员会”。在国家政策、法令的范围内和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开展活动。
清真烹饪专业委员会以“继承、弘扬、繁荣、进步”为指针,团结全国从事清真烹饪工作的专家、学者、烹调师、面点师、服务师和企业管理人员,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弘扬清真饮食文化,加强清真烹饪理论和穆斯林饮食风俗习惯的研究,提高清真烹饪技艺,培养清真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组织委员对清真烹饪有关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积极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建议,为发展清真烹饪事业,改善群众生活,繁荣民族经济作贡献。
美食营养专委会:
由国家级著名医院的主任营养医师、全国高等院校研究烹饪食品营养理论的学者教授、食品工业高级工程师及全国各省烹饪餐饮行业管理协会有关负责人、著名餐饮企业家、中国烹饪大师等组成的,从事美食营养研究与促进食品营养事业发展的专业组织,简称“中国烹协美食营养专委会”。
中国烹协会美食营养专委会以“服务、合作、进步、发展”为指针,组织编辑多部饮食营养书籍,指导餐饮业和消费者合理膳食、均衡营养。曾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教育台等权威媒体编播多集美食营养科普节目;为全国人大代表举办健康营养讲座,为社区做营养咨询,举办多期全国营养配餐培训班。开发推荐优秀营养健康食品。举行筵席改革交流座谈会,举办筵席改革烹饪大赛,积极推动中餐筵席改革,并与美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为推动饮食营养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火锅专业委员会:
研究火锅餐饮及火锅烹饪方式,提高火锅烹饪技艺水平,规范火锅餐饮业经营,开展行业自律的专业组织,简称“中国烹协火锅委员会”。
中国烹协火锅委员会团结全国从事火锅餐饮经营的企事业单位和从业人员、相关的专家学者以及火锅炊餐具、原料与调味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等相关产业的有关人员,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弘扬火锅饮食文化,加强火锅学术理论研究,提高火锅烹饪技艺,培养火锅烹饪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对火锅餐饮市场、火锅餐饮企业、火锅餐饮理论、火锅餐饮烹饪技艺和企业经营管理等有关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积极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建议,为发展火锅餐饮事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服务消费,繁荣市场,促进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高校餐饮专业委员会:
高校餐饮专业委员会是在中国烹饪协会领导下,由各类大中专院校内从事餐饮服务经营的实体和社会团体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跨部门、跨所有制的行业组织,简称“中国高校伙专委”。(英文名称为The College Mess Committee Of China,缩写CMCC)。
中国烹饪协会高校餐饮专业委员会在教育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协会的指导下,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为高教事业服务、为高校伙食行业服务、为进餐师生服务、为会员服务”的宗旨和“服务、调研、协调、宣传”的工作原则,为办好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特点的高校伙食、为我国高教事业和高校伙食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为适应中国高教事业的发展,中国烹饪协会高校餐饮专业委员会已在全国1700多所大中专院校中发展了自己的会员,专委会成立了除港、澳、台以外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高校“伙专委”组织,并建立了办公室、编辑部、会员部三个常设机构,创办了《中国高校伙食通讯》、《中国高校餐饮信息》两个会刊和“中国高校伙食信息网”网站,业已成为全国高校饮食行业内最具号召力、凝聚力和权威性的专委会。
职业经理人专业委员会:
由全国餐饮行业中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和知名专家教授组成的餐饮业职业经理人专业组织,负责全国餐饮业中高级管理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资格认定、国际合作、咨询服务、中介服务等。
中国餐饮年鉴社:
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出版的《中国餐饮年鉴》,是中国烹饪协会主办、中国餐饮年鉴社编辑出版发行的全国餐饮业大型资料性工具书,是全面、系统、准确地反映我国餐饮业发展历程,为弘扬中华饮食文化、繁荣餐饮市场、加快行业健康发展、促进行业科技进步、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提供服务的史料文献。
《中国餐饮年鉴》由专文、综述、地方餐饮业、品牌建设、专题报告、行业人物、相关产业、统计资料、政策法规及标准、大事记、港澳台地区及国际餐饮业、附录等部分组成,以参与编辑单位广泛、行业内容全面、资料可靠准确、史料性强、实用性高而受到餐饮全行业及相关行业和全社会的广泛认可。
中国烹饪协会培训交流中心:
1993年经北京市成人教育局批准成立的社会力量办学机构,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在中国烹饪协会领导下,本着“继承、发扬、开拓、创新”的工作方针,开展行业内烹饪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活动;指导行业培训、交流和职业教育工作;完成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规划;提高全行业人员的职业素质。接受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有关部门的委托,参与职业技能标准、教材的修订、编辑。发挥社会各界及民间资本的优势,广泛开展合作办学,推动餐饮事业的发展。
中国烹饪协会酱卤专业委员会:
委员会由遵守中国烹饪协会章程,从事或热心于酱卤食品的科研、教育、培训、技术推广、生产、贮运、销售等活动的单位或个人自愿组成。委员会发挥组织、服务、协调和监督职能,主要任务是:宣传贯彻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协助中国烹饪协会和政府主管部门开展行业自律;参与政府有关行规行约、政策法规的制定和修订,承担中国烹饪协会或政府有关部门委托的相关工作;研究酱卤食品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规划提供信息、建议和意见;加强行业领域基础问题、焦点问题和专业问题的研究,组织专题研讨活动,开展学术交流,不断提高理论水平、丰富学术成果;推动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研究,提供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推广、信息沟通等服务;了解和掌握国内外产业相关科研信息、市场动态、生产管理新技术、经营管理新经验,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组织开展相关的学习、考察、交流、展示、展销、技术培训等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协调会员之间关系,反映会员的意见和问题,维护会员合法权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