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街道办事处组织建设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6-11

中共地方组织建设起源于1925年10月,浮山后人王星五在青岛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成员,他于1926年在中韩街道建立了第一个支部,中共浮山后支部,拥有20多名党员。接着,1926年冬建立了中共埠西支部,1928年2月又成立了孙家下庄支部,后者在1931年因与上级失联而停止活动。


1955年,幸福人民公社更名中韩人民公社,当时公社党委管理11个生产大队,共有党员193名。随着1959年底上级指示的实施,生产大队规模缩小,共划分为32个,党员数量增至386人。然而,1967年至1969年间,权力被“造反组织”掌控,党员活动受到限制。1969年至1970年,随着政权机构的调整,中共中韩人民公社革委会和各大队革委会成立,党员总数达到704名。1980至1981年,随着体制改革,革委会被撤销,代之以大队管理委员会,党员人数增至879名。至2000年,街道共有4个党委、6个总支、64个支部和2343名党员。


基层政权建设方面,1949年青岛解放后,中韩街道归属李村区,后在1956年并乡,形成中韩、张村和午山三个大乡。1955年底,随着农业合作化的推进,建立了10个高级农业社,最终发展为中韩人民公社,历经多次机构调整,直至1998年撤消中韩镇人民政府,设为崂山区人民政府的中韩街道办事处。


在中共领导下,群众组织在不同时期发展丰富,如土地改革时期的农会,1964年的贫下中农协会,1953年的妇女联合会和工商联合会,以及计划生育协会、个体劳动者协会和科学技术工作协会等。目前,袁本常担任党委书记,韦文波任办事处主任。


扩展资料

中韩街道办事处东邻崂山区沙子口街道办事处, 北以308国道为界与李沧区相接,南临黄海,是崂山区人民政府、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崂山风景区管委会所在地,是崂山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