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铜的理化性质与作用如何?其用法与用量怎样?使用时要注意哪些方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9-25
【理化性质】
硫酸铜,别名:蓝矾、胆矾、石胆,为蓝色透明结晶性颗粒,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具金属味,在空气中易风化,可溶于水(1∶3),微溶于乙醇(1∶500)。水溶液呈酸性(5%水溶液pH3.8)。
【作用与用途】
对寄生于鱼体上的鞭毛虫、纤毛虫、斜管虫以及指环虫,三代虫等均有杀灭作用。其杀虫机制是游离的铜离子能破坏虫体内的氧化还原酶系统(如巯基醇)的活性,阻碍虫体的代谢或与虫体的蛋白质结合成蛋白盐而起到杀灭作用。此外还可抑制池塘繁殖过多的蓝藻及丝状绿藻。
【用法与用量】
(1)浸浴:8毫克/升浓度浸浴20~30分钟,可防治鱼类鱼波豆虫、车轮虫病、斜管虫病和钟形虫病等;对鳖等水生物的钟形虫病,水体中硫酸铜的用量可提高到10克/米3。
(2)全池泼洒:常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其比例为5∶2,使水体中浓度分别达0.5克/米3与0.2克/米3。若防治虾、蟹拟阿脑虫病,使水体中硫酸铜浓度提高到1.0克/米3。防治淡水鲳的原虫病,可使水体中硫酸铜浓度达1.5克/米3。
(3)食场挂袋:每个食台挂3~5袋,每袋装硫酸铜100克,但用药的总量不应超过全池泼洒药的剂量,发病季节,每周使用1次。
(4)硫酸铜可与其他药品混合使用:8毫克/升硫酸铜与10克/米3漂白粉(含有效氯30%)合用,浸浴20~30分钟(10~15℃)或15~20分钟(15~20℃),可防治鱼类原虫病;硫酸铜与生石灰合用,两者分别溶解后混合配成波尔多液,使水体中浓度分别达0.675克/米3和15克/米3,并立即全池泼洒,可防治鱼类多种寄生虫病。
【注意事项】
(1)硫酸铜的药效与水温成正比,并与水中有机物和悬浮物含量、盐度、pH成反比。因此,要根据池塘的水温、有机物和悬浮物含量、溶氧、盐度、酸度及碱度确定其合适的用药浓度。本药在各种水质中的推荐用量为:软水(总硬度40~50毫克/升),使水体中浓度达0.25毫克/升;中度硬水(总硬度50~90毫克/升),使水体中浓度达0.5毫克/升;硬水(总硬度100~200毫克/升),使水体中浓度达1毫克/升。以上三种情况下,均可在第3天以同剂量减半再用1次。
(2)硫酸铜对鱼等水生动物的安全浓度范围较小,毒性较大(尤其是对鱼苗),一般淡水鱼的用量较海水鱼为低,因此要谨慎测量池水体积和准确计算出用药量(水体中铜离子浓度一般保持在0.15~0.2克/米3为宜)。
(3)溶解药物时,勿使用金属容器,溶解药物的水,温度不能超过60℃,以防药物失效。
(4)一般选择晴朗的清晨(鱼不浮头)用药,投药后,应充气增氧,防止死亡藻类消耗溶氧,影响水质。(5)硫酸铜应贮存于干燥通风处。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动植物百科》详情
    官方电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