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心中应该有三种“对错观”一一刘润《底层逻辑》(1)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0
共读会(46/365)

阅读书籍《底层逻辑》

阅读者:安然

作者在这里提出的观点是:一个人的心中应该有三种“对错观”,一是法学家的对错观,二是经济学家的对错观,三是商人的对错观。

比如:坏人A诱骗好人B进入C的没有锁门的工地,被失足摔死了,请问这是谁的错?

1、法学家的对错观:

对于上述情况,法学家会认为当然是A的错,这属于蓄意谋杀,没有什么可讨论的。

是的,如果证据确凿,在法学家眼中,这就是A的错,这也符合大众的观点,但是这种“大快人心”的对错观,不一定能避免类似案件再度发生。

2、经济学家的对错现:

对此,经济学家可能会认为是C的错误,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呀?0也太冤了吧?”

经济学家的考虑是,整个社会为避免B被A诱骗进入C的工地要付出的成本,比C把工地的门锁上的成本高得多,虽然惩罚(会让其觉得冤,但是以后所有工地的拥有者就都会把门锁上了,于是这样的事情会大量减少。

经济学家是从“社会总成本”的角度来判断一件事的对错在谁。虽然有时这样的判断看上去不合理,但会比“从纯粹的道义”的角度更有“效果”。

3、商人的对错观

对于上述情况,商人可能这样想:不管是A的错还是C的错,B都死了,不管让谁承担责任,B都无法起死回生一一从个体利益最大化的角度看,B只能怪自己。

也许B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会想:“这是我的错,我不该蠢到被A诱骗之此”。

对于上面这个例子,法学家认为A错,经济学家认为C错,商人认为B错,这就是三种“对错观”。

如果你是评论家,可以选择法学家的立场;如果你是政策制定者,可以选择经济学家的主场;如果将要失足摔死的就是你自己,建议你选择商人的立场一一“我的错,都是我的错”,因为“我的损失最大”。

总之,谁的损失大,就是谁的错。

判断损失发生后应该怪谁,就看谁因此损失大。

感悟:从今天开始细读刘润的《底层逻辑》。这本书是前几天开始浏览的,本来想几天完成,但看下来却觉得有很多值得细读的地方。所以想做为精读书藉来读,并把它介绍给书友们,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都符合法学家的对错观。社会上发生了一件事情,很多人从法律角度评判谁对谁错,却从来没有考虑,到底谁是最终的受害者,作为旁观的我们,应该从这件事情中得到什么教训,取得什么经验,我以后应该怎么修正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从今天开始要记住:一件事情出现不好的结果时,责怪、埋怨、后悔都是无用的,它们改变不了任何结果。

分析问题要看,谁的损失大,就是谁的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