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识位置到认识方向的知识迁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4
学生在二年级上册要学习《认识方向》,即认识生活中的东西南北和认识地图中的东西南北。其中,地图中上的东西南北比较好学习,但是生活中的东西南北就需要一定的生活基础。这个生活基础就来自于一年级时学生学习的《认识位置》。

一年级时,学生需要学习《认识位置》,也就是认识生活中的前后左右。前后左右是学生在之前就已经有过基本经验的,尤其是前后两个位置,学生分辨起来基本没有什么困难。难的是在分辨左右上,学生平时接触左右的区分比较少,因此很容易混淆。所以让学生在认识左右的时候,我遵循了梅梅老师讲过的结构,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大致讲授如下:

1、分辨自己的左右手

让学生举手练习左右

师指出:左手这边是左边,右手这边是右边。

师:你经常用右手做什么?如:写字、行礼、举手

用左手做什么?

2、辨认身体的左右

师:请同学们看看自己的小手,你能分清自己的左右手吗?

请举起你的左手。再举起你的右手。再举起你的左手、右手。(强化训练)

师:左手、右手是一对好朋友,团结起来力量特别大,其实在我们身上也有这样的好朋友,同桌的同学互相看看,你还能找出几对这样的好朋友?找找看。

3、了解生活的左右

师:你知道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左和右?

如上下楼梯我们靠哪边走?

汽车的方向盘在哪边?

4、相对左右。

师:请伸出你的右手和你的同位握握手。请指一指你同位的左耳朵。

师:刚才在握手、指耳朵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师: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尝试解答)

师:这是因为你和同位是面对面,方向是相对的。所以伸出手的方向也是相对的。这也说明了,在不同方向,左右手的方向是不同的。这就是左右的相对性。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先是认识了自己的左右手,然后再认识自己身体上的其他左右部分,然后再以自己为参照物,判断自己的左右两边都有哪些同学、哪些物品,上下楼该怎么走。最后,才是体会相对位置。这个过程是让自己把参照物从自身一步步转移到外界,是符合学生在认识新事物的规律的,因此,认识生活中的东西南北的时候,也可以按照此规律进行授课。不仅如此,认识东西南北还需要借助之前所学的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如果没有之前的知识迁移,这里也无法推进教学。

因此,我在讲《认识生活中的东西南北》时,流程大致如下:

1、以太阳为参照物,早上太阳升起的方向就是东。

太阳东升西落是永恒不变的定理,不会因为人的朝向而发生改变。

2、以自己为参照物,根据口诀判断方向。

“早上起床,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边是南,右边是北。”在确定了东方的方向之后,在这里就进行了参照物的第一次转换,即从太阳转换为自己。刚才这句口诀,就是以学生自己为参照物来判断东西南北的,而且判断方向的标准依然是先确定东方,然后再逐一确定剩余的三个方向。

3、以自己为参照物,判断自己的东西南北各是哪位同学。

这次依旧是以自己为参照物,在简单对东西南北进行了辨认之后,就要用新知识来解决问题,即利用方向来判断他人位置。让一个学生起来做示范,说一下自己的东边有谁、西边有谁、南边有谁、内边有谁。之后在让学生自己在小组内自己说一说,自己的四个方向是谁。

4、以教室为参照物,判断教室的东西南北各有什么东西。

让学生说一说教室的东墙是哪一面墙,并说说上面有什么东西,其余三个方向以此类推,此时的参照物进行了第二次转换,变为了教室本身。

5、体会相对位置。

请A、B两人起立,让二人依次说一说对方在自己的什么位置。学生会发现两人说起来的是相反的,如果A在B的东方,B就在A的西方。这时,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两人说的是相反的,让学生体会参照物不同,被参照的一方位置也就不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