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把EGF(表皮生长因子)当作万能神药?来降降温吧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9





EGF(Epidermal Growth Factor)——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又名人寡肽-1,是人体内的一种活性物质。


关于它的讨论一直挺多的

 

商家常用的宣传语是:“唯一得到诺贝尔奖的美容成分”、“尖端生物科技”,“皮肤衰老就是体内EGF减少造成的”。

 

但有相当数量、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反对者认为,EGF是纯忽悠,还觉得它致癌或导致增生。他们用一些相关论文佐证EGFr(人体细胞上的EGF受体)和多种癌症严密相关,并指出EGF不是合法护肤品添加成分,国家的许可成分里是没有EGF的。

 

使用者的反馈也是两极分化


有人认为非常有效,也有人觉得效果并不惊艳;有说EGF治好了敏感肌的,也有说一用就过敏的;有人觉得这成分美白祛斑,同时也有不少人说根本白瞎。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为方便时间紧张的童鞋,先上结论:

 

 

Wiki是这么定义EGF的


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是最早发现的生长因子, 对调节细胞生长、 增殖和分化起着重要作用。人类的表皮生长因子蛋白有53个氨基酸残基,三个二硫键,质量6千道尔顿。


表皮生长因子通过与细胞表面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结合而起作用。它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高亲和力结合,会激发受体内在的酪氨酸激酶的活性,从而启动信号转导系统的级联反应,发生多种生物化学变化。细胞内钙水平上升, 增加糖酵解与蛋白质合成, 增加某些基因(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 最终导致DNA合成和细胞增殖。


结合相关文献与我们的亲身使用感受

我们是这样看待EGF的

(对权威性有强烈要求的读者,请自行以EGF或者人寡肽-1为关键词,检索相关论文。)


在表皮有破损、伤口的情况下

推荐的 EGF 修复效果

 

这一点已经不用多说, EGF最早的战场,也是在医学领域被用来促进创伤和烧伤的愈合,并在临床验证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各大EGF品牌早就把这个功能宣传的人尽皆知,不需要我们再背书了。

 

只简单的给一个观点:


不管是从我们自己的使用感受出发(美羊羊在激光后使用EGF的经历;张大叔在医美诊所的实地案例观察),还是从科学界的研究结果来看, 在表皮有明显创口、皮肤组织受损的时候,EGF可以帮助表皮细胞更快地分裂、再生,并促进组织的修复。

 

诺贝尔奖有点牵强

 

“唯一诺贝尔奖美容成分”,这估计是被宣传得最多的一句广告语。 但这句话其实不够准确,甚至颇为牵强, 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有关的美容成分”, 因为:

 

 


用于日常护肤有点鸡肋

 

这部分应该是大多数童鞋最关心的。毕竟时不时去趟医美诊所,在自己脸上动动刀、扎扎针可不属于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 我们最关心的还是当用在健康皮肤上时,有没有宣传中的抗衰老效果。

 

EGF虽然确实有激发胶原蛋白、促进肌肤生长、修复胶原纤维的功效, 但我们一再说,它的威力,得在肌肤受损时、通过皮肤表面的创口进入皮肤内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在肌肤没有损伤的健康情况下,细胞接收到EGF也不会做出太大的反应。

 

而且在皮肤足够健康完整的情况下,外用EGF是否能如品牌宣传的那样被皮肤充分吸收和利用, 目前还没有定论。


首先,单独的优质EGF用在健康皮肤上的美容效果确实如科学界的实验报告一样,普遍不明显。有很多观点认为是分子量过大无法吸收造成的。不过也有一些乐观的声音,对于渗透率也有一些针对性的试验,比如用猪皮来测定外用EGF的吸收率等。同时EGF的具体的渗透率与肌肤状态也有关系。


而且,EGF作为信号蛋白,与一般常用的美容成分不同,被细胞的EGF-r吸收后,细胞如何做出回应,并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这就决定了你使用的产品的配方和EGF的活性、纯度、保存条件的不同,也影响到你使用产品后的效果。


美羊羊自己也在皮肤健康时使用过EGF产品,总体来说看不到太多对皮肤的明显改善效果。



EGF产品背后的猫腻


既然当用于健康皮肤时,EGF的功效并不突出,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童鞋感受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呢?

 

个人认为,有这种可能性: 他们买到的是名为EGF,实为多种成分复配的产品。 而国内某些EGF产品最常见的搭配成分就是各种胜肽,添加时的浓度往往还特别大方 (因为一些不可说的原因,成本一般比较便宜,比如使用的是仿版肽而非原厂产品)。


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 EGF名气大、好宣传是一个原因;另外还有个原因,如果说是自产的EGF,可以显得有核心科技嘛 (那些肽都是有版权的,作为仿品真不适合拿出来宣传)。


胜肽的小知识

由于肽的种类太多,目前已知有应用的肽类已达四万多种,遍布各行各业,光护肤领域就有数百种。加之行业里肽类的命名比较随意,所以童鞋们非常容易搞混, 比如老以为六胜肽就是去皱的,其实六胜肽也分很多种。

 

肽类的一般命名方式如下: 以“ 乙酰基六肽-8 ”为例, 最前头的“乙酰基”说明这个肽使用乙酰基修饰, 类似的还有生物素、棕榈酰、肉豆蔻酰等修饰方法; “六肽”是指有六个氨基酸 (至于具体是哪些氨基酸,要看分子式,总共有20的六次方种排列组合) ; -8表示第一个造出或发现这个肽的厂商,认为这是第8种六肽,或者没准就是觉得8这个数字比较吉利(玩笑), 所以加上了这个后缀,以和其他乙酰基修饰的六肽作区分。

 

事实上,很多肽类的这个后缀数字经常会由于命名冲突,不得不变来变去。也有时候某个肽类用的比较广泛,就直接命名为寡肽几了。


比如,EGF叫寡肽-1(它是第一个被发现的信号蛋白)。一般十肽以下归为胜肽或小分子肽;十肽以上、50肽以下归为多肽;五十肽以上就算蛋白质了。


新一代的EGF

 

对的,为了能让EGF在美容行业真正的发光发热,原料厂家真的没闲着。 EGF已经有仿生肽了,就是从EGF身上找到的片段组合——寡肽24。

 

寡肽24的分子量大幅小于EGF, 因而便于吸收且易于保存,潜在副作用可能也小了很多。而在美容方面的功效,目前被认为和EGF 差不多 (可以理解为就是这部分功效的片段)。


最早靠EGF起家,主打生物科技概念的美国奢侈护肤品牌ReVive(美羊羊以前推荐过,最近12亿美元出售给资生堂的那家),早已悄悄把全线产品里原来添加的EGF换成寡肽24了。 EGF如今应该已经算传统成分,而不是未来科技了。

 


EGF虽好,但不要贪杯哟

 

有这样一个人体内的信号蛋白质, 是造成脂溢性脱发、导致各种细胞衰老凋亡的重要因素, 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功能。总之看起来坏事干尽,所到之处,尽是凋敝。

 

那么你是不是希望最好消灭掉这种信号蛋白质呢?

 

这个成分叫DKK1 , 还真有研究人员做过实验,敲掉了老鼠胚胎的这种蛋白产生基因,想看看这样的老鼠是不是就不容易衰老了,结果却是全部胚胎直接畸形成死胎了。


因为DKK1在人体内的职责是: 让发育到位的器官等组织停止增生,是维持生命体各部分正常形态的重要信号蛋白。


而脂溢性脱发也是由于过多的DHT(双氢睾酮,一种雄激素,一般被认为会导致脱发)导致头发过度增生(你没看错,它其实是促进毛发增长的),DKK1赶紧来压制,结果不慎超过平衡造成的。

 

举这个例子是想说, 人体内的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平衡体系,这类信号蛋白的使用和抑制最好要格外谨慎。 EGF相比之下,算是相当安全的信号蛋白了, 但它在美容修复之外,同时具备的激发免疫系统活跃度、令肌肤细胞活跃度提升等能力也是双刃剑。

 

常见的情况就是, 长时间持续使用高浓度EGF后,有些童鞋会出现皮肤状态不稳定,容易长小油脂粒等问题。 即使是寡肽24,在此类作用小了很多的情况下,用的太多也会出现类似问题。

 

对此,ReVive的做法是,嘱咐购买了寡肽24含量最多的极致精华(1500美元20毫升)的用户,用完一套不要持续使用,过几个月再买下一套。



 

 终极建议


我们对喜爱使用EGF的童鞋的建议也是这样:

 

1, 不要长时间持续使用高浓度产品, 效果反而更好。

 

2,在日常护肤中的使用浓度,也应该尽量保守一些。

 

一方面, 相当比例的人会对过多的EGF或EGF生产中带入的少量蛋白质杂质过敏; 另一方面, 绝大多数活性成分,都有通过实践获得的最佳浓度范围, 并非是浓度越高越好,也不是吸收得越多越快就更好。只不过一般护肤品里的活性成分,浓度普遍太低,才会让童鞋们产生浓度越高、吸收越快,效果就越好的这种错觉。

 

EGF的八卦

 

大部分EGF厂家总是只说Cohen为此获得诺贝尔奖。 可这些生长因子的发现者,也是主要研究者, 那次和Cohen共同获奖的传奇级别的著名美女(年轻时)—— 科学家Rita Levi Montalcini, 总是会被故意省略掉,为什么呢?

 

因为她在欧美实在太有名、太频繁出现了, 而她老年的样子大家都知道是这样的:

 


年轻时是这样哒:

 


有没有觉得EGF厂商们的宣传团队实在太颜(fu)控(qian)了。

 

其实从我们找到的报道来看, 她本人是从来没用EGF来抗面部衰老的。 因为从她发现动物舔舐伤口能够加速愈合开始,她和Cohen就针对EGF的愈伤方向进行研究。




另一方面, 她一直在使用自己发现的NGF(神经细胞生长因子)维持头脑健康, 生 前保持每天持续高强度工作,直到2012年,103岁的她忽然去世前,还一直如年轻人一样,思路敏捷、口齿伶俐、精力充沛得毫无衰退迹象—— 不过NGF的抗脑部衰老效果未得到大范围临床测试的明确证明, 单个案例暂时不能证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