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智慧》叔本华-地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4
喜褒恶贬,人往往过分重视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但他人的评价并不能直接帮助我们取得幸福。一个聪明人最难摆脱的就是名利欲,我们常常为了博取他人的欢心而努力着,把他人的意见当作真实的存在,而对自己的感受完全不顾。这也使得我们非常容易受他的控制,只要几句好话、几句打压组合一起,便能操作一个人的改变。

叔本华不理解为什么大家为何如此在乎他人的感受、评价,他认为他人的意识与我们毫不相关,只有个体的主观认知才会影响主体的行动,他人的看法、评价不过是影响主体改变的间接因素。同时他的洞察力穿透了古今,他认为大众的思想无知浅薄,只要当言论不被对方听到,就会尽力诋毁,多少伟人毁于一旦。过去是伟人,现在是暴露的普通人,大众的愚蠢攻击从不停止。

名誉与幸福的关系是什么?人如果不能从自身所有的人格与财产之中找到幸福的源头,就会需要第三种,名誉。在自己的身上找不到快乐的源泉,只能依托于他人的赞美。这样的幸福基地薄弱,容易坍塌,健康的幸福应该建筑在主体的角度中,让自己拥有健康的身体,独立的心智与能力。

幸福源于个人的心灵平和的满足之中,所以,要得到幸福就必须合理限制担心他人评价的冲动。当人们从讨好他人的愚昧想法中挣脱而出,就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平和的快乐,更坚定、自信。叔本华还提到退休的生活有助于心灵的平和,嘿,因为离开了长久受人监督、注视的生活,不必在顾忌他人了,能够真正随心所性。哈,退休万岁!

但,值得做的事,都是难做的事。

人对于名誉的愚昧,萌生了野心、虚荣和骄傲。虚荣跟骄傲有什么区别?叔本华认为骄傲是内在的活动,对自己的直接认同,而虚荣是通过他人的评价间接的认同。虚荣自负的人往往话多,因为他的认同源于外部,需要不断与外部链接接收反馈,但是真正持有娇傲的人是沉默内敛的,甚至也许不屑、傲慢,只有对自己卓越的才能和独特的价值有坚定、不可撼动的信念的人才是骄傲的。但骄傲的敌人却是虚荣,虚荣通过外部的喝彩建立自信、展示自己,而骄傲源于内在于内。

世人往往打压骄傲的人,大家希望他人跟自己一样的平庸,即使是优秀的人也要“谦虚地”不展示自己,就如大碗饭的平等主义,让世上只有本人。但是叔本华认为只有自己没有足以自傲之物之人,才会贬低骄傲的品质,如果我们不愿他人的品德被永久忽略,就该好好正式自己的品德。

骄傲之中,叔本华认为最不为人道的事国家骄傲,只有自己无以为傲之时,才会以国为荣,一个足够优秀的人应该看透国家,寻找世界层面的对话者。所谓的国家性格不过是当权者结合现状与需要去赞扬一个个性、贬低另一种而已,在此方面大家无对错、

可见个性对于个体而言比国家性格更重要,人为自己而活,那便要达到心灵自由,解脱社会赋予的美名其曰的各式束缚。

叔本华不认同政治的官位,从其视角来看,官位可谓不学无术之人的争夺战场,构建特权、仪式来突出等级。这里较为新颖的观点是,其提出众人都是有眼睛和耳朵的,只是缺乏了判断力和记忆力,从我们多次网暴、大型娱乐事件一瓜接着一瓜,我们确是没有记忆的。

荣誉客观而言是他人对我们的评价和观感,主观而言在于我们对这种评价及观感的重视。荣誉源于每个人身上的羞耻心,是一种公认价值。由于古代社会合作生存的需要,大家需要彼此的认可才能在群体中生存,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可,这就造就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责任与其特殊地位需尽的职责,产生了原始的羞耻心。

这使得人们不受礼法约束,也可以依靠自由意志合理行动,因为大众之力。

荣誉是人与人之间和平交往的条件,在荣誉的约束下,我们应该无条件尊重他人的权利。荣誉的底层是永恒不变的信念,也就是说过去认为是恶的,未来也会认为是恶的。我们可以理解为荣誉是非常人际交往之中底层、基础的价值观,个人行为积累而成的信用,是一种间接的价值。

荣誉如果丧失了,会如何?一旦丧失荣誉,再难获得,每个人都应该严肃对待。

到底荣誉有哈特质,这么重要?荣誉并非赞扬某人的高尚品格的,而是一个人都不该例外的存在,每个人也都完全可以做到,与名声不同,名声是需要人们争取的,但是荣誉是人们所不能丧失的, 比如诚信。

荣誉会收到什么攻击?诽谤是唯一能够攻击荣誉的武器,反击其最好的方式便是用适当的舆论批驳此种诽谤,并恰到好处揭开诽谤者的假面具。

即使荣誉对于我们在社会中生存如此重要,有了荣誉感,我们才能生活在闻名的状态之中,才能互帮互助。但是荣誉的价值与生命对比不值一提,都不过是帮助人生活的更好的工具方法、信条而已。好的荣誉如果不能对自己产生什么作用,那么丝毫不值得去获取。

普通人的荣誉主要使自己免于羞辱,而官方的荣誉是为了让他人尊敬自己的官职,从而得到所谓的权利。因此官方荣誉的需求更高。而与之相应,这类人员,官员、医生、律师,应该有一种荣誉感,誓为公众服务的荣誉。

说实话我没看懂。旧时代女人为了获得地位与尊重,与女人形成联盟,共同对付男人,依附男人生存,支撑女性的荣耀。但叔本华仍然前卫的提出,女性荣誉在自然中并没有它的起源。但社会中又存在着一个女人违背婚约,就像是对整个女性的一种背叛,揭竿而起评判她们的大几率是女性。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独特的荣耀存在小部分欧洲的社会上层阶级和适于做上层阶级的人中间,能够让人产生侠义精神的——骑士精神。早前看过菊与刀的武士精神,感知上觉得两者很相近,但过久实在忘了内容。我不太能理解这种精神,也许本书讲骑士的篇幅多但也不够多,如对此不感兴趣跳过即可,但是我们先抱着尽力客观的角度了解下吧,看看每个时代引以为豪的荣誉。

骑士荣誉靠自己树立,而非他人的看法。即使你在受尊敬,只要受到了人的辱骂,就一样要夺回荣誉,请他道歉甚至决斗。

骑士荣誉与其承受的苦难相关。上提到了被受污蔑需要夺回,但只要骑士全然是纯洁、清明的,便无需与惯于诋毁他人的愚蠢者计较,古往今来成功者最易引起怒气。只要能够证明自身的无罪,仍有人承认你的荣誉即可。但若有人撒谎,那便只要诉诸武力。

骑士荣誉不在于虚名的争辩,打一架就对了。骑士的荣誉不在于骑士的内心,与他自己更无关,关键在于他人的所说、所做,因此当荣誉被攻击了,不需要争辩,打一架就是了。

骑士决不能接受侮辱,但热衷于给他人侮辱。这种原则下,粗暴总是比任何论证更好的论证方式,无论对方多有才华,只要我们攻击他、侮辱他,便可让自己超过他人。

骑士荣誉是最高的法庭——道德制高点。强权原理,用蛮横解决问题。这是理智和道德不足以解决问题时,用有形的力量解决问题。

骑士荣誉应该是灵活的。骑士的荣誉,诺言可毁,职责可变,但唯独荣誉不可毁。

终究,骑士荣誉只能用来强化人的主观感受。这是一种野蛮而冷漠的荣誉规则,没有人性的基础,存在于中世纪依赖的欧洲上层阶级、官员、士兵、部分人民之中。

当骑士打的你死我活之时,亚洲人、希腊人、罗马人对此全然不知,不知道有一群人觉得别人的言论会有如此威力,需要用武力维护,为了一种残忍的偏见,牺牲于所谓的自由与高贵之中。

叔本华认为骑士的荣誉在人的自然性之中并没有一种本质上的及天然的起源。现在的我们早已不存在那种偏执的环境,想当然的会认为此种偏执简直不可思议。但国与国的荣誉存在于许多国家之中,国家之间几乎不存在仲裁法庭,更多是武力,是一般人民和骑士荣誉的集合。

这是千千万万人追求之物,也可说与马斯洛的价值实现接近,但更超出,是一种流传人世的美好名声。

名声与荣誉的区别是什么?名声是不朽的,需要他人赋予的;荣誉则不是永恒的,每个人在相似的情况下应有的表现,自己有权赋予自己的。

名声可以通过立功、立言达成。立功需要依靠机运,但建立的功业如过眼云烟,成为单单一篇伟人乐道的故事。立言需要依靠于立言者的品德和学问,有价值的著作将会历久弥新,在时间长河之中,不断被解读赋予划时代的意义。

但立言者往往难以在有生之年见到自己的盛名,因为其作品过于前卫,专深,以至于当代人无人愿评,无人可评。

为什么无人愿评,因为大部分人真正能够理解和欣赏的,到头来就是那些气味相投之人,无聊的人人喜欢无聊的事物,如此而已。(啊但是,看到这几段,叔本华真是引用了足够多的名人名言来骂“我”啊,我这个笨驴、愚蠢之人)

除了智能不足,更因为人性的卑劣,使得光辉著作被时代掩藏。人不愿意被他人大大超越,赞美他人便是在贬低自己,因此为了表示自己的重要,不得不忽视你的存在。

那心存野心之人,也在不断追逐名声,他们如何了?求而不得。凡是受野心驱使,不顾个人的兴趣与快乐,多半不会留下不朽遗物。

但是名声真的这么重要吗?非也。终究名声也只是与他人比较的结果,是“二流”的,是间接,是反响。在天才辈出之代有多少人的光辉被至高之人碾压,即使他的思想也是与其他时代思想不相上下。所以如果把自己的价值、标准放在别人的想法之下,无疑给自己套了一层枷锁、牢笼。

别人是我们幸福最坏的寄托所。自己优良的本性对于自己十分重要,天才最为幸福的并非接受大众的膜拜,更在于创造著作这一过程,创作出一个伟大到足以留存万世的思想。这是他人永夺不走的,源于自身的幸福。更何况许多在生前立有纪念碑的人,后代人往往不会相信此种评价。多半人在死后方得到名声,身后之名是对其纯正不伪、对伟大心灵的报答。也有少部分非常幸运,得以在晚年得以成名之肖像,对于此种安排叔本华认为非常符合平衡的安排,将年轻呕心沥血的作品,反哺于风烛残年之中。

立言更有两个方向,一种向专深的领域深入,一种向大众的领域钻研。叔本华认为越是普通的事实,也不容易建构新且真实的定理。因为有太多人思索过这些问题,想在说别人说过的话太难了又或者已经被过往的真理、定理洗脑过久了。这就如哲学的三大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能答出的理念,几乎可以归于许多系统的哲学之中。(又比如牛顿三大定律,谁能想到未来是否会被修正,又是什么新的定律?啊我太肤浅了不好意思,物理知识薄弱的理科生)

而在专深领域,根据并非人人可以了解的事实,当人们付出劳力获得之后,便很容易获得一些同样为真的新定理了,这种发现的价值利用了知识获取的劳力为基础。叔本华认为专深的道路依靠于用知识学习的积累付出的劳力,弥补了所需的才华,比如物理、化学、植物、语言等等。(心疼大家一秒钟,不学了不学了,一起去跟这些哲学家骂人好了哈哈哈哈)

读这一章节,就如一个小孩子一般被老师指着说教,当然这是我们国内教育方式偏见的问题,相信作者是以平等交流的想法撰写的。但这一章节与叔本华的人生命运、哲学事业息息相关,早期备受学界冷落、不解、不屑,更在黑格尔的光环下“隐身”,寂寞了几十年的叔本华却是在死后,忽然热闹了起来。所以,这样一位长期不被受到认可的哲学家,所看到的地位与人之间的关系,其观点与想法穿透本质。

后续:《人生的智慧》叔本华  生命 | 人格 | 拥有 | 地位 | 痛苦 | 人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