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化石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1-10
‍‍

一种海生无脊椎棘皮动物,因体似盛开的百合而得名。这种动物自5.7亿年前古生代奥陶幻迄今,一直在海洋中繁衍生息。

海百合的整体,犹如生活在海底的一株栩栩如生的百合花。海百合的“根部”,或呈“锚”状,或呈“卷枝”状,固定在海底;海百合的“茎部”,呈细长的“管状”,中间有茎孔;海百合的“冠部”,由“萼”和“腕”两部分组成,呈“花萼”状,漂浮在“茎部”的上端,海百合通过“冠部”的张合,滤食海水中的浮游生物。在生物进化的链条上,海百合是无脊椎动物向脊椎动物进化过程中处于分界状态的一种重要物种,身上既有无脊椎动物的特点,也有脊椎动物的某些特征。由于海洋深处暗流汹涌,死后的海百合很难存留于一处;又由于海百合只有棘皮而无硬骨,死后易腐而极难长久保存。所以,在世界上海百合化石极为罕见。

‍‍
第2个回答  2018-01-10

植物化石

地质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属于植物界,在距今35亿年前的太古代地层中就发现了最原始的蓝藻类和菌类化石。太古代及早元古代是原始藻类的时代,元古代中期到奥陶纪是海生藻类植物繁盛的时代,志留纪到石炭纪是陆生孢子植物繁盛时代,二叠纪到侏罗纪是裸子植物时代,从白垩纪到新生代则是被子植物繁盛的时代。一般情况下,植物化石观赏石主要来自晚古生代和中生代的孢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少部分为新生代的被子植物。

由于古生物都与特定的地史时期相联系,不同地质时代产生不同的化石,因此采集古生物化石必须在一定的地层(沉积岩)中去寻找。化石采下后还需经过适当加工,按古生物的生态特点在围岩底托上把化石剥离成高浮雕状,且保持化石表面的全部细节,但绝对不能仿雕,因为仿雕其实就是在做雕刻品,已与化石没有什么关系了。也有的人在加工化石观赏过程中把化石(如角石、贝壳、珊瑚等)完全从围岩中剥离下来,成为一个个单体,甚至表面还抛光,这实在是画蛇添足之举。一个单体古生物化石的观赏价值往往要大打折扣。

树化石

树化石又称“木石”,是植物化石中的大宗。大约在1.5亿年前,在洪水冲刷下,成片的树木逐渐被泥土、沙石和火山灰所埋藏,在密封和高温条件下,经过含硅的地下水长期硅化,就形成了“硅化木”,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树化石。后来,几经地质变迁,陆地上升,使得埋藏在地下的树化石重见天日。

在我国,很早就有关于树化石的记载。不过,由于种种原因,有些记载被蒙上一层神秘色彩。宋代文人杜绾所著《云林石谱》,对“松化石”进行了这样的描述:在浙江省东阳县和永康县,“松老皆化为石”,“一夕大风雨,松林忽化为石”,“大者径二三尺”,也有“小如拳者”。实际上,这种情形是不可能出现的。

树化石属硅化木类,还可细分为蛋白石硅化木、玛瑙硅化木和普通硅化木。蛋白石硅化木以蛋白矿物成分为主,玛瑙硅化木以玛瑙即“玉髓”矿物成分为主,普通硅化木是由隐晶质“交代”而成。

树化石在我国分布很广,新疆、辽宁、山东、云南、北京、河北、山西、江西、福建、四川、甘肃等许多省市,都曾发现了树化石。1984年,在北京市延庆县白河北岸,发现了“树化石群”。这些树化石大都为短树桩状,年轮和木纹清晰可见,分布在宽400米、长1500米的山坡上。其中,最大的短树桩直径2.5米,最小的也有0.8米,一眼望去,仿佛是刚刚采伐过的原始森林。随后,又在山西省长子县南部发现了32棵树化石,或是横陈于山坡上,或倒卧在一灌木中,最长的18米,最粗的1.5米,姿态各异,妙趣横生。

琥珀

琥珀是一种松柏树脂化石,也被称作“松脂化石”。

人类对琥珀的认识、开发和利用,是很早以前的事情。那时候,由于不了解琥珀是怎样形成的,所以蒙上了许多神秘色彩。

在古希腊传说中,太阳神赫利俄斯的儿子法厄同,驾驶父亲的太阳车横穿太空后被处死,他的妹妹悲痛万分,泪珠滚滚滴落,于是就凝固成为琥珀。为什么琥珀是那样透明、光滑?就是因为由晶莹的泪珠变成。

在我国,许多古代典籍对琥珀都有记载。在《酉阳杂俎》的记载中,琥珀的产生颇为神奇,被说成是“龙血入地为琥珀”。在《广志》的记载中,也出现了离奇的情景,即“琥珀生地中,其上及旁不生草”。《宋武帝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宁州尝献琥珀枕,光色甚丽,价盈百金,时将北伐,以琥珀疗金疮,武帝命赐之,分赐诸将。”在这里,琥珀居然成为“疗金疮”的一剂良药。在其他的一些记载中,则将琥珀的形成描写成“虎死精魂入地为石”,所以又称琥珀为“虎魄”、“兽魄”。

随着历史的推移,人们对琥珀的认识越来越准确,逐渐认识到琥珀是松柏分泌出的树脂入地后形成的化石。其中,有些琥珀里边还包着蜜蜂、苍蝇、蚊子、蜘蛛、蚂蚁等昆虫,是因为松柏分泌的树脂将它们紧紧粘住,随后又入地变为化石。在琥珀如何形成方面,我国古代典籍的一些记载,倒是接近于准确的。据《博物志》记载,松脂“入地千年”,“化为琥珀”。又据《博物要览》记载:“琥珀亦有造假者,或烧蜂窠及卵鸡子”,“与真无异”。《广志》又做了进一步说明:“鸡卵可做琥珀”,“取黄白浑杂者,煮及尚软,随意刻作,以苦酒渍数宿既坚”,“乃乱真矣”。“所恒用作,无不成也”。与此同时,《博物要览》还介绍了识别真假方法:“欲辩其真伪,惟琥珀于掌心摩热”,能够“吸草茎者为真,伪者则否,真者摩热生香,伪者则无香”。

琥珀的产地很多,波兰、罗马尼亚、前苏联和波罗的海沿岸国家,是世界上琥珀主要产地。其中,罗马尼亚不仅有许多优质琥珀,还将琥珀定为自己国家的“国石”。在我国,琥珀的主要产地是辽宁抚顺和河南南阳,这里所产琥珀质地最高、名气最大。此外,云南、四川、湖北、黑龙江的一些地区,也都发现有琥珀。

琥珀不仅晶莹圆润、光泽熠熠,而且颜色纷呈、绚丽多彩。就颜色而言,大多都呈黄、浅黄、蜡黄、橙、红、淡红、红褐、褐色等,也有少数呈浅绿、蓝、淡紫色等。琥珀的质地也十分诱人,有的透明,有的半透明,称得上“美丽”异常。琥珀的种类很多,颜色赤红如血的称为“血珀”,颜色如黄金的称为“珀”。此外,不家“花珀”、“石珀”、“水珀”、“蜡珀”、“香珀”、“明珀”等许多品种。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内藏昆虫的琥珀,是最引人注目的琥珀,被称为“昆虫琥珀”。

琥珀是极具观赏性的玩石之一。其中,“昆虫琥珀”不加任何修饰,就能以鲜明的特征供人们直接观赏。其他品种的一些琥珀,也可酌情挑选用来直接观赏。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还往往用琥珀制作各种佩件和饰物,也非常受青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