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以后官学有什么特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2-12-18
门户开放,一般贵族子弟,不分姓氏,皆可入学。宋代的宗学、诸王宫学及内小学,明朝的宗学,清代的旗学、宗学,都是属于这一类型。
办学宗旨是培养各种封建统治人才,以供朝廷之用。设置了专门教育行政机关和教育长官来管辖中央官学。教育内容以儒家经籍为主,以四书五经为主要教材。
汉平帝元始三年,建立了地方学校制度,并规定: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乡曰庠 ,聚曰序。东汉时期,由于地方官吏多系儒者,对于修缮学宫,提倡兴学比较重视,因而郡国学校得以普遍建立,官学和私学交织发展,形成了“学校如林,庠序盈门”的景象。
魏晋南北朝时期自汉末建安以来,经魏、晋南北朝 ,长达约400年间,国家经常处于战乱 、分裂与种 种矛盾之中,造成官学或兴或废的状态。两晋时期,地方官学有所倡设 。东晋时期的北方各国,也崇儒立学,有的亦设有地方学校 。南北朝时期,重要的地区如交州、荆州、晋平等地都有兴学的记载。北朝地方教育较南朝发达。特别是鲜卑族北魏立国后,采取崇儒政策,重视开办各级学校,培养统治人才。
隋代国家重归统一,但由于立国较短,虽隋文帝、隋炀帝皆设庠序郡县之学,但实际上“空有建学之名,而无弘道之实”。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盛世”时期,教育事业也空前发展,特别是唐代前期,贞观、开元年间官学繁盛,中叶自天宝后即告衰废。地方官学除在府州和县设有由长史管辖的“儒 学”外 ,还设有直 辖于太医署 的府州“医学”,直辖于中央礼部下的祠部的府州“崇玄学”。
宋代地方官学于仁宗庆历四年开始设立,诏诸州府军监 立学,学者200人以上允 许设置县学 。徽宗崇宁元年撤销限制,所有州县一律置学。辽、金立国,亦设有地方学校。辽在黄龙、兴中二府设有府学。圣宗统和二十九年新置归、宁二州,翌年即为之设州学。此外,各县设县学,皆设博士、助教学官。
元代地方官学制度比较完备,在路、府、州、县四级,均有相应学校,只是并未普遍设立。元代地方官学除设以上学校外,还设具有民族特点的蒙古字学、医学、阴阳学。
明代前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地方官学兴盛的时代 。早在明太祖立国之初,既在全国诸府、州、县设立府、州 、县学,又在防区卫所设有卫学,乡村设社学,还在各地方行政机构所在地设置都司儒学、宣慰司儒学等有司儒学。最盛时全国合计有学校1700余所。
清代地方官学基本沿袭明制。依其地方区划设有府学、州学、县学,并于乡间置社学。各地均设专职学官 。另外还有盛京官学 ,盛京官学为清代留都官学。清入关后,盛京成为留都,先后开设了宗学、觉罗学、八旗左右翼官学等,各官学的满汉教习,由将军奏请奉天五部侍郎府丞内简派两人、会同将军一起出题考试,选拔范围局限于奉天满汉利甲出身人员。试卷经钦定后循序换补。各官学的管理,学生的收选和分派办法与京师官学同。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12-18
教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