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专稿】林寿宇:为何在白色的天地里,他无人能比?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7-02

  在2018年的香港春拍中,除了遍地开花的赵无极、朱德群、常玉等早期华人大师,在亚洲现当代艺术板块中,若论谁是上升势头最猛,最不容忽视的新星,当属以白色极简主义迅速征服亚洲市场的林寿宇。

  2018年香港的拍卖中,林寿宇市场积蓄数十年的力量集中爆发。不仅连续4度刷新个人拍卖纪录,最高价格直逼千万(目前纪录为9月30日,在香港蘇富比以912万港元成交的《12.12.63》),单季成交总额甚至超过以往十年的成交总和。其价格走势蹿升之快,引发了许多人对这位曾经的台湾抽象艺术宗师的兴趣。

1960年代正值人生最好年华的林寿宇

  而与此同时,伦敦邦瀚斯也集林寿宇五位后人之力,在10月2日举办了林寿宇在欧洲的首次回顾展,试图打开林寿宇的全球影响力。作为华人抽象艺术的先行者,回顾林寿宇波折的一生,其不凡的身世,卓尔不群的审美品位,以及甘心放弃盛名归隐林泉的人生态度,足可称得上是华人现代艺术家中的奇葩。而在眼下越来越汹涌的亚洲抽象艺术浪潮中,林寿宇半世纪前的创举,会在当下激起怎样的认同?

  最后的贵族

  从年轻到晚年,林寿宇经常穿着笔直的衬衫与白西服,1米8的个子显得高大挺拔,举止带有英国绅士风范。年轻时活力十足,说话铿锵有力,即使到了老年,腰杆还是挺得笔直,带着一双锐利眼神,风趣幽默,偶然认真地流露出创作时的不妥协与完美挑剔。在高雄市立美术馆五十年创作回顾展的纪录片里,言谈间他优雅地哼唱京剧,室内乐团演奏时,他还会充当指挥,跟着音乐摇摆,看得出学养修为不凡,潇洒形象至今留在人们心中。

  林寿宇,名寿宇,字木生,号丁山,又号汝杰,1933年出生台中,为台湾五大家族之一的雾峰林家嫡系。他从小生长的宫保第,是台湾最大的清代官宅,也是全台唯一拥有两层观戏楼的大宅。林寿宇生前回忆在长辈大寿之日,家中男女老少依照性别辈份身分入座,观赏来自北京京戏团的演出,这也是他一生票戏的缘起。

2010年在自己50年回顾展上的林寿宇

  林寿宇喜爱讲述幼年生活,像是年纪相仿的小书童打理他生活起居,身为长孙自小备受呵护疼爱,自言幼年过著小小溥仪般的生活。这些不只是追忆林家历史风华,也透露出林寿宇内涵养成的线索环境优渥的文人世家,深受中国传统思想和京戏艺术等影响,因此他也被称为最后的贵族。

  而后他跟随父亲上台北接受日本小学教育,1949年从台北建国中学毕业,而后赴英国伦敦研习建筑与艺术,一1958年毕业后留在英国专职创作,并于皇家艺术学院担任教职。

  特殊的学习背景,让林寿宇说话总是台语、英文和中文三声带自然跳跃切换,一如他优游于东西方传统与现代思想文化之境,数十年的思索反刍糅杂成林寿宇式的艺术语言。

  少年成名

  林寿宇成名极早,1958年毕业后即开始在国际艺坛活跃。在最初的几年里,他的油画还是走很多前辈的中西融合视觉路线:如创造中国水墨随机滴流的效果,或者如马克罗斯科似地以黑、白、蓝等大块面单色调填满画布,亦或是以少量的颜料肌理、色彩与白色空间对话。

林寿宇1958年出道前后的作品可以看出抽象表现主义和欧洲经典抽象的影子

林寿宇《一九五八年五月》 油画画布 1958年作

  但没过几年,林寿宇即抛弃了其他色彩专注白色世界的经营。在1961年的首次个展上,林寿宇以绘画浮雕命名的作品首次亮相于公众,将雕塑的观念结合绘画的语言,创造出在艺术史上独一无二的绘画风格,开启另一度绘画空间,建构新的艺术体验。

  除了突破平面空间的藩篱,沟通东方精神的白色亦是林寿宇为人称道的妙处。林寿宇以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阐述他对白的体悟:白色是最有颜色的颜色,也是最无色的颜色;是最崇高的颜色,也是最通俗的颜色;是最平静的颜色,也是最哀伤的颜色;白色是所有颜色的总和。米罗亦曾赞其:在白色的天地里,没人能比得上你。

林寿宇《绘画浮雕12.12.63》 油画 铝 画布 116.8137.2cm1963年作 2018香港蘇富比成交价:912万港元

  可以这么说,1960年是他赋予中国风景画新诠释的一年,林寿宇的女儿凯蒂亚(Katya)这么说。对我而言,他独有的风格是在这一年诞生的。作品中有大量的黑色或黑色和波斯蓝。白色时期和那些有色作品同时发展,但后来白色居上。白色(White)系列是重要的艺术史标记。这样的作品有浓淡深浅色调不一的白,成就出简洁有力的构图,不仅营造出流动感也活力十足。凯蒂亚又说:我父亲会说白色有丰富的颜色!,就像光谱中的色彩,一个都不少。可以说,一个颜色却蕴含所有的颜色。

女儿凯蒂亚观赏父亲创作 Richard Pare

  全新的抽象方式令林寿宇的国际声望攀上顶峰。1964 年,年仅32岁的林寿宇即获选参加第三届卡塞尔文献展,为台湾地区首位获此殊荣的艺术家。1967年,他和朱德群、庄喆、丁雄泉、赵无极等人入选美国匹兹堡第四十四届卡内基国际美术展,林寿宇荣获威廉佛瑞纪念收藏奖,作品为卡耐基学会收藏,共同获奖的还有法兰西斯.培根。一时间,其作不仅在世界各个顶尖的美术馆展出无数,更被英国泰特美术馆、意大利国立现代美术馆、美国卡内基学会美术馆等超过三十间国内外一流的美术馆所珍藏。

  而在1966年林寿宇的艺术生涯出现转折,此时他加入了当时的马博罗?新伦敦画廊(Marlborough New London Gallery)。画廊给他一笔合作费,对于林寿宇和他刚成立的家庭而言宛如找到浮木(他在台湾的家人已止付零用金)。他1970年展览的画册明确显示当时展出了二十件作品,其中许多如《三个形》(Three Forms,1970)等都运用到铝。

  同年还有一个重要的乔迁计划。林寿宇举家搬到威尔斯(Wales)西海岸的格威弗林庄园(Gwynfryn Hall),凯蒂亚认为,搬到威尔斯的决定加上略为隐遁的个性,多少降低了大家对林寿宇的关注度。他在1975年结束了与马博罗画廊的关系。林寿宇提到双方关系破裂,导火线出自老板要他改从美国流行的照相写实画风时,一句艺术家都像妓女将他激怒,他将桌子一掀扬长而去,保住艺术家的尊严却也因此丢了饭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