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读文会意赏景牵情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8
      读文会意 赏景牵情

——田玲老师《小石潭记》                  课例欣赏

                吴同和

柳宗元善于借助美好景物,寄寓自己的遭遇和怨愤,宣泄他特殊的感悟和情怀,其标志性作品“永州八记”,已辟山水游记之一径。这些优美的山水华章,短小、灵动、顺畅、朴实。其山水景色,或峭拔险峻,或深邃奇幽,生动再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感受;其情感世界,或凄苦忧恐,或悲欣交集,令人感叹不已;而其高超的笔法,大大丰富了古代散文反映生活的新领域,从而确立了这种体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小石潭记》写于元和四年(809)。形似写景,实则写心。柳宗元以典雅优美的文笔,虚实结合的手法,渲染了小石潭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反映了他贬谪永州后孤凄悲凉的复杂心情,已臻“情景互渗,物我而一”之化境。景物诚“怪特”,情感亦非常。“水尤清冽”,鱼竟“空游无所依”;石“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有形有象;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可目可心;唯因其境“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故“不可久居”……寥寥数字,而形神并出矣!故此文历来被誉为“永州八记”最为精美的佳作名篇。

作为初中教材,怎样使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领会其写景抒情的基本技法;作为教师,怎样和学生一道,共同复制大唐“永州之野”的怪特美景,神遇柳公彼时悲欣交集的旷世情怀呢?

陕西宝鸡高新中学田玲老师《小石潭记》课例,给了我们极好的示范。她选择了反复朗读、适当点拨的教法,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朗读课文有何意义,无须赘述。

旧中国梨园不少弟子、甚至名角,入门拜师前却是文盲。他们小时候学戏文,完全靠死记硬背。由于长年累月反复练唱,无形之中,文化水平就提高了。久而久之,不但能说会唱,而且对所演剧目涉及到的时代背景、历史掌故、地域风情、逸闻轶事、人物忠奸贤愚、情节跌宕曲折,已经熟之又熟,如数家珍。

小学初中有唱歌课,一节课下来,百分之百的学生能把新歌唱出来,这是反复练唱的结果。古代孩童“死读书”,先生手持戒尺,“逼着”他们背书;无论天分高低,不愿背也得背,不能背也得背;但这样练就的“童子功”,却使孩子们终身受益。虽然当时只是囫囵吞枣,书本许多信息密码,他们根本无法破解;须待长大后不断参悟消化,方可吸收一二。但如果没有之前的死记硬背,渐进吸收就无从谈起。

田老师当然深谙此道,所以特别重视诵读的作用。在她的眼里,每一个学生(包括她自己),都是“朗读者”。短短45分钟,按“断字识文——读文会意——赏景牵情”的要求逐级递进升格,以多种形式诵读课文:自由读,重点读,分组读,齐声读,教师范读,配乐朗读,最后背读。就这样,硬是把南道巷中学八年级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完全激活了,从而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诵读,不是文盲读戏文,有别于唱歌,有别于先生戒尺下的死记硬背;这是一种理解性的朗读,一种主动消化吸收的阅读模式。每一次诵读之前,教师均有精当的启发和点拨。一读,为“读准字音,分享新知”;二读,为“读准节奏,读出美感”;三读,为“观赏画面,体悟情感”……目标明确,层次分明。由于田老师正确导引,学生们的阅读期待完全被唤醒,对课文的理解也就随之逐步升级;师生互动高潮迭起,甚至使课堂进入这样一种境界:不知谁是老师,谁是学生,皆活跃,俱亢奋;只觉得大唐“永州之野”的怪特美景似在眼前,柳公彼时悲欣交集的情状即在师生们的心中。

请看师生“赏景”的精彩片段:

生20:我读了关于树的描写,联想到了:青翠的树林郁郁葱葱,走进树林,神清气爽,心情一下子好了起来。

师:你写得太好了。能调动自己想象和感官,写出了树的郁郁葱葱,让你感到神清气爽,心情一下子就变好了,融入了感受。

生21:我觉得溪水描写得非常好,因为他说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明灭可见。它就像一条透明的带子一样,十分的清澈,一直飘向远方,给人一种柔和柔美的感觉。

师:你抓住了溪水的形和色,运用比喻,把小溪比作透明清澈的带子,一个“飘”字,轻盈而有动感。

生22:我写的是石。近岸的石头露出水面,细腻光滑,闪着莹润的光芒,鱼儿在石底穿梭,细密的青苔隐隐可见;池中的石头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被水洗得五彩斑斓,让人联想到了橱窗里美丽的宝石。

师:哇!老师觉得你的想象力好丰富,你的词汇量真的很丰富,掌声送给小才女。

——摘自《小石潭记》课堂实录

相对于“赏景”,“牵情”难度要大得多。牵情,意即触动感情,动情,进而设身处地站在他人角度,理解、欣赏,演员似的感受其人的情感。如学习《小石潭记》,则要求师生穿越时空,进入角色,走近、甚至走进柳宗元心灵世界,以为此时此地是大唐南荒永州,“我”就是柳宗元;然后认知、会意、联想、感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以求与当年的柳宗元同振共鸣。

课堂实况显示,师生已沉浸其中:基本已“进入角色”:

师:我们经常说情景交融,柳宗元当时是怎样的心情呢?

生(七嘴八舌):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乐!

师:……那他是不是流连忘返?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生(七嘴八舌):不是,从“不可久居”可以看出来。

师:如此美景却不能长时间的停留,为何?

生52:因为“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师:这种忧伤是因为什么造成的?

生53:以其境过清。

师:是啊,其实景还是那个景,只是我们的心情变了,眼中的景也就变了。

开始心情还好着呢,看着美景怎么一会就突然转变了?

生56:他觉得自己和小石潭相似。

师:怎么个相似法?

生57:小石潭有优美的景色却没人欣赏,他是一个人才却无人赏识。

师:景凄清,人孤独!(板书)说到孤独,我想到柳宗元的一首诗《江雪》,齐背一下。

生(齐):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摘自《小石潭记》课堂实录

学生齐诵完毕,田老师即刻点睛:“当时柳宗元被贬永州,心情是格外的孤独,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景为情生’。”接着因势利导,将视角延伸至课外,要求同学们找到相似的例子。南道巷中学八年级同学们也不含糊,争先恐后吟诵刘禹锡《秋词》“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断肠人在天涯!”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至此,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领会散文写景抒情的基本技法,发现游记描写景物的一般写作规则等教学目标在诵读中已全部实现。

最后,师生再次吟诵《小石潭记》的经典句段,眼中似幻化小石潭的鱼水石树,翠蔓青藤,心中或神遇那“有才无用自谓愚,托名愚溪博一粲”的柳宗元,因而物我两忘,愉悦非常!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成功的课例。它的成功,首先在于教师有比较前卫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除此而外,教师研究文本、驾驭教材功力深厚,导引学生读文会意、赏景牵情的方法恰当,师生互动的把控自然流畅,起伏自如……都值得同行们学习借鉴。

田玲老师是一个极有责任心的语文老师,她有自己的理想追求。为进一步教好文言文,为上好每一节课,她以《小石潭记》的演示为契机,总结成败得失,撰写了近12000字的包括课前“教学设计”“板书计划”“说课稿”,以及课后整理的“课堂实录”和“教学反思”等文稿,这些文章,可予老师们以启迪。

“教学反思”就很有见地 : 

文言文到底该如何教与学?怎样处理好“言”和“文”的问题?这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探讨的热点问题。我觉得,在文言文教学中,既要防止“有言无文,重言轻文”的毛病,也要避免“有文无言,人文至上”的偏颇。“言”“文”不可机械分割开来,而要将文字、文句、文意、文体和情感高度融合,构建一种“品文学言,言随文动”的灵动课堂,追求一种“学文知言,言文一体”的教学境界,真正实现“言文合一”的教学理想。

——摘自《品文学言 言随文动》

……

阅读这些文字,结合课例加以咀嚼、回味,深为田玲老师的敬业、谨严、勤奋的精神所感动,亦为其高水平的发挥拍手叫好!

期待田玲老师在中学语文教学园地里有更大丰收!

此文发表在《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19年第2期(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