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色黄黄 中医:小心脾胃疾病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30

脸色黄色 主热、主湿、主脾虚

脸部黄色为湿土之色、脾胃之色、足太阴经之色。为风为热,主虚证、湿证。黄色乃脾虚湿蕴之象。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气血不充,致使肌肤失于充养,故脸色发黄。

脸色淡黄憔悴称为「萎黄」,多属脾胃气虚,为营血不能上荣于脸部所致;脸色发黄而且虚浮,称为「黄胖」,多属脾虚失运,为湿邪内停所致。黄而鲜明如橘皮色者,属「阳黄」,为湿热熏蒸所致;黄而晦暗如烟熄熏者,属「阴黄」,为寒湿郁阻所致。

久病色黄能食者,属内热

面目悉黄,有潮热者为胃热。脸黄目赤,季胁痛满,或色黄而肉濡动者,为脾热。鼻端色黄,腠理开,汗大泄,体痒淫淫如鼠走者,是肌痹不已内舍于脾。黄而枯癯,多是胃病虚热;黄而枯燥,为热伤津液;黄而昏暗,多是津液消耗;黄而色淡,多是胃病虚寒;黄而兼白,脾胃虚寒;黄而兼青,多脾虚泄泻;黄白无泽,多脾肺气虚。

脸色淡黄,枯槁无光,称为「萎黄」,多是脾胃气虚,气血不足所致。脸黄虚浮,称为「黄胖」,多是脾气虚弱,湿邪内阻所致。黄而虚肿食少者,虚极也。

脸黄发烧,身重体痛,为湿邪在表

脸黄润而微者,多为湿热。黄而昏滞者,多寒湿。脸目爪甲,一身俱黄,称为「黄疸」。脸红黄,鲜明如橘子色者,属阳黄,为湿热熏蒸之故;脸暗黄,如烟熏者,属阴黄,为寒湿郁阻,胆液外溢之故。脸黄白,肿连眼胞,食谷即眩者,为谷疸。黄而昏黑,目睛黄者,为女劳疸、酒疸。

面黄肌瘦,精神倦怠,食少腹胀者,为虚胀

若脸苍黄,腹筋起而胀,或脸萎黄,脸有红点、血丝如蟹爪者,多为臌胀,或因脾虚肝郁,或因食积虫积,或因血瘀水停。脸黄大便黑,善忘如狂,或少腹硬满,小便自利,为内有蓄血而发黄。黄兼青紫,瘀血在胃,胁内有块。

总之,黄色主脾胃病,可见身重,肌肉萎,行善瘈,脚下痛,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腹胀,胃脘当心而痛,上肢两胁膈咽不通,饮食不下等。

本文由《人类智库》出版社提供,摘录自《三分钟面诊》一书,原著为健康中国名家论坛编委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