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课外常识知识大全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13
1. 气象知识常识一年级
气象知识常识一年级
1. 关于气象的小知识
一)看云测天谚语
1. 早起浮云走,中午晒死狗。
2. 早怕南云漫,晚怕北云翻。
3. 云从东南涨,有雨不过晌。
4. 日出红云升,劝君莫远行;日落红云升,则日是晴天。
5. 乌云接日高,有雨在明朝;乌云接日低,有雨在夜里。
6. 乌龙打坝,不阴就雨。
7. 云在东,雨不凶;云在南,河水涨。
8.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天上扫帚云,三天雨降淋;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天上堡塔云,地下雷雨淋。
9. 西北黄云现,冰雹到眼前。
10. 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11. 西北来云无好货,不是风灾就是雹。
12. 黑云是风头,白云是雨兆。
13. 云交云,雨淋淋;云结亲,雨更凶。
14. 早上乌云盖,无雨也风来。
15. 云吃雾下,雾吃云晴。
16. 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
17. 早雨一日晴,晚雨到天明。
18. 天上豆荚云,不久雨将临;天上铁砧云,很快大雨淋。
19. 乌云接日头,半夜雨不愁;乌云脚底白,定有大雨来;低云不见走,落雨在不久。
20. 黑云起了烟,雹子在当天。
(二)观风测天谚语
1. 四季东风下,只怕东风刮不大。
2. 春起东风雨绵绵,夏起东风并断泉;秋起东风不相提,冬起东风雪半天。
3. 开门风,闭门雨。
4. 东风下雨东风晴,再刮东风就不灵。
5. 南风刮到底,北风来还礼。
6. 东风急,雨打壁,南风腰中硬,北风头上尖。
7. 旱刮东风不下雨,涝刮西风不会晴。
8. 南风转东风,三天不落空;雨后西南风,三天不落空。
9. 五月南风下大雨,六月南风井底干。
10. 南风不过三,过三不雨就阴天。
11. 东风湿,西风干,北风寒,南风暖。
12. 顶风上云,不雨就阴,急风行暴雨。
13. 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
14. 常刮西北风,近日天气晴。
15. 雨后刮东风,未来雨不停;南风怕日落,北风怕天明。
16. 南风多雾露,北风多寒霜。
17. 夜夜刮大风,雨雪不相逢;南风若过三,不下就阴天。
18. 风头一个帆,雨后变晴天。
19. 东风不过晌迹春,过晌翁翁响。
20. 雨后东风大,来日雨还下。
21. 雹来顺风走,顶风就扭头。
22. 春天刮风多,秋天下雨多。
(三)雷电声光测天谚语
1. 早雷下大雨,下雨不过晌。
2. 雷打天顶雨不大,雷打云边降大雨。
3. 响雷雨不凶,闷雷下满坑。
4. 急雷快晴,闷雷难晴。
5. 雷声像拉磨,狂风夹冰雹。
6. 春雷十日阴,冬雷十日寒。
7. 东闪空,西闪雨饥山,南闪火门开,北闪连夜来。
8. 东南方向闪电晴,西北方向闪电雨。
(四)观物象测天谚语
1. 喜鹊搭窝高,当年雨水涝。
2. 久雨闻鸟鸣,不久即转晴。
3. 鸟往船上落,雨天要经过。
4. 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5. 蟋蟀上房叫,庄稼挨水泡。
6. 蚊子咬的怪,天气要变坏。
7. 蜻蜓千百绕,不日雨来到。
8. 蜜蜂采花忙,短期有雨降。
9. 腰酸疮疤痒,有雨在半晌。
10. 枣花多主旱,梨花多主涝。
11. 晴天不见山,下雨三五天。
12. 燕子低飞,蚂蚁搬家,鱼儿水面来换气儿,大雨马上就来到。
13. 猫洗脸、青蛙叫雨必下。
14. 螳螂乱飞,有阵雨。
15. 蜘蛛结网,久雨必晴。
16. 乌龟背冒汗,出门带雨伞。
17. 蛇过道,大雨到。
18. 知了鸣,天放晴。
2. 关于气象的小知识
1. 降温
据统计,中国强冷空气最多的月份是在11月。北方大部分地区12月份的平均温度约在–5℃~–20℃之间,南方的强冷空气过后,有时也会出现霜冻。
2. 大雪
强冷空气往往能够形成较大范围降雪或局地暴雪。降雪的益处很多,特别是有利于缓解冬旱,冻死农田病虫。但降雪路滑,化雪成冰,容易导致民航航班延误、公路交通事故和车道拥堵;个别地区的暴雪封山、封路还会对牧区草原人畜安全造成威胁。
3. 冻雨
冻雨是从高空冷层降落的姿肢耐雪花,到中层有时融化成雨,到低空冷层,又成为温度虽低于0℃,但仍然是雨滴的过冷却水。过冷却水滴从空中下降,当它到达地面,碰到地面上的任何物体时,立刻发生冻结,就形成了冻雨。出现冻雨时,地面及物体上出现一层不平的冰壳,对交通、电力、通讯都会造成极大影响,还会造成果树损毁。
4. 雾凇
雾凇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中国冬季雾凇日数多的地方有:黑龙江、吉林、新疆北部、陕西北部。雾凇是受到人们普遍欣赏的一种自然美景,但有时也会成为一种自然灾害,严重时会将电线、树木压断,影响交通、供电和通信等。
5. 暴雨
暴雨形成的过程是相当复杂的,一般从宏观物理条件来说,产生暴雨的主要物理条件是充足的源源不断的水汽、强盛而持久的气流上升运动和大气层结构的不稳定。
大中小各种尺度的天气系统和下垫面特别是地形的有利组合可产生较大的暴雨。引起中国大范围暴雨的天气系统主要有锋、气旋、切变线、低涡、槽、台风、东风波和热带辐合带等。此外,在干旱与半干旱的局部地区热力性雷阵雨也可造成短历时、小面积的特大暴雨。
3. 关于气象的知识
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是一种发生在海洋中的现象,其显著特征是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域海水出现异常的增温现象。由于热带海洋地区接收太阳辐射多,因此,海水温度相应较高。在热带太平洋海域,由于受赤道偏东信风牵引,赤道洋流从东太平洋流向西太平洋,使高温暖水不断在西太平洋堆积,成为全球海水温度最高的海域,其海水表面温度达29℃以上,相反,在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却较低,一般为23~24℃,由于海温场这种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使热带西太平洋呈现气流上升,气压偏低,热带东太平洋呈现气流下沉,气压较高。正常情况下,西太平洋上升运动强,降水丰沛,在赤道中、东太平洋,大气为下沉运动,降水量极少。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由于赤道西太平洋海域的大量暖海水流向赤道东太平洋,致使赤道西太平洋海水温度下降,大气上升运动减弱,降水也随之减少,造成那里严重干旱。而在赤道中、东太平洋,由于海温升高,上升运动加强,造成降水明显增多,暴雨成灾。厄尔尼诺现象是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不稳定状态下的结果。据统计,每次较强的厄尔尼诺现象都会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异常,由此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1997年是强厄尔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