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运城有多大几率会发生大地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4

据历史记载,我国境内共发生过17次8级地震,山西有两次,即1303年洪洞8级地震和1695年临汾8级地震.6级以上地震发生在断陷盆地内从公元前512年至1991年3月,山西发生5级以上地震69次,除两次8级地震外,有7~7.9级地震4次,6~6.9级地震10次,5~5.9级地震53次.所有6级以上地震都发生在省境中部的一系列断陷盆地之内.就断陷盆地而言,地震活动的差异也很大.临汾盆地曾发生两次8级大震、9次大于5级地震;忻定盆地多系强度大而频度低的地震;太原盆地的地震强度中等,但频度居全省之首;大同和运城盆地的地震强度和频度均为中等.据省地震局刚刚被国家通过的《关于太原市活断层探测与危险性评价项目》显示:太原市大体存在18条隐伏断层,原来有隐患、需重点勘探的有7条.后经勘探,其中汾河西断层、汾河东断层、新城———亲贤断层为“死”断层,即这些断层不会活动,不会发生地震,这一结论将使太原汾河两岸新增数目庞大的规划用地.未来百年太原强震可能性很小太原市未来地震危险性较高的断裂是交城断层(含柴村段和晋祠段),这一段的发震概率相对较高,太原市地震危害性也来自该断层的影响.但太原未来100年内发生强震的可能性很小(2007年底,评价项目被国家通过后,山西日报曾以《太原未来发生强震可能性很小》为题进行了报道).这是太原地震局根据对各条断裂的新的活动性,用先进的探测方法进行研究的结果,采用适合太原构造特点的地震危险性概率评价方法和地震危害性评估方法得出的结论,已经得到国家专家的认定.太原上古之前的三次强震2005年5月24日至6月5日,山西省地震工程勘察研究院在太原柴村乡西张村开挖出一长120m、总宽8m、总深9m的特大探槽.初步探明该探槽展现出3条断层,断距最大为2.8m,推测这3条断层反映了发生于全新世的3次7级以上地震.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的专家在太原市新近发现一处中国古代地震遗址.据专家称:此遗址的发现及大量实物佐证推翻了太原一带未发生过7级以上地震的论断,对研究太原乃至山西的地壳运动具有重要意义.西张村古地震遗址表明太原历史上至少曾发生大震级地震有三次,震级约在里氏7级至7.5级之间.三次发生地震时间,最远的一次距今1.2万年左右,最近的一次在大约距今4000年前后.原中国地震局副局长何永年研究员带领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多名专业人员赶赴太原,现场考察取样.何永年指出:西张古地震遗址的发现,不仅对研究山西地震的历史有帮助,而且还对指导国家今后的防震减灾工作,为城市规划建设避开活断层,提供了科学依据.太原7级以上大地震仅出现在人类文明出现之前,所以只有地质遗迹,无史料记载.北宋中期太原强震频发在有史料记载的地震中,太原历史上发生最大震级的地震是公元1002年在交城县附近的里氏6.5级地震.晋祠三绝之一的圣母殿内宋代的彩塑仕女像受到地震破坏.这场地震一直波及到大同、应县一带,震感强烈.宋景德年间(公元1004年~1007年)太原又一次地震.由上可见,1000年前北宋中期的太原曾经是一个强震频发时期,从此之后太原盆地再没有发生过大震.但太原盆地北部的忻定盆地和南部的临汾盆地发生的多次7级、8级地震,都曾波及太原并造成震害.相对来说,山西北部的大同盆地的地震强度和频度均为中等.破坏性不大,出现频率不高.临汾盆地最大的四次地震临汾盆地在金元时期曾经是剧震高发地,历史上有四次大地震.公元1209年(金卫绍王大安元年),平阳府(今山西临汾市)境曾发生强烈地震.公元1291年(元世祖至正二十八年)八月初一,平阳府再地震.1303年(元成宗大德七年),全国普遍发生地震,南至云南,北到内蒙古自治区,东起辽东半岛,西至陕西、甘肃,地震灾害连续不断.三百多年之后,公元1695年(清康熙三十四年)5月18日,临汾一带第四次大地震,这一次是8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