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如何从职场小白成长为职场大咖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4

我的一个小表妹,处于大四初入职场实习阶段。

看她发的朋友圈,实习前后不到一个星期,就开始抱怨,大概意思是工作太过枯燥,安排的都是打杂的小事儿,再这样就走人了。

果然没多久她就辞职了,临近毕业,也没有找到自己所谓喜欢的工作。

家里人给她介绍了几个工作机会,不是嫌专业不对口就是工作性质不喜欢,各种推脱。毕业一晃两个月了还处于“游离”状态。

我找她聊过一阵子, 她的回答是不知道目前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学历不够,学校也不好,但又不甘于到“小公司”或者从事自己内心不太理想的岗位。

其实,初入社会的我们总是有这些“混乱”的思考,我们对自己的未来踌躇满志,却又对当下不知所措。

想起自己刚工作的那会儿,也有那么一些“断崖式”的日子,胡乱的投各种简历,找不到方向,但我们终究要先踏出去,才有改变和提升的机会。

刚毕业的同学们,经常会纠结这几类的问题:

大平台/自己喜爱的工作岗位/快速就业到底哪个更重要?

一直以来,对毕业生找工作有个提法就是,先就业再择业,我觉得有其道理。

你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在自身硬件条件或资源欠缺时,你不去就业根本就没有一丝别的机会,只有等你先选择就业了,才有机会再择业。

当然,如果你有一丝别的机会,我想你也不会放弃,这时你倒不妨静下心来,看看周遭是否有相对成熟的平台。

但我们不能好高骛远,一直处于一定要去到大平台不可的心态,根据自己的实力,综合衡量,在已有的选择里,尽可能尝试最优。

大平台和小公司就类似于你考进不同的院校,好的学校不管是学习环境还是身边的人都对自身发展很有好处,耳濡目染你也会感受到优秀的人在自己所处的阶段做着什么样的事。同样,大的平台还能给你提供一个比较开阔的眼界和不断学习的动力。

所以,我们在初入职场时,如果有条件有资源尽可能利用好一切去尝试争取目前自己能触及的大平台的机会。

至于岗位,除非是对专业要求特别对口的技术岗位,不然可以优先考虑平台再考虑岗位性质。

很多毕业生感到手足无措时,就开始用广撒网式的投简历,想起刚毕业那会儿,我也是同样的状态,但基本收到的面试通知都是几十个人的私人企业,在狭小的写字间,雇员大多都处于懒散的工作状态,让我退而止步。

一个好的平台是你积累自己职业生涯背景很重要的因素。

毕竟对于初入职场从业一段时间的你来说,如果以后想跳槽,好的平台经历便是优势,而在普通企业就职,即便在岗位上做的还不错,对于你的下一个东家来说,只是你自己简单的经历而已,并不会成为竞争优势。

如果目前这个阶段没有足够的能力触碰到好的平台机会,那在岗位的选择上可以尽可能择其自己相对内心理想的岗位。

这样你可以在初入职场的这段时间里,不至于快速的对工作失去兴趣和信心,更容易努力的去做好当下的这份工作。

当然不排除你的眼光独到,能够一下选中一家小型创业公司,一路跟着企业发展,成功走向人生巅峰的情况。

一定要选择自己对口的专业吗?

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这样看,比如,大学我们所填的专业有可能也并非我们中意的。

我高考毕业选择的会计专业,因为家里面有从事会计行业的亲戚,家里从小就觉得会计专业适合女孩子。

当时自己也没有深入思考,一心觉得会计专业就是最适合自己的并且“坚定不移”,以至于在“疯狂”找工作的时候,投的都是会计性质的工作。

后来有幸看到一家目前平台还不错的互联网公司在招聘,但岗位属于助理性质,我义无反顾的投了简历,并顺利通过了几轮面试拿到Offer。

这样的机会或许在当时的我看来只是一次工作的选择,但回过头看看,那是我正式跨入互联网行业的第一步,也是开启我职业生涯很重要的一步。

虽说工作的内容和我的专业其实是没有太大关系的,但我接触到了平台带给我的眼界以及人脉。

慢慢的我适应了这个岗位,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还做的不错,有了一些自己的积累,也为自己在公司争得一席之地。

所以遇到心仪的岗位与专业不同,当然前提是你的能力与之匹配且老板认可的情况下,也可以进入到心仪岗位里面去。

这好比爬楼梯,不可一蹴而就,都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换。

初入职场最该做的几件事:

1、 要快速的适应工作,特别是对自己角色的转换 ,你不再是一个学生,作为一个初入职场的新手,要尽快的上手眼前的工作。

切勿闷着头做,之前有一些实习生,手上的任务进展缓慢,又不太懂,还不好意思问,自己闷着脑袋,到最后询问的时候才说哪里出了问题一筹莫展,真的让人哭笑不得。

职场新人切记勿做“闷葫芦”,不懂的要问问同事,至少我经历的这段时间,并没有像网上一些文章写的那么黑暗,什么没有人愿意教你,其实还是有很多很好的同事乐意给出帮助的,不过前提是需要自己也动脑筋,而不是什么事都开口就问。

2、不断的学习拔高自己 ,同时进入一家企业时大家都是小白,但后期的发展却拉开差距。

进入社会竞争更大,一方面自己要在岗位上要不断地学习,别一方面也要拓深和拓宽自己的接触面。

我曾经看到过一个同事,刚进来时不过是一个普通的职员岗位,后来因为在岗位上能力出色,很快成了部门的核心力,理所应当的得到了去总部晋升的机会,后来又跳槽到了另外一家大平台的更高的岗位,逐步进入了职场的另一个阶段。

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思考的过程,切勿在岗位上混吃等死,错过很多机会。

另一方面,如果学历不够的话,建议拔高自己的学历,别听别人的鬼话,说现在读书没用,好的学校高的学历永远都是一块不错的敲门砖。

3、人脉的积累是很重要的。

换句话说,只有工作氛围让你舒适,你才会有更多的精力去践行自己的工作。

特别是对于一个初入职场的人来说,偶尔“吃一点亏”不见得是一件坏事,别把谁都处成对立面。

当你在不断的工作经验中积累出人脉,你会发现,机会也许比你想象的多。

之所以刚毕业的我们惧怕职场,一无所知的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事,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学会如何处事、做事,就被推到了“战场”前沿。


记得入职第一天,我遇到公司半年总结,老板让我晚上给她一份总结PPT,大致给我讲了一下公司的目前概况和基本数据。

对于第一天入职的我来说,真的可以用“一脸懵逼”来形容,特别是互联网行业的一些用词对于我来说更是陌生,一直到晚上9点好不容易跌跌撞撞的交了一份上去。

结果意料之中,被打了回来,并大声责骂道如果听不懂第二天就不要来了,现在想想当时能咬牙坚持过来自己内心还是蛮强大的。

还好遇到一个超nice的小哥,一直帮着我理数据,最后终于过关了。

慢慢的,我也摸清了门道,也就水到渠成的做成了一些事。

现在想想当时的心态,也算是比较犟的那种,在这繁杂的社会里,我们要先学会承受,再去取舍。不断在自己的职业生涯里走出属于自己的天地。

记得阿信有一句歌词, “所谓的彩虹,不过就是光,只要心还透明就能折射希望。”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想说: 别让时间把自己变成了老油条,保持初心才能前行的更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