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康复的前提是接纳,对于家属不理解的二次伤害如何应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2
我加入郁金香抗抑郁群已经两年了,在其中我由患病者到受益的康复者,一路走来充满坎坷和觉察,也得到过康复志愿者的帮助,从而走上一条自渡渡人的康复者之路,都说久病成良医,世上本来没有路,走多了便变成了路,路是走出来的,康复的路也是。

我所接触抑郁群里一位患者,他从单向转双向确诊后,状态一直不太好,这引起了我思考:抑郁症患者究竟该如何走出家属不理解接纳,自我伤害的阴影呢?

据他所说的,他本身以为自己不那么严重,还是单向的他以为可以不让身边的人知道,慢慢靠自己战胜病症,但后来他变得严重了,原因据其诉说是工作压力大,一线岗位面临着人际沟通等问题。

他求助诉说:“我得了双相抑郁症,现在处于严重的抑郁状态,有服药。精神萎靡不振,全身乏力,躺在床上,胡思乱想,自暴自弃。怎样才能康复,怎样才算康复,迷失了方向。我真的想康复正常,怎么办?”

“领导同事同学亲戚朋友,知道我得了抑郁症,症状严重,一年左右人很兴奋话多声大,做人做事极度乐观自信,过一年左右,人又精神状态萎靡不振,都不说话,不爱与人交往,封闭自己,工作困难。现在再与他们交往,有什么问题?”

“这次被迫公开病情后,家人和我单位领导说我兴奋时处于双相抑郁的微躁期,现在是处于抑郁期。我知道抑郁症复发病了,因怕被误解,我对外只是称严重失眠身心难受。因不能胜任当前工作又被调回一线岗位,领导后来说,我有病说自己没病。因为公开了,被家人到处说,我现在觉得兴奋是病,抑郁是病,左右都是病,不知什么情况下是正常的?

领导又说,我有病说自己没病,工作能力这么差。我现在都没底气认为自己没病了。怎么办?

我从前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因为双相抑郁症的症状(无力感和自卑感)和病耻感给淹没了。经过多次拒绝与人交往之后,现在我基本上除了上班接触一些同事,其它时间都是待在家里独处,与世隔绝,真要接触人做事时,很惶恐,又做不好。

领导同事同学亲戚朋友,知道我在上精神病院看病取药,对我的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响。以前我被公认很优秀。就因为这病和经历,工作困难,生活乱了现在变傻了一样,被看不起很自卑。天差地别,难以接受。

我现在最大的努力康复障碍是:上过精神病院,会被歧视,不被认为是精神正常人了。怎么消除这障碍?因为这病,工作上提拔无望,很痛苦!”

以上都是患者的诉说和求助,因为我也体会过那种人生际遇,所以对于他的患病而不被认可和理解,有着强烈的共情。

听完其诉说后发了一些我所知道的康复认知:比如在工作中疗愈,个人自尊心的重建,有种心理效应叫“破窗效应”。“破窗效应”的心理名词解释是当一窗户遭遇到人为破坏时,人们会打破更多的玻璃,造成更大的伤害性行为。应用于抑郁症患者身上就是当个人的抑郁自毁心理会带来一系列的恶性循环,包括身边的人对他的不理解和异样眼光。

而当患者开始学会接纳患病事实,比如我所了解到的很多康复者,他们都是通过第一时间觉察自己的状态,马上寻求医生或者医院的帮助,比如张进老师是在不了解抑郁症的情况下,寻求医学帮助后获得康复再到自渡渡人,创作出《渡过》一书以及创立自媒体公众号渡过的,由此帮助很多人更快认识自身的病情,以免拖延导致治愈难度更高。

而阿秋老师也是一位有过重度抑郁经历的心理医生,他也是从自救再救人的成功康复范例,写了《走出心魔》一书,我也是通过他的康复文章传播从而认识他的,感觉对于我自身重建心理健康和生存信心起到一个榜样人物的作用,患者更加可以以榜样人物竖立康复信心,吸纳康复者的经验,也相信康复后会成为更好的人。

我们在平静的生活压力下其实是暗潮凶涌,但抑郁症其实也并不是洪水猛兽,包括精神分裂等更严重的病,都不是无法治疗的。现在医学发达,药物副作用小,抗抑郁的心理学认知等也越来越普及,我们可以相信随着医学的发展,能获得的治疗渠道会越来越多。

在家属陪伴这一块,结合康复者实践经验,我看左灯的文章,她也是在抑郁严重时主动寻求医学帮助,她在《我在精神病院抗抑郁》一书中,有一个描写住院后的情节让我印象深刻:她父亲在面临女儿住院时,本来优秀的女儿有着稳定的工作,报社记者,还有漂亮的容颜,但在健康面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生病了就是事实,我们要第一时间接纳发生的事实,逃避是没有用的。

相比之下左灯的父亲态度是正确的,他采取不过多指责和岐视的态度。

但不同的是家属的态度,如果家属以一种歧视的态度,并且在众人面前公开议论患者病情,那么是会加深患者的病耻感的,而且很有可能在患者病情急性期导致他加重症状。

而左灯在写到其父亲说的话,他的态度是怜悯而不带岐视,而且始终是相信左灯的,因为他听了左灯的负面情绪表达后说:“你去写文章吧,把你在这儿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左灯在病重时抓住了这唯一的希望,写文章,因为这是她的强项,所以她在医院里创作出了《我抗》一书,并且同时在爱里疗愈和成长。父亲对她的爱和接纳,同龄异性患者家属对于她的爱慕和照顾的友谊,都在她的笔下显得生动诙谐。

这些康复故事让我深刻感受到患者内心渴望爱和接纳,而且是无条件的爱和接纳,有心理学分析抑郁患者一部分是缺爱的精神馈乏生病的,所以如果抑郁患者是因为在追求事业成功的同时忽视了自身爱的营养,那么请多给他们更多的包容和爱吧!不用把患者当成猛兽一样,用冷漠指责和攻击让患者真正的沦为恶极端的人。这些都是家属需要提高自身修养和对于精神病患者污名片面的态度的改善和转变。

在这里更祝福求助的双向患者朋友,将我所知道的告诉他,做为康复者这些我都能共情,如果实在不行,他要学会自救,放弃别人对于自己的期待,再严重些最好住院治疗,接受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重建安全信任的亲密关系,重新寻找自己热爱的事情专注去做,从来自助者天助!

本文首发公众号:郁金香阳光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