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22-06-17
自从有了宝宝“开心”后,自己总是会抽出时间来阅读一些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书,为了能够更了解婴幼儿和儿童的心理,为了能更好的陪伴开心长大,自己正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又因为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师,身上更肩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更应该对得起家长朋友们的那些沉甸甸的信任。今日,读毕《儿童自控力》这本书,把里面感触比较多的地方做一下整理吧,分享给更多的宝爸宝妈和家长朋友们,希望在陪伴我们自己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对大家会有所帮助。
平日里我们去超市购物,总会看到这样的场景:有些孩子买了一样玩具,还要再买一样,家长只要不同意就倒地大哭大闹;几个小孩子在一起玩耍时,总会看到一些孩子动不动就打其他孩子;去餐厅,吃饭时总会看到有的孩子自顾自的在一旁玩玩具,身边的大人给他喂饭……为什么这些孩子会这样呢? 其实根源问题就是这些孩子都缺乏控制自我的能力,即自控力。
从认知神经科学方面分析,人类的大脑分为三个部分: 脑干,大脑边缘和大脑皮质。 最先形成的是第一层的 脑干, 这是最原始的脑子类型,他是掌握食欲,好斗等的“司令部”,是 支配我们冲动行为的中枢 。然后在脑干之上形成的是 大脑边缘 ,用来支配恐惧,愤怒,爱憎等动物性的感情,然后发布行政命令,这也是我们人类 冲动时“乱发脾气”的根源。 最后形成的是最上层的 大脑皮质 ,它掌管人类的高兴,悲伤等高级的感情, 对自控力起到非常重要作用的是大脑皮质层的前额区一部分,眼窝前额皮质。 而眼窝前额皮质脆弱的孩子与他人交谈时,眼睛则不会发光,并且注意力也会不集中,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不知道他在想什么。虽然这样,不过他的智力水平未必低。
儿童心理专家把从出生到3岁这个阶段称为 婴幼儿期,这个阶段是儿童生理和心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孩子在3岁时基本完成了脑部的发育。 3岁前是培养儿童自控力的关键期。可是自控力并不是一夜之间就能突然冒出来的,从大脑的发育阶段来看,1岁之前就应当对孩子进行自控力训练。在3岁之前,我们不但要重视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更需要重视他们的情绪和社会性发展。
所以说,3岁前的早期教育并不需要学习多少知识和技能,这个阶段孩子的主要任务就是 玩耍和游戏,特别是与同伴之间的玩耍游戏。
而3岁之后,大多数孩子都会进入幼儿园进行学习和生活。这是我们要明白孩子在幼儿园里的主要任务,并不是要学习很多知识或者掌握很多本领, 而应该侧重于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学会和人交往,培养规则意识。懂得分享和感恩等更为重要的方面的教育 。因为这些方面几乎都跟孩子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密切相关。
生活实景:
1.当孩子通过暴力方式去抢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把垃圾随手扔在地上等。我们一定要坚决拒绝或阻止这些孩子的不当要求。 可能有些孩子不可能一次就听我们的,这个时候我们不要大吼大叫,不要呵斥孩子,要耐心的反复训练,慢慢就会有效果。久而久之,孩子就能成功的克制自己。
2. 合理饮食不但能够确保孩子身体发育所需要的生理能量,还能确保大脑进行自控时所需要的血糖含量。 做到到点就吃,父母做榜样,尽量做到吃饭的时间一到,全家人一同在餐桌上用餐的习惯,并规定孩子需吃完自己的那一份餐如果,孩子不吃完,就算他等一下饿了也不要再给他任何零食,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定时定量的习惯。其实孩子一顿不吃甚至一天不吃,并不会给他的身体带来任何伤害。
3.睡眠不足会影响大脑的发育,孩子的大脑处于不断发育的过程中,而脑功能的发育大部分都是在孩子熟睡的状态下进行的 。睡眠不足对孩子的成绩和情绪都会产生极大影响,甚至会导致孩子出现一些异常行为。比如容易多动情绪,变得喜怒无常,容易冲动,还会出现暴饮暴食,从而引发肥胖症的。另外,睡眠长期不足还会让人产生压力,受到诱惑,注意力也很难集中。父母应当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睡眠习惯,形成早睡早起的生活规律,这样,他们的生理能量就能够始终保持充裕的状态。
4.让孩子运动出自控力。运动不仅可以让四肢发达,更会让大脑不简单。 脑科学研究表明,大脑很多部位的发育都跟身体很多部位的运动有关。 这里所说的运动既包括手脚的肢体运动,也包括嘴和面部等肌肉运动。神经学和运动技能学研究专家指出,运动不但有利于生理的发育,还有利于智力的发育 。
我们家长平时应当鼓励孩子多运动,比如对婴儿,而要给他们创造坐,站,爬等运动的机会与条件;对幼儿期的孩子要带动孩子一起运动,如快走,快爬,跑跳等,逐步提高孩子的运动速度,运动反应速度以及灵活性。 同时还可以在运动过程中再加入一些游戏,孩子会更显感兴趣,运动与游戏父母也参与其中。
5. 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很重要。 只有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从根源上对孩子的某些行为和想法进行明确的指导,进而让孩子有意识地约束自己的某些行为,提高自控力。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孩子才会快乐的成长。父母不但要倾听孩子说话,还要学会如何倾听。①不急于表达自己的看法,而要尽量让孩子充分地表达他的意见。②不随意打断孩子说话,在他一时没接上来时,耐心等一等。每个孩子的心灵都是纯洁的,当他们在讲述自己奇怪的想法时,我们千万不要打断他们的话。随意打断孩子的话,不仅是不尊重他们的表现,更有可能使孩子关闭心灵的大门,从此拒绝与你沟通。 倾听的目的不是看孩子说的对与错,而是用倾听的动作来给孩子支持和理解。通过倾听的动作来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让孩子感到他们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孤独,父母永远是他们心灵的归宿 。
6. 表扬不是越多越好。 表扬要及时,还要指出表扬的原因,表扬的越具体,孩子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为,越容易找准努力的方向。要表扬,更要鞭策。表扬最好在良好行为之后进行,而不是事先许诺,从而增强儿童良好行为发生的自觉性。
7. 恰当的批评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陶行知先生说过,在教育孩子时,批评比表扬还要高深,因为批评一定要讲究方法,这是一门艺术,用的好,它比表扬的效果还有用处。(误区:大发脾气式的批评,可能会收到短时的效果,但它只是表面的。)我们父母要做的不要随意批评孩子,并且避免当众批评孩子。批评孩子要对事不对人,点到为止,教育孩子要就事论事,很容易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对孩子批评中还要带有肯定,批评重点不在错误上,而是引导到错误行为进行补救。有的父母批评孩子时,没有指明改正的方向和具体方法,只是单纯地指责孩子这不对,那也不对,孩子听了大半天之后,还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做,这种批评是没有用的。
8. 父母的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 如果希望孩子能幸福的成长,家长就要努力和孩子进行积极且肯定的沟通,传递给孩子的温和积极的情绪越多,孩子越能感受到情绪上的安定。
9. 婴儿的认生现象。 孩子出生后快则从6个月起就开始认生了,即对陌生人会感到害怕。认生现象是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阶段。6个月到2周岁,这个阶段是形成亲密感的关键时期,此时家长应该更重视和孩子之间的沟通,这个时期孩子很喜欢各种游戏,包括模仿爸爸妈妈的表情,所以陪孩子一起玩耍时,应帮助孩子体验各种情绪。孩子在和父母一起玩的过程中,会表达出更丰富的情绪,并从父母做出的积极回应中感受到积极的爱意和纽带感。(应对方法:父母先和陌生人友好的交谈,陌生人在抱孩子之前先递给孩子玩具,以表示亲昵那孩子的认生程度就会减轻许多)。
10. 9 到12个月,同孩子分享想法和情绪。 当孩子到了九个月大时,就能分辨出别人是否接纳自己的情绪了。如果不想让孩子在情绪上感到不安,那就要鼓励孩子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千万不要对孩子说“你再哭的话,警察就要来抓你”之类威胁恐吓的话语,这样只会增加孩子的焦虑,不但于事无补,还会让孩子的抵触情绪更加明显。
11. 孩子的成长需要同伴参与。 有时候不妨邀请其他年纪相仿的小朋友来家里玩,通过游戏的过程降低孩子对陌生情境的敏感程度,让他知道并不是只有爸爸妈妈陪伴着自己才是快乐的。此外,孩子心爱的玩具是最好的陪伴者。
12. 正确看待孩子最初的独占欲。 婴儿到2岁的时候,自我意识开始发展,形成了我的,我自己的概念。但对客体的概念如“你的”.“他的”概念还比较模糊,对世界上的一切东西只要感兴趣都认为是自己的。如我看到的就是我的;你的东西,如果我喜欢,那就是我的;一旦我拿到了,就永远属于我……这些“法则”在大人的世界里显得幼稚可笑,可是在尚以自我为中心的幼儿期,孩子心中这些想法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家长不要过分强调孩子的个人所有权,如果每买一次东西都告诉他,这是专门为他而买的,这让孩子的独占心理会更强。 要引导孩子学会分享,当孩子的行为有进步的时候,应当立即给予表扬或奖励,来强化这种好习惯。
13. 孩子之所以喜欢看电视或者玩电子游戏。大多数时候是因为觉得没有更好玩的事情,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人。家长或同龄伙伴陪伴导致的,因此,家长平时应该多花心思和时间陪伴孩子,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爱好。
又已经到了深夜,很享受这种书中遨游与思考的时光。但为了让大脑好好休息,保证每一天都拥有旺盛的精力,所以今天就先整理到这里吧,未完待续,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晚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