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发现有何意义?古人留给我们的可不是一堆表情包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6
2019年,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但在相当多人的心目中,甲骨就是埋藏于地下的冰冷古物,甲骨文不过是在 历史 的悠悠长河中被废弃的文字,它的价值圈外人缺乏认知。

在殷墟甲骨第一次发掘之前,新文化运动风起云涌,受欧洲的实证主义史学影响,中国史学界兴起“疑古”思潮。19世纪自然科学的大发展给西方世界带来了乐观的气氛,科学几乎上升到宗教的地位,人们相信通过科学获得的知识最可靠,这种倾向影响到史学领域,对确凿的史料空前重视。以胡适为代表的学界新锐对司马迁《史记》为所记载的上古史提出诸多怀疑,甚至断言司马迁也参加了对 历史 的伪造。他们认为中国 历史 应该从传说中彻底解脱出来,可信的上限只能划到东周,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因为没有实物,在这之前的 历史 是后人伪造的。他们得出结论:“东周以上无史。”这样一来,中国的 历史 被这股疑古思潮缩短了一小半,离现在不到三千年。

而远在疑古思潮产生的两百多年前,西方学者就不断抛出“华夏文明西来说”。他们依据人类早期文明的某些相似细节,为自己的观点找到一堆似是而非牵强附会的证据,提出华夏文明来自于埃及、印度、土耳其、巴比伦,乃至东南亚。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埃及说和巴比伦说。埃及说从汉字与古埃及象形文字之相似立论,进而称中国古代史实即埃及史,甚至考证出埃及人迁居中土之具体年代为公元前1122年。持巴比伦说的学者认为,很多古代文明都从巴比伦所在的两河流域找到了渊源,断言那里是“人类文明唯一的起点”。那么,华夏文明会例外吗?他们的观点因为标新立异而彼此争吵,很像盲人摸象的故事,一群看不见大象的人在争着吵着定义大象。

但这种思潮还是在中国获得了很多粉丝,其中不乏著名学者。他们又从中国古籍中找到新的“证据”,有人说把巴比伦文明传入中国的带头人是盘古,又有人认为是黄帝。他们同样为此彼此争吵。

不论是西方学者还是中国学者,都不能因观点而被苛责。提出“华夏文明外来说”的西方学者绝大多数动机并不复杂,并非为侵略、殖民中国寻找深层的文化依据。受此思潮裹卷的中国学者也并非“数典忘祖”,他们都热爱华夏文明,大多数人都为国家民族奔忙一生,是无可争议的爱国者。

在那个德先生(民主)、赛先生(科学)作为主题词的时代,近代科学思维刚刚进入 社会 科学领域,面对西方强势文化挑战、碰撞,中国文化被强烈质疑、进退失据。疑古思潮和“华夏文化外来说”能够掀起波澜,动摇的都是中华文化的根基,是文化失却自信的征兆。更深层的焦虑在于,华夏文明还有没有资格在这个人类星球上存续下去。

一种文明,如果她从人类记忆的荒原里彻底消失,就可以宣告她的真正灭亡。甲骨文石破天惊,抖落一身尘土重新出现时,正是中华文化濒临灭亡的生死关头,这就像一个被人打倒在地奄奄一息的武士,突然听到童年时的歌谣,在一片血泊中他又有了站起来重新战斗的力量。

当我们对这个时代氛围有了充分了解之后,不能不感叹殷墟甲骨的出现实在正当其时。疑古思潮以科学实证的观点把华夏的 历史 砍去半截,甲骨文以成熟系统的文字,以无可怀疑的实物方式把华夏信史向前推进了一千多年。甲骨文以文字告诉世人,曾经只有文字记载的 历史 现在有了实证,并非像学者怀疑的那样向壁虚构。至于“华夏文明外来说”,包括殷墟出土文物在内的越多越多的考古发掘证明华夏文明独立发展,自成体系,是人类唯一没有中断绵延至今的古老文明。

当先祖捧出埋藏已久的宝藏,后世子孙无论再怎么孱弱,有什么理由让这份传承绝续三千多年的祖业继续败坏,而不能抖擞精神重振家业呢?这种强大的心理支持说不清楚,但充盈实在。

文化的力量是缓慢释放的,柔软的,隐性的,需要几代人接力完成,现在轮到了我们。

文化的力量释放到普通人的身上同样是缓慢的,柔软的,隐性的,难以捕捉到清晰的表现。当你用手机在朋友圈发送一个甲骨文表情,你并没有注意到你与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发生了关联,甲骨文丰富细腻了你的表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