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东莞工厂工资那么低, 还有不少人待在厂里不愿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27
不管你学历高低,凡40岁以内进厂做普工而且做的时间很久,拿个5--8K自己还感觉挺安逸的,100个里面有95个一生没多大出息了(最多不超过5%能混到老板或者高层的,我一个同学就是自己开了厂)。我身边也有不少老乡,同学初中或者中专一毕业就去沿海做普工了,10几年过去了,混的大多数也都还是那样,差点的3--4K,好点的也就10K出头。两口子进厂,孩子放老家成了留守儿童,快40岁的年纪了,大多数也就指望交点养老保险混到退休了。

而和我一样的其他一部分人,学历也不高,但选择了另一条路,学技术然后创业,或者做销售做到精英。开始的时候是很辛苦,比进厂的那些人工资低,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但10几年后我们这一部分人大多数都创业成功做了老板或者高管,都在城市成家立业了,而且不少人在城市里混的风生水起的。相比之下,那些进厂的除了工资比以前拿的多点(物价上涨挂钩),还在异乡居无定所。

职业本无贵贱,对于80后的我们来说,读书的机会没有现在多,又正好赶上了新时代的打工潮,大量毕业生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厂打工。而我那些年虽穷困潦倒,却坚持没进工厂,因为我觉得那种流水线的工作方式,无论做多久出来后离开了那些固定的机器依然什么都不会。自己学个技术开始苦点累点,工资低点,10年后起码能靠自己积累的技术经验拿一份高薪,或者用自己的技术以及人脉创业。

当今 社会 ,对于学历不高,又没有好爹的人来说,唯有自己经商才能发家致富。进厂打工永远没有出路。

自从2008年开始。东莞的工资一直不高。普工也就是3000块左右。碰到赶货,也就是4000多一点。为什么有一些人不愿意换厂。?是因为整个东莞地区都差不多。换来换去反而工资挣得更少。在一个公司待久了。各方面人熟了,做事还好做一点。同时现在有好多厂还有年资。多做一年每月补充20到50块。做到十年左右的员工差不多每年能多领一个月的工资了。

大多人都安稳的过日子,安稳的前提缺乏学历与技术同经验,只能选择进厂打工,做一名普通的生产普工。对打工者而言进厂是常常最好的选择,也有很多人晓得,进厂打工工资并不是很高,年老人打工往往选择进厂,不论什么厂,当然环境越好,规模越大的,他们更情愿去,路边小店,一些破旧的厂或许工地,却不是大少数年青人的选择,那么工资低的工厂,为什么这些打工的却还偏偏要去呢,打工难道不是为了挣钱吗?



学历低而且其貌不扬不进厂能做什么?

我也是13年出去进电子厂,那时工资2400多点一个月没有休息天天加班9.30,本人做不够产量时半夜连班早晨本人多加一个小时的班。

后来渐渐好点,一个月休息一天星期不加班,那麼艰苦的日子都过去了。有记得有一下午我和我的伙伴不同宿舍还一同睡过头了,两个都没下班也是等他们上班后才晓得的,后果第二天下班时组长说产量被扣了工资又没有,欲哭无泪。



十分钟不到主管就请我们去办公室喝茶,主管问“你们怎样回事啊”

我说“你觉得我们说的话可信不,可信我们就说不可信我们不说”

“说来听听”

伙伴说“我俩睡过头了,而且宿舍不同下午他们上班才晓得我们俩都没下班”。

我火气还有点大“你扣我们产量没工资这样对吗”



主管:“没记你们旷工”

我和伙伴众口一词地说:“就你是坏人”

经过这次事情从次我俩在那小厂成了名人,两个月后我俩成了不同组的组长。但我俩没做多久就走人了,又开端了营业员的日子,但工资不如厂高。

如今也有几年没下班,但要我选择我还有喜欢进厂,厂里人多冤家自然多,厂里只需抬头做事就好不必笑脸迎人,事情单调无味但复杂空虚,只需产量到达可以背着指导玩一玩。



厂里的人比拟能省钱,假如夫妻俩人在同一厂下班就像我家大哥大嫂一个月两班倒,一个月少说有八千多生活几百,还给家里孩子寄一千,一个月七千元一年将进十万,他们在那厂做了十几年了,在乡村算是有钱人了。

愿不愿意呆在工厂里, 首先跟行业的氛围好不好、前景佳不佳有关。

在东莞,蓝领工人是一个巨大的群体。作为全国5个不设区的地级市之一,东莞的制造业相当发达,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之一,故有“世界工厂”之称。在这个地方,制造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0%以上。

当下的东莞制造业有8个支柱产业,分别是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纺织服装、家具、玩具、造纸及纸制品业、食品饮料、化工等,这些产业不少还是用工需求密集的行业,吸纳着大量人口就业。可以注意到,每年春节后的一段时间,东莞也有“用工荒”。2017年年初的一份春节“空城指数”显示,东莞以69.26%的空城率,高居“最空城市”榜首。这里面有两层意思:一是外地在东莞就业的人多,二是东莞对蓝领工人很有需求,即使在当地产业转型升级的当口下。

东莞的产业转型升级一直受到外界关注。虽然,2015年,东莞已有六成工业企业开展“机器换人”,但是直至现在东莞还在打造“技能人才之都”,而且当地政府对此还颇为用心。这又说明了,即使在正在开启的智能化时代,东莞对蓝领工人仍然极为倚重,有不同的是,对工人的技领要求在加高。

有需要在,那为什么要离开工厂?有的服务业即使工资更高,但在不擅长的领域重新开始,职能未来的风险也会更大,因为给钱越多,责任越大。被需要,才是求职选择的宝典。

其次,东莞不是个收入很低的地方。 2016年,东莞生产总值达6827.67亿元,总量居全国城市第20位;2017年的数据显示,东莞现人均月收入水平达到了7862元,排在全国人均月收入第六,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佛山。虽然数字这事,我们不一定十分相信,它也未必十分准确,但起码说明了东莞当地的收入水平还是排在全国前列的。

最后,东莞的制造业参与着全球化竞争,仍有十分强悍的未来。 东莞是智能手机生产基地之一,去年出货量达2.6亿部,占全球1/6,华为、vivo、OPPO、金立等大牌林立,仅近年迁入的华为终端,用工就达2.5万人。

也许,经济发达,制造业发达,就业机会多,发展机会多,这些是支撑着蓝领工人们呆在东莞工厂里的重要理由。

只是相对工资底。如在我们工厂,很多部门的普工都有4k.5k,旺季的时候6k-7k都有。东莞相对消费水平比广深要低很多,房租便宜,而且绝大部分工厂包吃包住,所以我们的老员工比较稳定。但95后的年轻人的确不愿意进工厂,很难有95后能稳定下来在工厂车间发展。加上要上两班倒,年轻人不想上通宵晚班,年轻人难留。加上国家政策大力发展四流,五流大学教育,只要有钱,高中毕业生基本上想读大学就轻松入学,轻松毕业,不重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发展,造成这些四档五档的年轻大学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未来制造业的蓝领工人必然越来越难招人。这不但在东莞面临的挑战,应该全中国都是遇到这类问题。

工厂普通员工工资低,是普遍现象,去哪不是一样?工厂老板与打工仔是两条平行线,交汇不到一块,谁都想利益最大化。你看见过无数老板做大做强,你又看见几个靠打普工能发家致富?中国人口多,老龄化严重。工厂一般只招年轻人,年龄在四十五岁以上就失去了应有优势,不好找工。所以一般不愿折腾。加之跳槽频繁,耽误时间,又花费大。前后算起来也不划算。就算找个一般的厂,普工工资也不过相差三、五百圆。所以一般打工人不愿意折腾,而选择留守。

我来说说吧,我在东莞也待了好几年了,也是没换过地方没换过厂,因为你换地方了去哪?深圳?那里工资是高,但消费也高,吃饭钱一个月最低都得花600,租房也贵,最低都是400起。朋友都说那边加班不晚,又能拿那么多钱,肯定是深圳好啊,我只想说好是好,但一个月下来存不了多少钱,因为加班不多,下班早了就想着去哪里玩一下,玩一下就得花钱。

我在东莞塘厦这里虽然加班都比较晚,下班最早都是10点,普遍都是10点半到11点半下班,下班晚我基本都是打一个夜宵就回去洗澡睡觉了,没时间再去哪里玩。

一个月工资刚好有4500,厂里包吃住,深圳的厂基本都不包吃,这样吃的我就省了600多,住的也便宜才220一个月。

每个月我基本能存3500--3800左右,我朋友在深圳龙岗每个月4500,能存2500左右,想存钱多点就来东莞,想玩那就去深圳,看你自己什么想法了。

本人93年,东莞本地人。中专毕业12年出来做模具行业。在08年左右模具风摩制造王国“东莞”。以前心想做几年当个师傅什么的工资应该有4000多左右。12年那会,每天加班两个小时,一个月休息4天。一个月下来拿到手的2500.而且各行各业都有旺淡季。淡季节时我试过一个月拿800的。后来我转了几次工种。去上海做厨房,去珠海卖楼。普遍工资都是2500。有些地区包吃不包住,或者包住不包住。甚至不包吃不包住的。我反问一下那些一个月7000-8000的。是哪种?还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你刚接触那个行业。除非你进去就应聘经理什么的。不然哪个人不都是从最底层开始?听过海底捞吗?就算你去华为。有足够大的平台给你,你能去到什么地位?现在我一个月7000工资在东莞普通镇街来说是高得了!用现实说话!我还是很佩服外来员工漂洋过海的在异地拼搏!我也是一直努力,争取脱单

告诉我哪里的工资高!当年我就是深圳东莞来回跑!那时在东莞能拿800,在深圳能拿1400。除了房租和搭公交,还不如东莞,后来说佛山土资高,来了才知道一个月根本没星期天,而且也没劳动法!劳动法对佛山工厂一点用都没有(顺德除外。

这个问题很奇怪,不走的人有不走的理由,也可能离家近,亲友都在,朋友介绍,老板家亲戚。北上广深这么发达,工资收入这么高,为什么其他地方的人不来呢?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待在小县城拿着1千两千的工资很满足?还有一个原因,三个人面试一份工作,一个朝鲜人,一个中国人,一个美国人。每月5000块。朝鲜人感动的痛哭流涕,中国人可能犹豫不决,美国人估计转身就走了。为什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