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保健的视力保健仪器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2

指各种具有远视化“离焦”作用的特殊眼镜或仪器,如各种远化镜或眼灵敏度训练仪等。它们共同特点是以近视发病“离焦学说”为主要原理,可以将学生近视主要原因“看近”的焦点移到远方而抵消“看近,或阻断近视发病2个关键环节“看近后离焦”及“调节滞后”,从而控制近视发生器、发展。由于可以控制学生近视主要病因及2 个关键环节,发球“治本”型近视治疗仪,控制学生近视的远期效果可达80%以上。
近视治疗仪分代标准:国内近视仪有30多种, 然而,按作用原理划分,只有五大类(即五代):
第1代近视仪(非光学类):如各种振动、按摩、磁疗、电疗、眼贴等,是在不用眼注视时,通过刺激眼周穴
位等起作用。由于对“看近”这一近视主要病因无直接作用,因此远期效果几乎100%不好。
第2代近视仪(虚焦远化镜类):如各种虚焦远化镜等,是在用眼看书写字看电脑时,通过光学凸棱镜直接抵
消约300度调节性近视并造成前离焦,并可将“看近”虚拟成“看远”休息。只要长期坚持使用,远期效果较好。
第3代近视仪(调焦远化镜类):如近视-灵敏(远化)镜、谐振灵敏度远化镜等,是通过训练提高调节灵敏度及视野灵敏度以抵消后调焦,从而预防近视发生、发展。如配合使用第2代近视仪,效果会更好。
第4代近视仪(第2代+第3代复合类):如近视自动控制镜、台式灵敏度远化镜等。同时拥有远化镜及灵敏
镜功能,由于可同时抵消近视主要病因及两个关键环节,是目前控制学生近视效果最好的仪器。
第5代近视仪(视力优化系统):由2代+3代仪的功能+全程动态,另增加耳穴、眼球灵敏等强化防近视功能。
弱视是指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或者有器质性改变及屈光异常,但与其病变不相适应的视力下降和不断矫正或矫正视力低于0.9者均为弱视,可以发生于一眼或两眼。弱视治疗仪已经从单一色光功能 红光闪烁、蓝光光刷及格片光栅增视仪,发展成具有多功能定量增视的综合治疗仪。进一步发展成兼有增视及防近视功能的复合型弱视仪。
弱视治疗仪分代分类标准:弱视本质上是一种“视力萎缩”或“视细胞睡觉”,大多可以用弱视仪中的视标或色光治愈。国内弱视仪有30多种,按增视原理划分只有四类、五代:
四类:
1.色光类:间接增视,如光刷、红闪、后像;
2.视标类:直接增视类,如等级精细视力训练、 描图 、穿针;
3.综合类: 即兼有色光和视标功能;
4.复合类:由普通增视、强化增视、防近视、增记忆四类功能复合而成。
五代:弱视仪按视标精细度、移动度等可分为1~5代
第一代 弱视仪(综合类):视标不精细,不定量。有视标和色标功能:如光刷、红闪、后像、视觉生理、RGB色光,穿针、插孔、描图等
第二代 弱视仪(综合类):视标精细度0.05,定量、分等级,比第一代增加了等级精细视力,对比敏感度等功能。
第三代 弱视仪(复合类):视标精细度0.01,比第二代增加了移动视标 、移动色标,防近视,视觉记忆等复合增视功能。
第四代 弱视仪(复合类):视标精细度0.005,比第三代增加了二级阈值视标、等级飞点视标、 三维色标 、斜面立体等功能。大龄(>7岁)难治性弱视等。

第五代 弱视仪(复合类):视标超高精细:达0.001,比第四代增加了三级阈值视标,双焦飞点视标、RGB色标,实体立体增视等高级功能
第六代(视力优化系统): 拥有第五代复合弱视治疗仪的全部增视及防近视功能,并模拟人眼调节、集合功能进行全程动态增视训练。 应用磁电仪圆弧面的圆周线,产生磁电效应,具有拔罐似的圆周磁电针作用(拔罐是吸气作用;圆周磁电针的脉冲电流是推、按作用),来达到刺激神经肌肉,并可借着它所引起的(推、按)收缩运动,进行机能障碍的恢复训练。在圆周磁电针及弹力按压作用下,能快速打通眼部与肝肾间的气血通道,使营养源源不断输送到眼部,从而消除睫状肌、眼外肌、眼神经痉挛;并能改变眼球轴长的直径,增强视觉感光的功能;解除斜视、远视、弱视内因。此外,对于中老年人眼晴疾病,如黄斑病变、视神经萎缩也有不错的效果。  适应症状:1、调节力、远视、斜视、弱视、眼球震颤、视神经萎缩、黄斑部病变、旁中心注视、老花、白内障、降低眼压。  2、近视、高度近视、眼轴过长、降低眼压。  3、斜视、眼球震颤、旁中心注视性弱视。  4、角膜表面凹凸不平散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