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第二版图书信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27

图书信息
首席顾问:许嘉璐
主 编:李行健
出 版 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语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5-1
版 次:第2版
页 数:1774
开 本:大32开
纸 张:字典纸
包 装:精装
I S B N : 9787560095189
定 价:83 倡导规范:严格按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编写。
内容丰富:7.2万条词目、8万余条例基本反映现代汉语词汇面貌。
贴近教学:5500条提示囊括中高考易错、易混的形、音、义、用法。
突出应用:800多组辨析助你掌握常见近义词、多音字的细微差别。
增补新词:2600余条新词语、新用法体现时代特色,如“和谐社会”“软实力”“低碳经济”“减排”“微博” 等。
内设彩图:360多幅彩色精美插图有地提高语文学习兴趣。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以下简称《规范词典》)自2004年1月出版以来,对促进人们树立语文规范意识、正确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起到了明显的积极作用,受到了广大读者和业内同行、专家的欢迎。出版至今虽仅6年多,但这6年来的社会语文生活发展变化很大,对规范型语文辞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基础语文教育在这方面的需求更显突出;同社会语文生活关系密切的规范标准也相继出台了或调整了多份,需要语文辞书及时予以落实和普及,这样也才能更好地适合基础语文教育和社会语文生活各方面的需要。鉴于此,编写组与外研社通力合作,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完成了《规范词典》自初版以来的首次修订。
一、调整收字收词,注重时代性
传统的以字头带词条的词典编纂方式至今仍是比较实用的,对于基础语文教育来说也是如此,但所收的字、词必须跟上时代需求。所以,针对近些年基础语文教育用字出现的变化,以及其他方面的用字需求变化,参考国家语委公布的社会用字调查统计资料,本次修订对所收字头做了一些调整。如:增补的600多个字中的“淈(ɡǔ)”“嵁(kān)”“硿(kōnɡ)”等,就是语文篇目教学中必须掌握的字;“佛”增补的音项bì、“汶”增补的音项mén、“嗛”增补的音项qiè等,就是语文篇目教学中必须掌握的读音。
收词方面的调整同样力求跟上时代需求。本次修订所增补的2600多条词语,既是较为高频稳定地进入了社会语文生活的,也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就需要知晓以至会用的。如:所增“零和”“减排”“软实力”“硬实力”等词,所增“低碳经济”“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行为科学”等语,就是如此。对一些原收词语在义项设立和用法上的调整也是如此。如:“规整”增设了“使符合一定标准”义项,“世情”增设了“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义项,“导航员”增加了新用法“做好学生的网络导航员”等。同时,从基础语文教育实际及其他语用实际考虑,本次修订也删除了约1400条现已不大常用的词语。
二、引导语文生活,突出规范性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颁行以来,用规范字、说普通话已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各方面读者尤其是广大师生已不满足于对国家标准的一般了解,而是希望通过语用实例进一步掌握规范标准的具体内容和适用范围,认为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基础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修订版不仅在字形、词形、注音、释义、示例等环节上积极落实国家发布的语文规范标准,还通过“提示”对其进行重点阐释,以消除读者在学习、掌握这些标准时可能出现的疑惑和歧解,尽可能知其所以然。
汉字归部是语文基础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次修订,我们根据国家语委新发布的《汉字部首表》和《GB13000.1字符集汉字部首归部规范》,对词典的字头排序和部首检字逐一审定,使之切实符合国家标准。
此外,国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对科技名词的审定成果、有关部委发布的科技术语规范标准中,涉及社会语文生活的,我们在《规范词典》修订中同样严格、及时地予以落实。比如,根据《GB/T 19201—2006 热带气旋等级》,调整了“热带气旋”“风级”“暴风”“大风”“微风”等19个词条的释文;又如,根据第26届国际天文学会联合会大会关于冥王星归入矮行星的决定,修订版增补了“矮行星”词条,调整了对“行星”“太阳”“太阳系”及原九个行星等12个词条的释文。
三、指导语文学习,凸显实用性
努力为读者提高正确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供帮助,是这本词典的编写初衷,也是本次修订的着力点。而《规范词典》中的“提示”恰能较好地起到这种作用,恰能较好地为基础语文教育服务。6年多来不断有读者提出进一步加强“提示”的建议。所以,本次修订,我们既打磨原有“提示”,努力使之更加精准有用;又增加了多音字辨析性“提示”近400条、近义词(字)辨析性“提示”1300多条,使“提示”总量增加到约5500条。比如【稀薄】与【稀疏】,在【稀疏】条增补“提示”:“跟‘稀薄’不同。‘稀疏’侧重间隔大;‘稀薄’侧重含量少,浓度低。”又如新增的【壮别】与【壮行】,在【壮别】条写有“提示”:“跟‘壮行’不同。‘壮别’多用于生离死别,多用于远行的人,可带宾语。‘壮行’①跟‘壮别’无意义联系;‘壮行’②多不用于生离死别,多用于为远行者送行的人,不带宾语。”
同时,本次修订增加了365幅彩色插图,旨在有助于读者形象、准确地搞清所释词语的内涵与外延。
四、追求内容科学,提高学术性
辞书完善是永无止境的,其中学术水平的提高尤其如此。本次修订,我们积极吸收学界的研究成果和广大读者的反馈意见,对包括附录在内的词典各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审改。比如,一些专家提出不应把句法格式的意义归为该格式中某个词的意义,这个意见很好,我们据此更正了十来个词的词类标注。又如,根据学界多数专家的意见,我们将表示事物特征和分类的“区别词”独立出来,成为独立的词类,这于中学生来说也是有益的。
再有,作为现代语文词典,其学术性已经远不限于语文领域。面对百科性词语越来越多地进入社会语文生活的现实,进入中小学语文课堂,迫切需要把编写组建设成学习型的团体。可以说,6年来的修订过程就是我们不断进行知识的结构性“充电”过程。通过“充电”,才使我们对“扣压”与“扣押”作出了通俗易懂的辨析;才发现“海洛因”等词条释文中的“麻醉剂”“镇静剂”改为“麻醉药”“镇静药”更符合相关领域的规范说法;才更加认识到在语文词典中把“消磁”定为主条、把“退磁”定为副条是合适的;等等。
常言道“十年磨一剑”。就辞书建设而言,编写,不易;打磨,更难。本次修订,尽管我们下了不少工夫,也自谓有些创获,但“磨”的成效如何,只能请读者在使用中评判。我们期待着广大读者和业内同行、专家的教正,争取隔一段时间再行修订,力求使《规范词典》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编写组
2010年6月15日 再版前言
序一
序二
序三
前言
凡例
音节表
部首检字表
难检字笔画索引
词典正文(附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
彩色插图(1~16)
附录
常用语言文字法律及规范标准
汉语拼音方案
汉字笔画名称简介
部分常见部首名称和笔顺表
汉字笔顺规则表
汉字笔形变化规律举要
新旧字形对照表
文章中数字的一般用法
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表
中国历史纪元简表
标点符号主要用法简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