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调剧的剧目与剧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27

彩调剧目多以劳动、爱情、家庭生活等为主题,有大量的口传和手抄本在民间流传。表演时采用桂柳方言,以小生、小旦、小丑(三小)等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为主,其中丑角和旦角的步法、转身、亮相、扇花、手花极富特色,其中尤以步法最为突出。由于深深扎根于乡村民众之间,又和当地民间俚曲小调紧密结合,彩调形成了内容谐趣、形式活泼的表演风格,号称彩调“三件宝”的扇子、手帕、彩带在表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自民初起即有“林家采茶班”、柳城靖西“八仙班”、柳江简都“谭家班”、柳州市郊区“黄村调子”、“长塘调子”、“群乐园”、“艺乐堂”、“同乐茶社调子班”、“桂乐调子班”等。彩调剧进入城市安家落户,在城镇的发展也更为迅速,近年来,除著名的《刘三姐》外,彩调工作者还创作了《隔河看亲》、《二女争夫》、《王三打鸟》、《王二报喜》、《梦里听竹》等脍炙人口的优秀剧目,1994年广西彩调剧团创作并演出的《哪嗬咿嗬嗨》被专家誉为广西戏曲艺术上继《刘三姐》之后的第二个里程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