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水资源

中国的水资源和森林资源的事况

第1个回答  2008-10-15
一、水资源量 (页首) 降水量 全国平均降水量713毫米,折合降水总量67631亿立方米,比常年(多年平均,下同)偏多11.3%,属丰水年。按九大流域片分析,松辽河片降水量616毫米,比常年多20.6%;海河片降水量551毫米,比常年多0.8%;黄河片降水量463毫米,比常年多1.5%;淮河片降水量1005毫米,比常年多18.8%;长江片降水量1216毫米,比常年多11.5%;珠江片降水量1560毫米,比常年多0.4%;东南诸河片降水量1875毫米,比常年多13.5%;西南诸河片降水量1212毫米,比常年多14.4%;内陆河片降水量193毫米,比常年多17.6%。各省级行政区1998年降水量与常年相比,偏多的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京、鄂、皖、藏、豫、苏、渝、赣、新、内蒙古偏多15%~35%;偏少的只有6个省,其中甘肃和海南分别偏少9.5%和12%。 地表水资源量 指地表水体的动态水量,即天然河川径流量。1998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32726亿立方米,折合年径流深345毫米,比常年多24.0%。各流域片地表水资源量与常年相比,松辽河片多49.9%,海河片少25.8%,黄河片少15.8%,淮河片多47.5%,长江片多34.3%,珠江片多9.2%,东南诸河片多29.5%,西南诸河片多15.0%,内陆河片多12.7%。各省级行政区1998年地表水资源量与常年相比,偏多的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浙、黑、桂、豫、闽、鲁、渝、鄂、湘、皖、苏、赣偏多20%~65%,内蒙古偏多172%;偏少的只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琼、甘、冀、晋偏少20%~40%。 1998年,从国外流入国内的水量为294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15亿立方米;从国内流出国境及流入国际界河的水量共8236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658亿立方米;入海水量为21321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3959亿立方米。 地下水资源量 指降水和地表水体入渗补给地下含水层的动态水量。扣除水面和矿化度大于2克/升咸水的面积后,全国地下水计算面积为944万平方公里,1998年地下水资源量9400亿立方米。北方五大流域片平原区地下水总补给量与上年相比,松辽河片增加18.0%,海河片增加50.5%,黄河片增加17.0%,淮河片增加61.7%,内陆河片增加7.8%。北方17个省级行政区1998年平原区地下水总补给量与上年比较,增加的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晋、冀、鲁、京、豫、皖、吉增加35%以上;只有黑龙江和甘肃两省分别减少3%和4%。 水资源总量 指评价区内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地下产水量,不包括区外来水量;由地表水资源量与地下水资源量相加,扣除两者之间互相转化的重复量而得。1998年全国水资源总量34017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22.0%。全国产水总量占降水总量的50.2%,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量为35.8万立方米。 各流域片1998年水资源总量情况是:松辽河片2881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71.2%;海河片354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66.9%;黄河片677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40.6%;淮河片1403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24.4%;长江片13127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41.5%;珠江片5155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20.4%;东南诸河片2581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6.1%;西南诸河片6287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7.4%;内陆河片1552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8.4%。各省级行政区1998年水资源总量与上年比较,增加的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冀、辽、渝、京、吉、鄂、苏增加50%~95%,陕、皖、鲁、豫、内蒙古、津增加1倍以上;减少的只有桂、黔、粤、琼4省,其中广东、海南分别减少32%和39%。

二、蓄水动态 (页首) 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 对全国2903座水库(大型401座)统计,1998年末蓄水总量1805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增加10亿立方米;北方5片共增加165亿立方米,南方4片共减少155亿立方米。各省级行政区蓄水量增减情况是:增加的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增加蓄水量229亿立方米,其中吉、青、鄂、辽、豫、陕增加较多,分别增加51、42、30、18、18、14亿立方米;减少的有12个省、自治区,共减少蓄水量219亿立方米,其中粤、湘、赣、浙、琼、闽、桂减少较多,分别减少50、44、32、28、18、17、16亿立方米。 北方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动态 对北方各平原开采区总面积65.8万平方公里调查分析,1998年末浅层地下水位与上年末相比,约有四分之三面积的水位上升,地下水储存量共增加80亿立方米。上升区(水位上升0.5米以上)面积占31.4%,储存量增加100亿立方米;下降区(水位下降0.5米以上)面积占11.4%,储存量减少46亿立方米;相对稳定区(水位正负0.5米以内)面积占57.2%,储存量增加26亿立方米。各省级行政区储存量变化情况是:增加的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豫、吉、甘分别增加26、19、14亿立方米,内蒙古和辽宁各增加10亿立方米,皖、鲁、陕各增加约6亿立方米;减少的有冀、晋、苏、新等4个省、自治区,分别减少11、4、3和2.5亿立方米。 平原区地下水位降落漏斗 根据21个省级行政区对81个漏斗调查统计,1998年末与上年末相比,漏斗要素变化情况是:在45个浅层漏斗中,漏斗中心水位上升的有30个,下降的为15个;漏斗面积减少的有35个,增加的为10个。在36个深层漏斗中,漏斗中心水位上升的只有14个,下降的为22个;漏斗面积减少的只有14个,增加的为22个。

三、供用水量 (页首) 供水量 指各种水源工程为用户提供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供水量。1998年全国总供水量5470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占80.8%,地下水源供水量占18.8%,其他水源供水量(污水处理回用和雨水利用)占0.4%。另外,海水直接利用量为95亿立方米。流域间主要的水量调配情况是:海河流域引黄河水51.1亿立方米,淮河流域从长江、黄河分别引水10.7和20.2亿立方米,山东半岛从黄河引水13.5亿立方米。 按流域片统计,松辽河片、海河片、黄河片、淮河片的供水量分别为624、424、398、569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源供水量分别占45.4%、61.8%、32.1%、31.0%;长江片、珠江片、东南诸河片、西南诸河片的供水量分别为1679、842、306、8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都占95%以上;内陆河片供水量546亿立方米,地表水占89%。在各省级行政区中,地表水源供水量占总供水量90%以上的有沪、闽、贵、渝、浙、苏、桂、粤、藏、滇、鄂、湘、川、宁、赣、新、琼、皖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地下水源供水量占40%以上的有冀、京、晋、豫、辽、黑、鲁、陕等8个省、直辖市。 用水量 指分配给用户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用水量。1998年全国总用水量5435亿立方米,其中农田灌溉用水占64.3%,林牧渔用水占5.0%,工业用水占20.7%,城镇生活用水占4.7%,农村生活用水占5.3%。与上年比较,全国总用水量减少131亿立方米,农业用水减少154亿立方米,工业用水增加5亿立方米,生活用水增加18亿立方米。 各流域片用水情况是:松辽河片用水量624亿立方米,农业占72.4%;海河片用水量424亿立方米,农业占72.5%;黄河片用水量395亿立方米,农业占77.9%;淮河片用水量567亿立方米,农业占72.2%;长江片用水量1663亿立方米,农业占58.5%;珠江片用水量837亿立方米,农业占65.0%;东南诸河片用水量308亿立方米,农业占65.3%;西南诸河片用水量82亿立方米,农业占78.9%;内陆河片用水量536亿立方米,农业占94.6%。在各省级行政区中,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75%以上的省、自治区有新、宁、内蒙古、藏、琼、甘、青、冀等8个;工业用水占总用水量25%以上的省、直辖市有沪、渝、苏、鄂、津、粤、京、贵等8个。 用水消耗量 指在输水、用水过程中,通过蒸腾蒸发、土壤吸收、产品带走、居民和牲畜饮用等各种形式消耗掉,而不能回归到地表水体或地下含水层的水量。1998年全国用水消耗总量3062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56.3%。各类用户的需水特性和用水方式不同,其耗水率(消耗量占用水量的比例)差别较大,全国平均农业耗水率为65.5%,工业耗水率为24.7%,城镇生活耗水率为26.1%,农村生活耗水率为 87.7%。由于各流域片的地理位置、气候因素、水源条件、用水组成及管理水平的不同,其综合耗水率有所差别:松辽河片为59%,海河片为66%,黄河片为56%,淮河片为61%,长江片为50%,珠江片为45%,东南诸河片为55%,西南诸河片为70%,内陆河片为76%。

四、水资源利用简析 (页首) 全国水量平衡分析 1998年,全国水量的收入项为水资源总量(34017亿立方米)、入国境水量(294亿立方米);支出项为入海水量(21321亿立方米)、出国境水量(8236 亿立方米)、用水消耗量(3062亿立方米)和非用水消耗量;调蓄项为水库蓄水变量(+10亿立方米)和地下水储存变量(+80亿立方米)。通过水量平衡分析,估计全国1998年非用水消耗量约1600亿立方米。 非用水消耗量指河道、湖泊、水库、沼泽等地表水体的蒸发量(含水面蒸发与土壤浸润蒸发)和地下水的潜水蒸发量。在南方湿润地区,降水量大于蒸发能力,水资源量主要消耗于用水,非用水消耗量很小;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能力为降水量的3倍以上,非用水消耗量是水量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按流域片进行分析结果:海河片非用水消耗量约70亿立方米,为用水消耗量的25%;黄河片非用水消耗量约210亿立方米,为用水消耗量的95%;内陆河片非用水消耗量约960亿立方米,为用水消耗量的2.4倍。非用水消耗量并非全是无效蒸发,其中一部分为生态环境所必需。 水资源利用程度分析 考虑跨流域调水、水库蓄水变量和地下水储存变量等因素的影响,对各流域片1998年的地表水控制利用率(地表水供水量占地表水资源量的百分比)、水资源总量利用消耗率(用水消耗量占水资源总量的百分比)进行估算结果:海河片和黄河片的利用程度最高,地表水控制利用率分别为61.8%和73.7%,水资源总量利用消耗率分别为70.2%和44.5%;其次是内陆河片、淮河片和松辽河片,地表水控制利用率分别为34.2%、34.9%和16.6%,水资源总量利用消耗率分别为26.9%、24.7%和15.4%;珠江片、长江片、东南诸河片和西南诸河片的利用程度低,地表水控制利用率分别为14.0%、12.1%、9.9%和1.3%,水资源总量利用消耗率分别为6.6%、6.3%、5.6%和0.9%。松辽河片中的辽河流域利用程度较高,地表水控制利用率为39.8%,水资源总量利用消耗率为33.5%。 用水指标 1998年全国平均用水指标值如下:人均用水量为435立方米;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当年价)用水量为683立方米;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为488立方米;万元工业产值(当年价)用水量,含火电为94立方米,不含火电为71立方米;人均生活用水量,城镇为每人每日222升,农村为每人每日 87升(含牲畜用水)。与上年比较,除城镇和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量略有增加外,其他用水指标值均略有减少。 因受气候、人口密度、经济结构、作物组成、节水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各省级行政区的用水指标值差别很大。从人均用水量看,大于600立方米的有新、宁、黑、沪、内蒙古、藏、琼、粤、桂等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新疆、宁夏分别为2500和1800立方米;小于300立方米的有渝、晋、陕、津、贵、川、豫、皖、鲁9个省、直辖市,其中山西、重庆不足200立方米。从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看,大于1000立方米的有宁、新、藏、甘、桂、内蒙古、青、黑、赣、琼、贵等11个省、自治区,其中宁夏、新疆为4000立方米左右;小于400立方米的有津、京、沪、鲁、晋、渝、辽7个省、直辖市,其中天津、北京分别为161和201立方米。从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看,大于800立方米的有宁、琼、桂、闽、粤等5个省、自治区,小于300立方米的有晋、津、渝、豫、鲁、冀等6个省、直辖市。 五、水污染概况 (页首) 废污水排放量 1998年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共593亿吨(不包括火电直流冷却水);其中工业废水占69%,生活污水占31%。按流域片统计,长江片189亿吨,珠江片155亿吨,松辽河片71亿吨,海河片55亿吨,淮河片47亿吨,黄河片32亿吨,东南诸河片28亿吨,内陆河片9亿吨,西南诸河片7亿吨。废污水年排放量大于20亿吨的有12个省、自治区。 河流水质 根据1998年水质监测资料,对全国109700公里河长进行评价的结果,Ⅰ类水河长占5.4%,Ⅱ类水河长占24.4%,Ⅲ类水河长占33.0%,Ⅳ类水河长占13.7%,Ⅴ类水河长占6.6%,超Ⅴ类水河长占16.9%。由于1998年全国大部分地区水量偏丰,水质总体状况有所好转,全国污染河长(Ⅳ、Ⅴ类和超Ⅴ类河长,下同)占评价河长的百分数比上年减少了6.4%。各流域片的水质状况是:内陆河片、西南诸河片和长江片水质良好,污染河长分别为9.9%、13.6%和14.7%;珠江片和东南诸河片水质尚可,污染河长分别为17.4%和21.9%;黄河片、松辽河片、海河片、淮河片水质较差,污染河长分别为62.7%、64.4%、74.8%、76.6%。 湖泊水库水质 1998年评价湖泊16个,水质达到Ⅰ、Ⅱ类水标准的湖泊有6个,4个湖泊的部分水体受到污染,6个湖泊水污染严重。国家重点治理的三个湖泊中,太湖水质介于Ⅳ类~超Ⅴ类之间,全湖处于中富营养状态,其中五里湖、梅梁湖富营养化严重;滇池草海水质为超Ⅴ类,外海水质为Ⅴ类,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时有腥膻气味;巢湖水质为Ⅳ类~超Ⅴ类之间,西半湖污染重于东半湖,以重富营养化水体为主,局部水域向极富营养化发展。 1998年,对103座水库的水质进行评价的结果: 有83座水库水质良好,达到Ⅱ、Ⅲ类水质标准;在受污染的水库中,超Ⅴ类水质水库有吉林太平池水库、黑龙江东方红水库、河南宿鸭湖水库和贵州乌江渡水库等4座。从富营养化程度看,大部分水库处于中营养状况。 注:《公报》中涉及的全国性数据,均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和澳门地区。

中国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森林质量不高。中幼龄林比重大,其面积占全国林分面积的70%以上,人工林中的幼龄林比例高于85%。

1998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世界森林资源评估报告》指出:中国的森林面积为1.34亿公顷,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3.9%。中国人均森林面积列世界第119位。中国森林总蓄积量为97.8亿立方米,占世界森林总蓄积量的2.5%。世界人均拥有的森林蓄积量为71.8立方米,而中国人均森林蓄积量仅为8.6立方米。

2000年,中国全国绿化委员会发布的第一份《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除台湾省外,全国人工林面积达4666.7万公顷,人工林蓄积量为10.1亿立方米,其发展速度和规模均居世界首位。目前中国森林面积达到1.5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6.55%,森林蓄积量为112.7亿立方米。

中国森林资源的消耗
根据《200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国全国林木年均净增长量为4.58亿立方米,年均净消耗量为3.71亿立方米,林业资源呈现长大于消的趋势。

中国森林面临的问题
由于长期乱砍滥伐和毁林开荒,中国宝贵的天然林面积大量减少。在占中国国土面积50%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森林覆盖率不足1%,许多地区无林可言。

在中国,酸雨带来的酸沉降正导致大片森林衰退消失,森林受害面积上百万公顷。

2000年,中国全国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为874万公顷,森林火灾受害面积为8.84万公顷。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10-19
河流和湖泊是中国主要的淡水资源。中国人均径流量为2,2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径流量的24.7%。中国水资源分布情况是南多北少
浙江省水资源利用的现状和潜力分析

浙江省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955亿m3,人均占有量仅为2060 m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全省实际可用水资源为310亿m3,人均可用水资源为700 m3,而且全部由降雨补给。从浙江省的天气气候特点及全省历史平均降水量分布情况分析,浙江的降水主要集中在5月至7月上旬的梅汛期及7——9月的台风干旱期(受台风影响),期间出现的降水往往是大到暴雨,雨水流失多,蓄储率不高。降水具有地域分布不均、旱涝明显、随机性大、年际年内分布不均、水资源的分布与经济区域需水地区不平衡的特点。同时,省内河流源短、流急,大量径流以洪水形式流入东海。

1、水资源总量

浙江省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2200mm之间,属于我国的湿润地区,平均水资源总量约为955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较丰富,但我省人口稠密,人均拥有量只为2060m3,已接近国际所规定的人均年2000m3的中度缺水警戒线。

表2—3 全省流域分区降水量与地表水资源量

流域分区
降水量
地表水资源量(亿m3)

mm
亿m3

潘阳湖水系
1905.9
9.72
6.01

太湖沿岸
1323.5
162.26
67.71

钱塘江
1648.1
525.85
291.41

浦阳江、曹蛾江、甬江及浙东沿海诸河
1481.3
331.43
174.57

椒江、瓯江及浙南沿海诸河
1730.6
581.83
355.31

闽东诸河
1932
23.97
16.02

闽江
1836.9
22.08
12.96

全省
1607.1
1657.14
923.99

根据《浙江省水资源公报》数据整理

浙江省河湖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4%,全省按流域分区可划分为潘阳湖水系、太湖沿岸、钱塘江、浦阳江、曹蛾江、甬江及浙东沿海诸河,椒江、瓯江及浙南沿海诸河,闽东诸河,闽江,各流域分区降水量与地表水资源量见表2-3。表2-4是以行政分区的水资源分布,从列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浙江省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水资源总量相对缺少,而经济欠发达的西南山区降水更为丰富,水资源总量相对宽裕。

洗车浪费的水够100万上海人用20天

“上海临江靠海,不可能缺水!”在多数人的观念中,上海拥有充沛的水资源,但事实上因为污染严重,上海地表水资源中仅有20%的淡水可供使用,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不足200立方米,低于北京,属于典型的污染型极度缺水城市。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由于对水基础知识和水资源状况不了解,甚至有误解,许多企业和个人节水意识淡薄,认为水价便宜,多用点水也花不了多少钱,生产、消费、生活中的水资源浪费现象屡见不鲜。

仅以上海的洗车行业为例。作为特大型城市的消费新热点,目前上海各类机动车数量已达150万辆,预计到2010年将达300万辆。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加,洗车行业迅速发展。

据上海市水务局统计,上海有70%左右的加油站附设机动车清洗,约为550家至600家;持经营许可证的洗车站(点)为315家;无证经营的洗车摊点约有300家。洗车站(点)的年用水总量约为1000万立方米。而在数以千计的洗车站(点)中,目前仅有8家安装使用了机动车污水循环净化系统。大型公交公司的洗车站虽然具备洗车水循环回用能力,但由于洗车设施不适应公交车结构、机械洗车成本高等原因,大都仍采用耗水量更高的人工清洗。

根据测算,清洗一辆车平均耗水70升至80升。如果使用洗车水循环回用设施,耗水量可降至15升至20升,按全市100万辆机动车每年清洗50次计算,全市洗车水可节约将近300万立方米/年。也就是说,目前仅洗车行业浪费的水,就可供100万上海人20天的生活用水。

在水资源同样奇缺的北京,除了超过230万辆机动车所创造出的规模更加庞大的洗车行业外,城市管网漏水造成的水资源浪费也十分惊人。北京市水务局的统计数字显示,全市管网漏失率近20%,有1/5的供水被白白浪费。北京每年跑冒滴漏所损失的水量,相当于13个北海。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府参事赵国通说:“如果不尽快改变这种‘缺什么,反倒浪费什么’的尴尬现状,实现对资源的节约、合理、高效利用,这些资源消费特大型城市将消耗掉自己发展的未来。”

人类有史以来就逐水草而居,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命脉,决定人的生存环境、健康水平与生活质量,决定国家的发展方向和兴衰存亡。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节约用水,珍爱我们共同的家园!
第3个回答  2008-10-24
1、我国水资源总储量约2.81万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量不足24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水量的1/4,相当于美国的1/5,前苏联的1/7,,加拿大的1/48,世界排名110位,被列为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贫乏国家之一。全世界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严重缺水,三分之一的人口得不到安全用水。90年代初,我国476个城市中缺水城市近300个。
2、重点水域水质状况
1998年度我国主要流域(水系)中,辽河、海河污染严重,以五类或劣五类水质为主;淮河水质较差,五类或劣五类水质也占到50%左右;黄河局部河段污染严重;松花江水质以四类水质为主;长江、珠江水质良好,以一至三类水质为主。滇池、巢湖、太湖富营养化问题突出。
富营养化:在湖泊、水库、海湾、水口,由于氮、磷等植物营养成分大量积聚,使水生生物,特别是水藻类过分繁殖引起污染的现象。富营养化还可能使有些湖泊有贫营养湖变为富营养湖,进一步发展为沼泽和干地。
水体的划分:一类指未受任何污染的源头水。二类指重要的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及珍贵的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三类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及一般鱼类保护区、游泳区。四类指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五类指一般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的水域。

参考资料:中国的水资源状况

第4个回答  2008-10-27
水资源量 (页首) 降水量 全国平均降水量713毫米,折合降水总量67631亿立方米,比常年(多年平均,下同)偏多11.3%,属丰水年。按九大流域片分析,松辽河片降水量616毫米,比常年多20.6%;海河片降水量551毫米,比常年多0.8%;黄河片降水量463毫米,比常年多1.5%;淮河片降水量1005毫米,比常年多18.8%;长江片降水量1216毫米,比常年多11.5%;珠江片降水量1560毫米,比常年多0.4%;东南诸河片降水量1875毫米,比常年多13.5%;西南诸河片降水量1212毫米,比常年多14.4%;内陆河片降水量193毫米,比常年多17.6%。各省级行政区1998年降水量与常年相比,偏多的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京、鄂、皖、藏、豫、苏、渝、赣、新、内蒙古偏多15%~35%;偏少的只有6个省,其中甘肃和海南分别偏少9.5%和12%。 地表水资源量 指地表水体的动态水量,即天然河川径流量。1998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32726亿立方米,折合年径流深345毫米,比常年多24.0%。各流域片地表水资源量与常年相比,松辽河片多49.9%,海河片少25.8%,黄河片少15.8%,淮河片多47.5%,长江片多34.3%,珠江片多9.2%,东南诸河片多29.5%,西南诸河片多15.0%,内陆河片多12.7%。各省级行政区1998年地表水资源量与常年相比,偏多的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浙、黑、桂、豫、闽、鲁、渝、鄂、湘、皖、苏、赣偏多20%~65%,内蒙古偏多172%;偏少的只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琼、甘、冀、晋偏少20%~40%。 1998年,从国外流入国内的水量为294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15亿立方米;从国内流出国境及流入国际界河的水量共8236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658亿立方米;入海水量为21321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3959亿立方米。 地下水资源量 指降水和地表水体入渗补给地下含水层的动态水量。扣除水面和矿化度大于2克/升咸水的面积后,全国地下水计算面积为944万平方公里,1998年地下水资源量9400亿立方米。北方五大流域片平原区地下水总补给量与上年相比,松辽河片增加18.0%,海河片增加50.5%,黄河片增加17.0%,淮河片增加61.7%,内陆河片增加7.8%。北方17个省级行政区1998年平原区地下水总补给量与上年比较,增加的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晋、冀、鲁、京、豫、皖、吉增加35%以上;只有黑龙江和甘肃两省分别减少3%和4%。 水资源总量 指评价区内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地下产水量,不包括区外来水量;由地表水资源量与地下水资源量相加,扣除两者之间互相转化的重复量而得。1998年全国水资源总量34017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22.0%。全国产水总量占降水总量的50.2%,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量为35.8万立方米。 各流域片1998年水资源总量情况是:松辽河片2881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71.2%;海河片354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66.9%;黄河片677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40.6%;淮河片1403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24.4%;长江片13127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41.5%;珠江片5155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20.4%;东南诸河片2581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6.1%;西南诸河片6287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7.4%;内陆河片1552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8.4%。各省级行政区1998年水资源总量与上年比较,增加的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冀、辽、渝、京、吉、鄂、苏增加50%~95%,陕、皖、鲁、豫、内蒙古、津增加1倍以上;减少的只有桂、黔、粤、琼4省,其中广东、海南分别减少32%和39%。

二、蓄水动态 (页首) 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 对全国2903座水库(大型401座)统计,1998年末蓄水总量1805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增加10亿立方米;北方5片共增加165亿立方米,南方4片共减少155亿立方米。各省级行政区蓄水量增减情况是:增加的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增加蓄水量229亿立方米,其中吉、青、鄂、辽、豫、陕增加较多,分别增加51、42、30、18、18、14亿立方米;减少的有12个省、自治区,共减少蓄水量219亿立方米,其中粤、湘、赣、浙、琼、闽、桂减少较多,分别减少50、44、32、28、18、17、16亿立方米。 北方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动态 对北方各平原开采区总面积65.8万平方公里调查分析,1998年末浅层地下水位与上年末相比,约有四分之三面积的水位上升,地下水储存量共增加80亿立方米。上升区(水位上升0.5米以上)面积占31.4%,储存量增加100亿立方米;下降区(水位下降0.5米以上)面积占11.4%,储存量减少46亿立方米;相对稳定区(水位正负0.5米以内)面积占57.2%,储存量增加26亿立方米。各省级行政区储存量变化情况是:增加的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豫、吉、甘分别增加26、19、14亿立方米,内蒙古和辽宁各增加10亿立方米,皖、鲁、陕各增加约6亿立方米;减少的有冀、晋、苏、新等4个省、自治区,分别减少11、4、3和2.5亿立方米。 平原区地下水位降落漏斗 根据21个省级行政区对81个漏斗调查统计,1998年末与上年末相比,漏斗要素变化情况是:在45个浅层漏斗中,漏斗中心水位上升的有30个,下降的为15个;漏斗面积减少的有35个,增加的为10个。在36个深层漏斗中,漏斗中心水位上升的只有14个,下降的为22个;漏斗面积减少的只有14个,增加的为22个。

三、供用水量 (页首) 供水量 指各种水源工程为用户提供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供水量。1998年全国总供水量5470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占80.8%,地下水源供水量占18.8%,其他水源供水量(污水处理回用和雨水利用)占0.4%。另外,海水直接利用量为95亿立方米。流域间主要的水量调配情况是:海河流域引黄河水51.1亿立方米,淮河流域从长江、黄河分别引水10.7和20.2亿立方米,山东半岛从黄河引水13.5亿立方米。 按流域片统计,松辽河片、海河片、黄河片、淮河片的供水量分别为624、424、398、569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源供水量分别占45.4%、61.8%、32.1%、31.0%;长江片、珠江片、东南诸河片、西南诸河片的供水量分别为1679、842、306、8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都占95%以上;内陆河片供水量546亿立方米,地表水占89%。在各省级行政区中,地表水源供水量占总供水量90%以上的有沪、闽、贵、渝、浙、苏、桂、粤、藏、滇、鄂、湘、川、宁、赣、新、琼、皖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地下水源供水量占40%以上的有冀、京、晋、豫、辽、黑、鲁、陕等8个省、直辖市。 用水量 指分配给用户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用水量。1998年全国总用水量5435亿立方米,其中农田灌溉用水占64.3%,林牧渔用水占5.0%,工业用水占20.7%,城镇生活用水占4.7%,农村生活用水占5.3%。与上年比较,全国总用水量减少131亿立方米,农业用水减少154亿立方米,工业用水增加5亿立方米,生活用水增加18亿立方米。 各流域片用水情况是:松辽河片用水量624亿立方米,农业占72.4%;海河片用水量424亿立方米,农业占72.5%;黄河片用水量395亿立方米,农业占77.9%;淮河片用水量567亿立方米,农业占72.2%;长江片用水量1663亿立方米,农业占58.5%;珠江片用水量837亿立方米,农业占65.0%;东南诸河片用水量308亿立方米,农业占65.3%;西南诸河片用水量82亿立方米,农业占78.9%;内陆河片用水量536亿立方米,农业占94.6%。在各省级行政区中,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75%以上的省、自治区有新、宁、内蒙古、藏、琼、甘、青、冀等8个;工业用水占总用水量25%以上的省、直辖市有沪、渝、苏、鄂、津、粤、京、贵等8个。 用水消耗量 指在输水、用水过程中,通过蒸腾蒸发、土壤吸收、产品带走、居民和牲畜饮用等各种形式消耗掉,而不能回归到地表水体或地下含水层的水量。1998年全国用水消耗总量3062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56.3%。各类用户的需水特性和用水方式不同,其耗水率(消耗量占用水量的比例)差别较大,全国平均农业耗水率为65.5%,工业耗水率为24.7%,城镇生活耗水率为26.1%,农村生活耗水率为 87.7%。由于各流域片的地理位置、气候因素、水源条件、用水组成及管理水平的不同,其综合耗水率有所差别:松辽河片为59%,海河片为66%,黄河片为56%,淮河片为61%,长江片为50%,珠江片为45%,东南诸河片为55%,西南诸河片为70%,内陆河片为76%。

四、水资源利用简析 (页首) 全国水量平衡分析 1998年,全国水量的收入项为水资源总量(34017亿立方米)、入国境水量(294亿立方米);支出项为入海水量(21321亿立方米)、出国境水量(8236 亿立方米)、用水消耗量(3062亿立方米)和非用水消耗量;调蓄项为水库蓄水变量(+10亿立方米)和地下水储存变量(+80亿立方米)。通过水量平衡分析,估计全国1998年非用水消耗量约1600亿立方米。 非用水消耗量指河道、湖泊、水库、沼泽等地表水体的蒸发量(含水面蒸发与土壤浸润蒸发)和地下水的潜水蒸发量。在南方湿润地区,降水量大于蒸发能力,水资源量主要消耗于用水,非用水消耗量很小;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能力为降水量的3倍以上,非用水消耗量是水量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按流域片进行分析结果:海河片非用水消耗量约70亿立方米,为用水消耗量的25%;黄河片非用水消耗量约210亿立方米,为用水消耗量的95%;内陆河片非用水消耗量约960亿立方米,为用水消耗量的2.4倍。非用水消耗量并非全是无效蒸发,其中一部分为生态环境所必需。 水资源利用程度分析 考虑跨流域调水、水库蓄水变量和地下水储存变量等因素的影响,对各流域片1998年的地表水控制利用率(地表水供水量占地表水资源量的百分比)、水资源总量利用消耗率(用水消耗量占水资源总量的百分比)进行估算结果:海河片和黄河片的利用程度最高,地表水控制利用率分别为61.8%和73.7%,水资源总量利用消耗率分别为70.2%和44.5%;其次是内陆河片、淮河片和松辽河片,地表水控制利用率分别为34.2%、34.9%和16.6%,水资源总量利用消耗率分别为26.9%、24.7%和15.4%;珠江片、长江片、东南诸河片和西南诸河片的利用程度低,地表水控制利用率分别为14.0%、12.1%、9.9%和1.3%,水资源总量利用消耗率分别为6.6%、6.3%、5.6%和0.9%。松辽河片中的辽河流域利用程度较高,地表水控制利用率为39.8%,水资源总量利用消耗率为33.5%。 用水指标 1998年全国平均用水指标值如下:人均用水量为435立方米;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当年价)用水量为683立方米;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为488立方米;万元工业产值(当年价)用水量,含火电为94立方米,不含火电为71立方米;人均生活用水量,城镇为每人每日222升,农村为每人每日 87升(含牲畜用水)。与上年比较,除城镇和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量略有增加外,其他用水指标值均略有减少。 因受气候、人口密度、经济结构、作物组成、节水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各省级行政区的用水指标值差别很大。从人均用水量看,大于600立方米的有新、宁、黑、沪、内蒙古、藏、琼、粤、桂等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新疆、宁夏分别为2500和1800立方米;小于300立方米的有渝、晋、陕、津、贵、川、豫、皖、鲁9个省、直辖市,其中山西、重庆不足200立方米。从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看,大于1000立方米的有宁、新、藏、甘、桂、内蒙古、青、黑、赣、琼、贵等11个省、自治区,其中宁夏、新疆为4000立方米左右;小于400立方米的有津、京、沪、鲁、晋、渝、辽7个省、直辖市,其中天津、北京分别为161和201立方米。从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看,大于800立方米的有宁、琼、桂、闽、粤等5个省、自治区,小于300立方米的有晋、津、渝、豫、鲁、冀等6个省、直辖市。 五、水污染概况 (页首) 废污水排放量 1998年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共593亿吨(不包括火电直流冷却水);其中工业废水占69%,生活污水占31%。按流域片统计,长江片189亿吨,珠江片155亿吨,松辽河片71亿吨,海河片55亿吨,淮河片47亿吨,黄河片32亿吨,东南诸河片28亿吨,内陆河片9亿吨,西南诸河片7亿吨。废污水年排放量大于20亿吨的有12个省、自治区。 河流水质 根据1998年水质监测资料,对全国109700公里河长进行评价的结果,Ⅰ类水河长占5.4%,Ⅱ类水河长占24.4%,Ⅲ类水河长占33.0%,Ⅳ类水河长占13.7%,Ⅴ类水河长占6.6%,超Ⅴ类水河长占16.9%。由于1998年全国大部分地区水量偏丰,水质总体状况有所好转,全国污染河长(Ⅳ、Ⅴ类和超Ⅴ类河长,下同)占评价河长的百分数比上年减少了6.4%。各流域片的水质状况是:内陆河片、西南诸河片和长江片水质良好,污染河长分别为9.9%、13.6%和14.7%;珠江片和东南诸河片水质尚可,污染河长分别为17.4%和21.9%;黄河片、松辽河片、海河片、淮河片水质较差,污染河长分别为62.7%、64.4%、74.8%、76.6%。 湖泊水库水质 1998年评价湖泊16个,水质达到Ⅰ、Ⅱ类水标准的湖泊有6个,4个湖泊的部分水体受到污染,6个湖泊水污染严重。国家重点治理的三个湖泊中,太湖水质介于Ⅳ类~超Ⅴ类之间,全湖处于中富营养状态,其中五里湖、梅梁湖富营养化严重;滇池草海水质为超Ⅴ类,外海水质为Ⅴ类,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时有腥膻气味;巢湖水质为Ⅳ类~超Ⅴ类之间,西半湖污染重于东半湖,以重富营养化水体为主,局部水域向极富营养化发展。 1998年,对103座水库的水质进行评价的结果: 有83座水库水质良好,达到Ⅱ、Ⅲ类水质标准;在受污染的水库中,超Ⅴ类水质水库有吉林太平池水库、黑龙江东方红水库、河南宿鸭湖水库和贵州乌江渡水库等4座。从富营养化程度看,大部分水库处于中营养状况。 注:《公报》中涉及的全国性数据,均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和澳门地区。

中国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森林质量不高。中幼龄林比重大,其面积占全国林分面积的70%以上,人工林中的幼龄林比例高于85%。

1998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世界森林资源评估报告》指出:中国的森林面积为1.34亿公顷,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3.9%。中国人均森林面积列世界第119位。中国森林总蓄积量为97.8亿立方米,占世界森林总蓄积量的2.5%。世界人均拥有的森林蓄积量为71.8立方米,而中国人均森林蓄积量仅为8.6立方米。

2000年,中国全国绿化委员会发布的第一份《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除台湾省外,全国人工林面积达4666.7万公顷,人工林蓄积量为10.1亿立方米,其发展速度和规模均居世界首位。目前中国森林面积达到1.5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6.55%,森林蓄积量为112.7亿立方米。

中国森林面临的问题
由于长期乱砍滥伐和毁林开荒,中国宝贵的天然林面积大量减少。在占中国国土面积50%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森林覆盖率不足1%,许多地区无林可言。

在中国,酸雨带来的酸沉降正导致大片森林衰退消失,森林受害面积上百万公顷。

2000年,中国全国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为874万公顷,森林火灾受害面积为8.84万公顷。

河流和湖泊是中国主要的淡水资源。中国人均径流量为2,2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径流量的24.7%。中国水资源分布情况是南多北少
浙江省水资源利用的现状和潜力分析

浙江省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955亿m3,人均占有量仅为2060 m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全省实际可用水资源为310亿m3,人均可用水资源为700 m3,而且全部由降雨补给。从浙江省的天气气候特点及全省历史平均降水量分布情况分析,浙江的降水主要集中在5月至7月上旬的梅汛期及7——9月的台风干旱期(受台风影响),期间出现的降水往往是大到暴雨,雨水流失多,蓄储率不高。降水具有地域分布不均、旱涝明显、随机性大、年际年内分布不均、水资源的分布与经济区域需水地区不平衡的特点。同时,省内河流源短、流急,大量径流以洪水形式流入东海。

1、水资源总量

浙江省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2200mm之间,属于我国的湿润地区,平均水资源总量约为955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较丰富,但我省人口稠密,人均拥有量只为2060m3,已接近国际所规定的人均年2000m3的中度缺水警戒线。

表2—3 全省流域分区降水量与地表水资源量

流域分区
降水量
地表水资源量(亿m3)

mm
亿m3

潘阳湖水系
1905.9
9.72
6.01

太湖沿岸
1323.5
162.26
67.71

钱塘江
1648.1
525.85
291.41

浦阳江、曹蛾江、甬江及浙东沿海诸河
1481.3
331.43
174.57

椒江、瓯江及浙南沿海诸河
1730.6
581.83
355.31

闽东诸河
1932
23.97
16.02

闽江
1836.9
22.08
12.96

全省
1607.1
1657.14
923.99

浙江省河湖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4%,全省按流域分区可划分为潘阳湖水系、太湖沿岸、钱塘江、浦阳江、曹蛾江、甬江及浙东沿海诸河,椒江、瓯江及浙南沿海诸河,闽东诸河,闽江,各流域分区降水量与地表水资源量见表2-3。表2-4是以行政分区的水资源分布,从列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浙江省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水资源总量相对缺少,而经济欠发达的西南山区降水更为丰富,水资源总量相对宽裕。

洗车浪费的水够100万上海人用20天

“上海临江靠海,不可能缺水!”在多数人的观念中,上海拥有充沛的水资源,但事实上因为污染严重,上海地表水资源中仅有20%的淡水可供使用,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不足200立方米,低于北京,属于典型的污染型极度缺水城市。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由于对水基础知识和水资源状况不了解,甚至有误解,许多企业和个人节水意识淡薄,认为水价便宜,多用点水也花不了多少钱,生产、消费、生活中的水资源浪费现象屡见不鲜。

仅以上海的洗车行业为例。作为特大型城市的消费新热点,目前上海各类机动车数量已达150万辆,预计到2010年将达300万辆。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加,洗车行业迅速发展。

据上海市水务局统计,上海有70%左右的加油站附设机动车清洗,约为550家至600家;持经营许可证的洗车站(点)为315家;无证经营的洗车摊点约有300家。洗车站(点)的年用水总量约为1000万立方米。而在数以千计的洗车站(点)中,目前仅有8家安装使用了机动车污水循环净化系统。大型公交公司的洗车站虽然具备洗车水循环回用能力,但由于洗车设施不适应公交车结构、机械洗车成本高等原因,大都仍采用耗水量更高的人工清洗。

根据测算,清洗一辆车平均耗水70升至80升。如果使用洗车水循环回用设施,耗水量可降至15升至20升,按全市100万辆机动车每年清洗50次计算,全市洗车水可节约将近300万立方米/年。也就是说,目前仅洗车行业浪费的水,就可供100万上海人20天的生活用水。

在水资源同样奇缺的北京,除了超过230万辆机动车所创造出的规模更加庞大的洗车行业外,城市管网漏水造成的水资源浪费也十分惊人。北京市水务局的统计数字显示,全市管网漏失率近20%,有1/5的供水被白白浪费。北京每年跑冒滴漏所损失的水量,相当于13个北海。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府参事赵国通说:“如果不尽快改变这种‘缺什么,反倒浪费什么’的尴尬现状,实现对资源的节约、合理、高效利用,这些资源消费特大型城市将消耗掉自己发展的未来。”

人类有史以来就逐水草而居,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命脉,决定人的生存环境、健康水平与生活质量,决定国家的发展方向和兴衰存亡。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节约用水,珍爱我们共同的家园!

我国水资源总储量约2.81万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量不足24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水量的1/4,相当于美国的1/5,前苏联的1/7,,加拿大的1/48,世界排名110位,被列为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贫乏国家之一。全世界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严重缺水,三分之一的人口得不到安全用水。90年代初,我国476个城市中缺水城市近300个。
重点水域水质状况
1998年度我国主要流域(水系)中,辽河、海河污染严重,以五类或劣五类水质为主;淮河水质较差,五类或劣五类水质也占到50%左右;黄河局部河段污染严重;松花江水质以四类水质为主;长江、珠江水质良好,以一至三类水质为主。滇池、巢湖、太湖富营养化问题突出。
富营养化:在湖泊、水库、海湾、水口,由于氮、磷等植物营养成分大量积聚,使水生生物,特别是水藻类过分繁殖引起污染的现象。富营养化还可能使有些湖泊有贫营养湖变为富营养湖,进一步发展为沼泽和干地。
水体的划分:一类指未受任何污染的源头水。二类指重要的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及珍贵的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三类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及一般鱼类保护区、游泳区。四类指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五类指一般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的水域。
第5个回答  2008-10-28
不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