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江汉路的串界的历史故事

武汉江汉路的串界的历史故事

第1个回答  2016-09-30
  1906年起,"地皮大王"刘歆生从江汉路一带湖塘填起,逐渐填成江汉路后花楼至铁路外土路基,形成歆生路。辛亥革命后,华人资本家迅速兴起,不到10年时间,江汉路一带成为汉口繁华的商业街。
  1927年,我国收回汉口英租界,太平街和歆生路改名为江汉路。现今,在江汉路遗留下13幢近代优秀历史建筑,就是江汉路繁华商市的历史见证。
  家住江汉路交通巷的何润芝,已经86岁,1938年后就搬到江汉路附近居住。她说,江汉路在旧社会就非常有名,街上到处是钱庄、布铺、烟站,还有摆地摊的。当时的路是碎石头铺成,房子很破。
  上世纪60年代,江汉路迎来新一轮翻修,公司逐渐增多,滋美食品厂、精益眼镜店、南京理发店、星火文具店都开到了江汉路上。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江汉路出现了武汉市最早的夜市。由于晚上生意不错,一些商贩开始租用路边的门面,大白天也开门做生意。
  1995年初,沿街的商铺和部分人大代表提议改造江汉路。2000年1月,新千年的第一个市长办公会议,决定将江汉路改造成商业步行街,2000年2月,江汉路步行街开工,2000年9月22日,步行街完工开街。
  江汉路集购物、休闲、旅游、文化为一体,成为武汉市一张重要的名片。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