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所面临的国内外的民族问题和民族实际及如何应对

急等参考答案~~希望可以在两天内有回应~~~谢谢大家了~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5-30
  第一个层面,全球性的民族问题。主要表现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侵犯或损害世界其他国家的民族利益而产生的民族问题。这是当代全球性民族问题的突出表现。

  第二个层面,地区性的民族问题。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泛民族主义。这是指曾经生活在同一个帝国或国家的民族,要求复活、复兴历史上存在过的帝国或国家。 二是大民族主义。它号召散布于各国的同一民族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或合并到以本民族为主体民族的国家中。三是宗教民族主义。它主张超越民族、种族界限,以共同的宗教信仰为纽带,以信教群众为国民,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第三个层面,一国内部的民族问题。主要表现在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土著民族与外来移民、大民族与小民族以及各个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它实质上是个平等问题。

  民族问题,十分重要,又相当复杂,因此,只有运用世界的宽广眼光,深刻把握世界民族问题发展的客观规律,准确把握世界民族问题的时代特征,善于从国际大环境中观察和思考我国的民族问题,才能看得更深刻、更全面、更长远。

  以史为鉴,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一是要很好地总结和研究我国历史上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教训。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纵观历史,哪个朝代民族问题处理得好,它的经济文化就繁荣,它的社会政治就稳定,它的综合国力就强盛。比如,西汉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清朝的康乾盛世,这三个时期,都是因为实行了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问题处理得比较好,所以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力强盛。

  二是总结共产主义运动中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教训。前苏联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的教训就极为深刻。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民族问题没有很好解决是重要的原因。在斯大林执政后期,推行大俄罗斯主义,否认民族差别和特点,人为地实施民族同化,严重地伤害了少数民族的民族感情,民族关系日趋紧张,民族矛盾越积越多、越积越深。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提出了“新思维”,在民族问题上从“极左”转到了“极右”,实际上否定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由此引发了民族分离主义的泛滥,使民族危机成为苏联社会全面危机的一部分。

  三是要总结第三次世界民族主义浪潮的经验教训。许多研究民族问题的专家学者认为,在20世纪,共发生过三次世界民族主义浪潮。

  第一次世界民族主义浪潮发生在一战结束前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下,被压迫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运动席卷了亚洲广大地区,即“亚洲的觉醒”,它扩展到非洲和拉美的许多国家。

  第二次世界民族主义浪潮发生在二战结束至20世纪60年代初。主要表现在:殖民地国家要求摆脱宗主国政治经济的控制,实现民族独立解放。

  第三次世界民族主义浪潮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伴随着苏东剧变,两极格局下所抑制和掩盖的民族矛盾、种族仇恨、宗教纷争激化,原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分离运动急剧兴起,原苏联解体为15个国家,南斯拉夫先后一分为六,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同时民族分离主义浪潮向世界其他地区蔓延。这次浪潮矛头指向多民族国家的联邦制,主要是一国内部的少数民族脱离原联邦制取得独立。

  由此可见,只有深刻吸取古今中外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教训,我们制定的政策措施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经得起各种风险和挑战的考验。

  用全局的战略眼光,就是要大处着眼,考虑到整体。同时,要深刻、全面地了解现状,清醒认识自身所处的方位。当前,要注意把握以下大局:

  一是要把握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我们讲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不能离开民族这一重要因素。我国民族的基本状况,可以用五个字概括:一是多。我国56个民族成分,55个是少数民族。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少数民族人口1亿多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41%。我国几乎所有的县市,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共同居住。二是长。56个民族历史很长,56个民族中绝大部分都是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形成的。三是大。民族区域自治地方面积大,占我国国土面积的64%。四是边。全国2.2万公里陆地边界线有1.9万公里在民族地区,全国135个边境县有107个在民族地区。边境2100多万人口中,近一半是少数民族。五是穷。由于历史的、自然的原因,少数民族生产力水平落后,文化发展水平落后,群众生活水平落后。这五个字包含的内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研究、制定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时绝不能忽略的。

  二是要把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环境。要特别注意研究和处理好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在市场竞争中如何制定新的民族政策。第二,在市场经济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第三,在尊重价值规律和讲求效率的前提下,如何促进各民族共同富裕、共同繁荣,避免出现两极分化。

  三是要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共同目标,也是共同任务。我国目前小康所处的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突出表现在民族地区。所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难点在民族地区。从根本上讲,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不能说全国达到了全面小康,没有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就不能说全国实现了现代化。

  四是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民族关系是多民族国家至关重要的社会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应当充分认识到,在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没有民族的和睦相处,就没有社会的安定团结;没有民族的和谐发展,就没有国家的繁荣富强;没有民族的和衷共济,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兴旺昌盛。

  要正确处理当代中国的民族问题,应当突出重点,把握一个基本理论,也就是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把握一个主题,也就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主题;把握一项事业,也就是民族团结进步这项伟大事业;把握一个核心,也就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把握一项制度,也就是民族区域自治这项基本政治制度;把握一个关键,也就是大力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

  改革开放以来,在民族问题的理论和实践上,有三次大的突破。一是彻底否定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的错误观点,指出解决民族问题关键看发展。二是深刻揭示民族问题的基本内涵,并把加快发展确立为做好民族工作、增强民族团结的核心。三是鲜明提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民族工作主题。

  “两个共同”的基本点,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提出过并坚持付诸实践。但是把“两个共同”融会贯通起来,有机统一起来,作为民族工作的时代主题,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抓住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主题,就抓住了新形势下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就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开创民族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资料:http://www.fjsen.com/newscenter/2008-04/18/content_470645.htm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10-20
一味兼顾稳定,过分强调民族团结,以民族平等之实种民族冲突之恶果,造成更长远的忧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