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哪个二线城市发展的最快?为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4
如 果以10年为一个期限,那么到去年为止,国内二线城市中发展得最快的依次为 贵阳、合肥 和 重庆 。贵阳在过去的10年间,GDP总量相比增长了将近3倍,年平均增速更是上到13.6%;其次为合肥,相比10年前经济总量增长了2.7倍,年平均增速为12.3%;重庆则增长了2倍,平均增速为12.2%。总体来看同比增长得快的城市多数都体量较小,在前10中,仅有重庆和长沙两个万亿级城市入围。
贵阳
贵阳发展得快,部分原因在于基数较小,实际经济质量并不算高。一个不足500万人,坐拥全省最好资源、产业的省会城市,人均GDP不足8万元,实难讲发展得有多好。虽然早就规划了几大千亿集产业群: 电子信息 、 汽车 产业集群、铝及铝加工产业、医药食品产业、磷煤化工产业 ,时至今日规模仍然偏小。在去年的重点行业增加值比重中:仅磷煤、铝加工、特色食品和烟草等传统产业就占了57%(385个亿),可见传统产业仍然发挥主导作用。

另外贵阳的短板也不少,除了毫无区位优势外,另外在科教文卫、交通枢纽上都处于劣势。北边又被300公里开外的重庆虹吸。在这种面临不少发展难点的情形下,得益于占比将近6成的商业和服务业,用10年时间将GDP做大3倍,还是能够称得上发展得最快的。
合肥
如果以10年为一个期限来看待国内城市发展的话,个人认为发展得最好且快的还是合肥和重庆。 特别是合肥,经济质量极高,吸引能力极强。在过去的10年间,常住人口由510万增长到如今的809万,增加将近300万人口,仅次于深圳、广州和成都。而当年465万人的南昌如今仍然只有556万。从发展速度来看,以800多万人的基数还能将人均GDP做到10万元,总量更是增长了2.7倍。在经济结构中,工业和商业占比合适,46.2:50.3,说明工业和服务业齐头并进,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最后来看,国内经济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现已日趋放缓,地区之间的差异也在逐步减小,但同时城市间面临的竞争在加剧。下个10年在整体经济放缓的情形下,各城市将更难轻易打破目前的这种国内城市间的位次和格局。

强者恒强。

如果以第一 财经 发布的商业魅力排行榜为依据的话,我国二线城市有以下30个,这30个二线城市当中,过去10年发展最快的城市是贵阳。贵阳是贵州省会,这些年来贵阳经济发展迅速,其2009年GDP只有972亿元,而到了2018年已经达到3799亿元,年均增长13.6%。

除了贵阳,安徽省会合肥经济发展也非常快,在安徽推行的“强省会”战略下,合肥经济强势崛起,2009年合肥GDP只有2102亿元,到了2018年已经达到7823亿元,年均增长12.3%,并不逊色于贵阳。贵阳经济规模较小,更容易实现经济高速增长。

其实“新一线城市”这个概念只是近年来才提出来的,在此之前,全国公认的一线城市只有北上广深,像重庆、天津、武汉、成都、杭州、南京等新一线城市,在过去也算是二线城市。如今在这15个新一线城市当中,过去十年发展最快的是重庆,其2009年GDP只有6530亿元,到了2018年已经达到20352亿元,年均增长12.2%,虽然不及贵阳、合肥发展快,但鉴于重庆经济体量远大于合肥、贵阳,因此GDP差距是越来越大的。但重庆近年来经济发展放缓,经济增速目前保持在6%~7%之间,已经很难再像过去十年发展那么快了。

天时,国家开始实施中部崛起和长江经济带战略,两大利好政策叠加,实在是百年难遇的发展良机。武汉是国务院批准的超大城市,国家中心城市,与上海重庆一样是长江经济带的三大战略支点,更关键的是,中部崛起战略开始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标志着东部开放,西部开发之后,中部地区改革开放正式拉开帷幕,武汉厚积薄发,后发先至,从此将一飞冲天。

地利,武汉处于京津-广深,沪宁杭-蓉渝 两大战略通道的交叉点,四小时经济圈覆盖全国90%的人口和经济区,南北两大交通线联络全国所有的前十大城市,可谓天元区位。

政通,武汉2017年和18年分别招商引资超过25000亿和18000亿,2018年新开工的百亿级项目达24个,涵盖芯片,光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大数据,生物医疗,新能源等六大战略新兴产业,开通地铁里程超过300公里,快速路里程全国第二,建成区面积全国第五,150米以上高楼世界第五。

人和,在武汉的院士长江学者等六类高端人才数量全国第四,新增的院士千人学者四青人才数量全国第三,每年武汉留下大学毕业生一二十万人,武汉高等学历人口数量达到约三百万人,每四个人里就有一个大学生。每年卖房超过二十万套,新房销量连续八年全国前三,连续四年全国第一。每年说武汉留不住人才?脑子有包!

占尽天时地利,兼有政通人和,武汉终将厚积薄发一飞冲天

二线城市发展最快的是佛山和泉州。
这两个城市在十年前还都是三线城市,如今都成为了万亿级的大都市。无论收入水平还是民富程度都堪称飞速。

虽然从增速来说,贵阳和昆明才是最快的。但这两个城市的GDP基数小、国企多,而且占据省会优势,即便如此在经济领域的实际发展水平也没能跑赢佛山和泉州。那么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两个准万亿级的普通地级市的表现才更加出彩,而且都是依托民营经济发展起来的。

原因其实也简单,福建和广东是近代史上生意做得最好商帮,而且普遍都是白手起家。泉州复刻了温州模式,以作坊化、小厂化、低端化为路线走起了服饰和小商品为主线,这很吻合新世纪初的民众消费点;佛山则是由当初的村镇创业模式扩张为城市化行业,佛山早期立足于商场的主流产品是灯具,而且随着时代发展而扩展到整个嫁妆领域。从早期的草根创业模式,一路披荆斩棘形成如今的产业链集群。走出了比当年东莞更具规模化的市场。

目前就拿第一 财经 的那个排名来说,中国位于二线的城市足足有30多个!下面我们来看看那个二线城市发展最好,有望晋升新一线!
二线城市
二线城市,多为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和东部地区经济比较发达的区域中心城市!二线城市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的,商业活跃度较强,对大公司、大品牌和优秀人才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也是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

目前二线城市较强的有,宁波、昆明、福州、无锡等这些城市不是经济强市,就是经济实力快要突破万亿的城市!
二线城市未来发展排名
从这些二线城市中,小白菜第一比较看好福州、南通这两座城市今年必定GDP会突破万亿,成为万亿俱乐部成员!

第二认为苏南三杰的无锡和常州,无锡和常州本来就是经济强市,加上人均GDP在全国也能排进前20。而无锡前几年一直都是新一线城市呢!

第三看好宁波和徐州,宁波不必多说。做为副省级城市,发展潜力巨大。若不是老大杭州名气太大压着宁波一头,不然宁波的发展只会更快!徐州淮海经济中心城市,战略要地!徐州目前缺的就是国家政策,若国家加大对徐州的政治地位!徐州经济必然会飞速发展!

在一线城市中,是新一线,其实说实话就是二线城市。无论从各个行业来看,都是如此,尤其是高 科技 行业。也是这样的。郑州的发展速度还是不错的,目前应超过1万亿了。2019年,经济发展会就加速。

二线城市发展最快是贵阳市,从城建来看,中国最高的双子塔居然在贵阳,亚洲最大的建成楼盘(花果园楼盘,方圆十平方公里)在贵阳,贵阳的高楼指数在全国排在前十一位,而且处于上升通道,进前八没问题,贵阳市的绿化建设在全国处于前八位,有环城森林带(全国唯一),一千个公园,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贵阳的发展潜力巨大,高铁已成米字型,贵阳的水质、气候、 旅游 业都是支撑持续强劲发展的动力!

根据国民经略出的数据,2009年到2019年,郑州市的GDP在主要城市里面,增速最快,达到了251%。

郑州的发展,真的是赶上了好的时机。

一方面,米字型高铁的地理位置,奠定了商业飞速发展的基础。举个例子,我们之前公司的办公室在东站商务区,你会发现,去各大城市出差的速度提升很多,这种地理位置会极大的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郑州三产占比近年来持续增长。

另外,被准许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以及最近中央的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规划,都把郑州推到了最好的发展机遇之中。全国第一个空港货运中心,中欧班列的开通,龙湖副CBD金融岛的建设,以及最近阿里,华为,海康威视等投资项目,这些成果在未来几年会更加闪耀。

说真的,刚毕业的时候对郑州的理解,那就是“屌丝之城”。郑州人很会自嘲,也说明真的很有自知之明。但是变化真的是潜移默化,不知什么时候开始,郑州已经脱离了之前的那种状态,地铁几年之内必成网,城市效率改善,高架桥数量,立交桥数量非常多,之前那种堵车的状态,现在已经很少见了。从西四环上陇海高架到东四环,不堵车的情况下,20分钟就到。

另外绿化公园等工程,去年今年已经布局了很多项目,不远的未来,郑州绿城的称号会再次回归。

本人已经定居在这里,希望未来几年,在新领导的带领下,郑州会更加美好,更上一层楼。

自从总部位于成都的,第一 财经 周刊弄出个什么”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后,中国的城市就被分为5等,其中一线城市4座,新一线城市15座,二线城市限定为30座,很明显,二线城市是我国城市的主要后备发展力量,自然受到人们的关注。

二线城市的名单,每年都在不停的变化,有些是从三线城市上升到二线城市的,有些则是从新一线城市掉落到二线的,为了更客观地说明问题,我们选取2016-2020年二线城市的名单数据,来说明下二线城市谁进步最大。

还是用数据说话最直观,也不容易引起太多的争议。上表中,红色字体的是二线城市中排名上升的城市,绿色是排名下降的城市,黑色是排名没变化的城市。我们只关注红色排名上升的城市。

1.南通进步最大,5年上升了8个名次;

2.嘉兴和昆明,上升了6个名次,进步也非常耀眼;

3.泉州和惠州,上升了4个名次,也很不错;

4.温州、石家庄、金华、徐州4市,上升了3个名次;

5.长春和贵阳,各上升1个名次,有进步;

还有一部分城市,是从三线城市新晋升上来的,这部分城市包括:中山、保定、兰州、台州、绍兴、廊坊,当然这部分城市的进步也是非常可观的,未来可能还有更大的上升空间,也是属于比较有前途的二线城市。

以上这些二线城市之所以发展得最快,有以下几个特征:

1.省会城市,像昆明、长春、贵阳、兰州、石家庄,可以得到全省的政策和资源支持

2.沿海地区,南通、嘉兴、泉州、惠州、温州、中山等,便利的沿海交通条件,外贸发达。

3.交通枢纽城市,如徐州、长春、石家庄、兰州、贵阳等,区位优势明显,能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商务流。

为什么能涨得这么快,这样大家才知道以后应该去什么样的城市买房。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以2015年为起点计算,全国二手房涨幅排行榜前十的城市中有8个是二线城市,很明显在这一轮楼市周期中二线城市房价涨幅要远远领先于一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房价涨幅。那为什么二线城市房价涨幅能在这一轮楼市周期中领涨全国呢?

选择一个城市就业、安家,要综合的考虑,比如当地物价、房价、气候、交通等,这些一定要考虑,总之,怎么选择,要多权衡各方面的因素!

广东第三大城市当之无愧是:佛山

佛山依旧是价格洼地

根据最新网签数据,佛山禅城、南海西部及顺德北部等临广片区,与广州六大核心片区均价相比,仅为广州1/3,依旧是价格洼地。

粤港澳9城佛山潜力最大

2017粤港澳大湾区楼市发展高峰会上,知名人士表示:佛山处于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区域位置,经济总量也位于湾区城市的前列,这让佛山在大湾区中有竞争,更有潜力,大湾区城市人流、资金流、信息流融合,融合流动的能量很大,对佛山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

交通:

广州和佛山,实质上就是一个城市,建城区完全连在一块,佛山市中心到广州市中心只有15公里,比通州去北京东二环还近。两个市GDP加起来3万多亿,建城区全国最大。广佛市绝对是中国第一大城市广佛10条地铁互通

在连通广佛方面,广州十二号线将在云溪公园站与规划佛山八号线换乘,意味着已纳入佛山2030年轨道线网的佛山八号线将有望深入广州白云区,进一步加深广佛两地的资源交流。

目前,广佛线已经开通,根据广州地铁第三期建设规划调整及佛山地铁第三轮线网规划,广佛双方计划新增7条线,加上在建的广州七号线西延段、佛山二号线,两市将共有10条地铁线路互联互通。

其中,广州二十八号线规划从佛山西站出发串联广州荔湾、海珠、天河、黄埔、增城五区,贯穿到达整个佛山

气候:

由于地处低纬,海洋和陆地天气系统均对佛山有明显影响,冬夏季风的交替是佛山季风气候突出的特征:冬春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冬天温和、夏天不热,常年平均温度23度居住环境很好。

佛山广东省地图中位于岭南中间位置。气候和广东各地基本一样。佛山是中国自古以来四大名镇,前人选的位置很好,这里的自然灾害比较少,当然是指台风和暴雨。至于饮食,有食在广州味在顺德之说。而作为厨师之乡顺德是佛山的一个区,全国人都知道禅城而作为佛山黄飞鸿纪念馆等

2、80年代改革开放初,佛山和广东一样。都有一点排外。但是随着时间的增长。现在外来人口现在已经比本地人多了。传统的本地人不会讲普通话在听普通话方面是没有问题了。身边的朋友没有歧视讲普通话的。因为学校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都是以普通话为主。佛山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中央,而本地人并不是很讲虚荣,也可以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

在佛山,发展最迅猛的是千灯湖金融高新区。

佛山藏着一匹大黑马

截至2018年底,金融高新区核心区共引进项目523个,总投资规模超1010亿元,资产管理规模超7500亿元,吸引金融白领人才近6万。这些数据,每一年都在跨越式增长。

你是否好奇,佛山下一个总部经济爆发机遇在何处?这个答案你一定没想到——佛山-新城

可佛山其实很有潜力成为中国第三大城市,看看佛山高楼榜就知道佛山有多少高楼,如果把这些高楼大厦集中起来绝对会震撼中国,震撼世界,佛山地铁全面开通,佛山将一跃成为一线城市根据最新披露的信息显示,广佛江珠城际线路起点自广州芳村引出,将接入南海、佛山新城、乐从、龙江,经江门、中山、珠海等地,最终接入珠海机场,线路全长约158.0公里。

优化、新增轨道6、7、10、14号线,编织打造“佛山站、佛山新城站、南海站、张槎站”枢纽,支撑佛山中心城区“一老三新”强中心发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