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格物”是啥意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2-08

格物,意为探究事物的道理纠正人的行为,尊重科学规律,实事求是的基本态度,俗称懂道理讲道理。 

一个是在身正诚意的行为上用功,一个只是在知识的累积,相差太远。格在此有“穷究”之意。《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物之理”的学科,后失传。

格物为儒家认识论方法论的重要问题,是三纲八目中“八目”之基石。

扩展资料:

格物的发展历史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格物致知是一个重要概念,其最早出自于《礼记‧大学》。

从宋代理学家程颐开始,“格物致知”便作为认识论的重要问题讨论。他认为格物即就物而穷其理,格物的途径主要是读书讨论,应事接物之类。

明代王阳明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他秉承陆九渊的学说,从“心即理”学说出发,认为格物的着手处,应是体认本心。

到清代,陈沣既概括了朱熹的思想又加以补充,将“格物”之意解释的比较完善系统。他认为“格物”既是对事物本源的精研细查还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的亲身实践是最重要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格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