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椭圆的第二定义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5

什么是椭圆的第二定义啊

椭圆是一种圆锥曲线(也有人叫圆锥截线的),现在高中教材上有两种定义:
1、平面上到两点距离之和为定值的点的集合(该定值大于两点间距离)(这两个定点也称为椭圆的焦点,焦点之间的距离叫做焦距);
2、平面上到定点距离与到定直线间距离之比为常数的点的集合(定点不在定直线上,该常数为小于1的正数)(该定点为椭圆的焦点,该直线称为椭圆的准线)。这两个定义是等价的

椭圆的第二定律 定义

平面上到定点距离与到定直线间距离之比为常数的点的集合
定点就是焦点,定直线就是和这个焦点在同一侧的准线,这个比值就是离心率。

椭圆的第二定义?为什么

【标准答案】椭圆是一种圆锥曲线(也有人叫圆锥截线的),现在高中教材上有两种定义:
1、平面上到两点距离之和为定值的点的集合(该定值大于两点间距离)(这两个定点也称为椭圆的焦点,焦点之间的距离叫做焦距);
2、平面上到定点距离与到定直线间距离之比为常数的点的集合(定点不在定直线上,该常数为小于1的正数)(该定点为椭圆的焦点,该直线称为椭圆的准线)。这两个定义是等价的

椭圆的第二定义怎么理解。

其实吧,圆锥曲线都差不多的
第一定义都是点到点的距离的和或者差之类的
第二定义都是到点的距离和到直线的距离的关系
有一个点,然后有点外的一条直线
到这个点的距离和到这个直线距离相等的,就是抛物线
到点更近一点的,也就是比值小于1的,就是椭圆
到线更近一点的,也就是比值大于1的,就是双曲线....

关于椭圆的第二定义题目

右焦点F(4,0),右准线为x=25/4,e=4/5,设p(x,y),根据椭圆的第二定义,有e=PF/(P到准线的距离),即4/5=1/(x-25/4),得x=5,再代入椭圆,的P(5,0)

关于椭圆的第一定义和第二定义

很难讲的呀
对焦点信息比较多的用第一定义
涉及准线之类的多用第二定义
一般第一定义用的更多些

椭圆的第三定义是什么?

定义 平面内的动点到两定点A1(a,0)、A2(-a,0)的斜率乘积等于常数 e^2- 1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或双曲线.
其中两定点分别为椭圆或双曲线的顶点.
当常数大于 - 1小于0时为椭圆;当常数大于0时为双曲线.

椭圆的第一定义是?

定义
椭圆是一种圆锥曲线(也有人叫圆锥截线的),现在高中教材上有两种定义:
1、平面上到两点距离之和为定值的点的集合(该定值大于两点间距离)(这两个定点也称为椭圆的焦点,焦点之间的距离叫做焦距);
2、平面上到定点距离与到定直线间距离之比为常数的点的集合(定点不在定直线上,该常数为小于1的正数)(该定点为椭圆的焦点,该直线称为椭圆的准线)。这两个定义是等价的
标准方程
高中课本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方程描述了椭圆,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2/a^2+y^2/b^2=1
其中a>0,b>0。a、b中较大者为椭圆长半轴长,较短者为短半轴长(椭圆有两条对称轴,对称轴被椭圆所截,有两条线段,它们分别叫椭圆的长半轴和短半轴)当a>b时,焦点在x轴上,焦距为2*(a^2-b^2)^0.5,准线方程是x=a^2/c和x=-a^2/c
椭圆的面积是πab。椭圆可以看作圆在某方向上的拉伸,它的参数方程是:x=acosθ , y=bsinθ
公式
椭圆的面积公式
S=π(圆周率)×a×b(其中a,b分别是椭圆的长半轴,短半轴的长).
或S=π(圆周率)×A×B/4(其中A,B分别是椭圆的长轴,短轴的长).
椭圆的周长公式
椭圆周长没有公式,有积分式或无限项展开式。
椭圆周长(L)的精确计算要用到积分或无穷级数的求和。如
L = 4a * sqrt(1-e^sin^t)的(0 - pi/2)积分, 其中a为椭圆长轴,e为离心率
椭圆的离心率公式
e=c/a
椭圆的准线方程
x=+-a^2/C
椭圆焦半径公式
椭圆过右焦点的半径r=a-ex
过左焦点的半径r=a+ex
相关性质
由于平面截圆锥(或圆柱)得到的图形有可能是椭圆,所以它属于一种圆锥截线。
例如:有一个圆柱,被截得到一个截面,下面证明它是一个椭圆(用上面的第一定义):
将两个半径与圆柱半径相等的半球从圆柱两端向中间挤压,它们碰到截面的时候停止,那么会得到两个公共点,显然他们是截面与球的切点。
设两点为F1、F2
对于截面上任意一点P,过P做圆柱的母线Q1、Q2,与球、圆柱相切的大圆分别交于Q1、Q2
则PF1=PQ1、PF2=PQ2,所以PF1+PF2=Q1Q2
由定义1知:截面是一个椭圆,且以F1、F2为焦点
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证明圆锥的斜截面(不通过底面)为一个椭圆
椭圆有一些光学性质:椭圆的面镜(以椭圆的长轴为轴,把椭圆转动180度形成的立体图形,其外表面全部做成反射面,中空)可以将某个焦点发出的光线全部反射到另一个焦点处;椭圆的透镜(某些截面为椭圆)有汇聚光线的作用(也叫凸透镜),老花眼镜、放大镜和远视眼镜都是这种镜片(这些光学性质可以通过反证法证明)
历史
关于圆锥截线的某些历史:圆锥截线的发现和研究起始于古希腊。 Euclid, Archimedes, Apollonius, Pappus 等几何学大师都热衷于圆锥截线的研究,而且都有专著论述其几何性质,其中以 Apollonius 所著的八册《圆锥截线论》集其大成,可以说是古希腊几何学一个登峰造极的精擘之作。当时对于这种既简朴又完美的曲线的研究,乃是纯粹从几何学的观点,研讨和圆密切相关的这种曲线;它们的几何乃是圆的几何的自然推广,在当年这是一种纯理念的探索,并不寄望也无从预期它们会真的在大自然的基本结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此事一直到十六、十七世纪之交,Kepler 行星运行三定律的发现才知道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乃是一种以太阳为其一焦点的椭圆。Kepler 三定律乃是近代科学开天劈地的重大突破,它不但开创了天文学的新纪元,而且也是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根源所在。由此可见,圆锥截线不单单是几何学家所爱好的精简事物,它们也是大自然的基本规律中所自然选用的精要之一。

椭圆的第二定义比值为什么一定是e

第二定义都是到点的距离和到直线的距离的关系
有一个点,然后有点外的一条直线
到这个点的距离和到这个直线距离相等的,就是抛物线
到点更近一点的,也就是比值小于1的,就是椭圆
到线更近一点的,也就是比值大于1的,就是双曲线....规定是e

椭圆的第一定义与第二定义之间的关联?

椭圆的第一定义,说的是“平面内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轨迹)”,第二定义,说的是“平面内到一个定点(焦点)的距离和它到一条定直线(准线)的距离的比值等于常数的点的集合(轨迹)”。根据第一定义,设P是椭圆上任意一点,F1,F2为焦点,则有:
PF1 +PF2=2a (a为长半轴的长),第二定义里面的“常数”就是椭圆的离心率,即e=c/a,其中:
F1于F2之间的距离就是2c,,而且a^2=b^2+c^2, 所以,这两个定义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联,定义方式不同而已。但是你如果做出一个全面的椭圆的图,把 a, b, c, e 之间的一些等量关系好好比对,会发现这两个定义之间还是有一定的联系的。
顺便说一下,圆锥曲线问题是高中数学里面比较抽象的,历来高考命题对这个章节从不放过,一般在高考试题的解答题中会有出现,难度也是相对较大的。那么,平时的学习效应就变得尤为重要,对于圆锥曲线的学习,要从定义,标准方程,几何性质,a, b, c, e 之间的一些等量关系摸透,更要注意各种圆锥曲线之间从定义,标准方程,几何性质,a, b, c, e 之间的一些等量关
系的对比,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