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怎样的研讨会》之七: 研讨会细节引发的思考 程露2018-06-07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8
《我们需要怎样的研讨会》之七:

      浙江省武义县实验小学  程 露

接触到研讨会的论文集是在2017年“你好,寒假!”全国论坛上,从来没有留意过开会还会出一本论文集,所以除了看时间和地点,其他的会议通知项我基本不看!即使拿到了论文集也基本不会看,然而去年暑假接受了“你好,寒假!”一书的撰稿任务,便用最快的速度看完了一本论文集,突然有种再现论坛的感觉。于是,慢慢地我开始思考论文集与论坛的关联。

一、撰写参会论文的思考

在这样的研讨会中,参会写论文是定势,一开始我觉得这只是一种收集论文的方式,但自从这次论文被刷之后,才开始知道参会论文不是写了就行,它必须基于对会议主题精准的把握上。这势必带来参会老师的思考,正确解读会议宗旨成了必须要做的基本功课。

撰写一篇符合主题的论文,是对自己所做工作的总结与提炼,需要老师学会整合,在不断地实践中去思考切入的点与自己所做是基于什么样的理论。这两天,我一直把论文集带在身边,一有时间就看看,发现这次的论文有分九编章,从题目看来,大致可以分成这九大版块:第一版块班级建设与学科教学的融通;第二版块社团、玩伴团的融通;第三版块班级课程的融通;第四版块班级特色活动的融通;第五版块游学课程的融通;第六版块班级生活中的融通;第七版块是家校社三方的融通;第八版块是班主任角色的融通与转换;第九版块是对我们建国后小学班级育人价值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根据每个版块的内容,主办方在每个版块中都选择了一到两位发言的老师作分享。认真聆听了17位老师的发言,真心对自己会议前那粗浅且没有到位的理解而羞愧。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不同的“融通”方式,虽然在现场会听到一些疑议,但他们是真实在思考,真实在尝试。

二、时间限定背后的思考

总会听到李教授说:发言必须控制时间,能控制好时间也是一种能力。曾经的我觉得在10分钟内要说完自己所做的实践与研究,就是强人所难。记得在“你好,寒假”全国论坛上,我在11分钟内说完了近三千五百个字, 同时播放了四十几张PPT,与其说是说完,不如说读完,看着自己低着头在读稿子的照片,在庆幸自己读完稿子的同时,我却疑惑了:这样的意义何在?为何需要10分钟内表达完?在“你好,暑假”全国论坛上,我带着自己修改了五稿的论文参会,李教授特意安排了第二位发言,但自己依然不能脱稿,因为原稿的六千多文字,自己又不愿意删除,还是带了稿子上了,时间上虽然抠得恰到好处,但是却无法真正说清自己的所思所想,更重要的是两次发言都说的快如闪电,或许许多老师都没听清楚看清楚就过了。我再一次质疑为何要10分钟说完?

李教授总说:“由于发言的老师多,一定要抠好时间。这不仅仅是考验大家对自己所表达内容的把握,更重要的是对自己所思所想所做的再整理。”当我们没有时间限制地去表达,就会天马行空的滔滔不绝,一旦有时间规定,所有的老师都会再次审视自己的稿子和提纲。记得第二次参加全国论坛的前一晚,自己一个人在酒店反复地删减、修改、试说。一遍遍地重复着,便会让自己更清晰,孰轻孰重,一目了然。再接下来的一次次发言,自己开始从写稿子到列提纲,到最后利用PPT为提示,不准备稿子,并能掐好时间表达。似乎越来越明白,李教授所要表达的时间限定背后的内涵,是提醒着每一位老师把握好时间有效地说清楚自己的观点。同时,更是提醒倾听的老师需要提前阅读,否则真的会不知所云。

三、会前、会后阅读的思考

说起会前阅读,是因为研讨会的高密度和高强度,根本来不及现场听明白更多细节,此时会前阅读是非常有必要的。自己在会前会标注出发言老师的稿子在哪里,并在最短时间内将相关内容记录在论文旁,以此提高听的效率。同时,由于许多老师发言的内容与发表的论文会有较大的改变,听者还必须得及时梳理。而这些改变的部分,更能体现发言老师的思考角度,对自己文章的重构,亦是精华。如深圳市光明新区光明小学的田宇燕老师将原来文章中的“活动目标、活动依据、活动准备、活动流程、活动效果”改成了“活动背景、活动准备、实践推进”三个版块,更多的呈现一些思路,让老师看到她的融通联结方式,清晰明了。再如宁波市镇海区精英小学的高丹老师原文的版块是“重心下移让师心柔软”、“关注学生把脉成长需求”、“以班级文化双向促进生态建设”改成了“构建怎样的生态型班级”、“怎样构建生态型班级”两个版块,更科学更理性地呈现实践过程。这样的过程,需要听者先了解笔者原来的文稿,以更清晰找到相应的实践点,更准确把握文章的脉胳和重组文章的思考。

当然,论文集中有89篇文稿,而发言的只有其中的16位老师,其他老师的文稿也是非常值得一读的,在未读完的论文集中,推荐阅读由浙江省海宁市桃园小学费玲妹、沈芸茵老师《“汉字文化探寻记”——五年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学习纪实》,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实验小学顾惠芬校长的《班级导师团,育化“最生长”——基于班级生态的教育团队建设》。当然还是发现了一部分论文格式不正确,有错别字的情况。

阅读会让我们发现一些老师有固有的表达习惯,就如自己,只能是平铺直叙的表达,还是不能更好的提升自己的话语体系,期待多阅读多提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