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国的学术成就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5

项目: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宗教伦理与中国上古祭歌形态研究》(项目编号03czw005),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汉唐郊庙歌辞研究》)(06ja75011—44024),承担青岛大学引进人才项目《诗乐舞——中国上古祭歌形态研究》;《周代贵族文化史》,1993——1996年山东教委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巫系文学论》1998年青岛大学规划项目;青岛大学重点项目《左传与春秋贵族文化》等。
著作:《宗教伦理与中国上古祭歌形态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左传——春秋贵族社会衰亡期的历史叙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信义的追求》,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1版,获青岛市社科联2003年三等奖;《乐舞与仪式——中国上古祭歌形态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获青岛市社科联2004年二等奖,山东省教育厅二等奖。《礼记注析》,50余万字,将由中华书局出版。参加国家重点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文学通论·先秦两汉卷》,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
论文:在国内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如《周代钟铭及竹简帛书中的音乐思想》(《文艺研究》2000/4)、《绝地天通----中国上古社会巫觋政治的隐喻剖析》(《深圳大学学报》2003/2)《上古乐奏形态与<诗经>兴体之原始关联》(《东方论坛》2004/2,人大复印资料2004/9全文转载,获青岛大学二等奖,青岛社科联三等奖)、《祝辞系文学与〈诗经〉时代的言灵崇拜》(齐鲁学刊2005/3,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5/12摘要)、《论巫文化对游仙文学艺术结构生成的影响》(《广州大学学报》2004/9,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1)《金声玉振——儒家乐论对上古礼乐文化的阐释》(《广州大学学报》2005/7)、《图腾神话与文化性格》(《北京大学学报》2003/1)《诗成何以感鬼神——汉唐乐志中的诗学观念及郊庙祭歌形态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5)、《上古帝王与郊庙祭歌形态研究》(海南大学学报2007年2期)、《〈九歌· 东君〉与古代救日习俗》(《中州学刊》1996/1)、《诗人之死—对李贺诗歌神奇性的阐释》(《中州学刊》1993/6)、《德治与周代贵族的政治智慧》(《中国文化研究》〈北京〉1996年春之卷)、《乐官考源》(《文学前沿》2002/11)、《西周王室的献诗制度与古典诗学讽谕传统的形成》(《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04年22辑)等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