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鼠害地面监测方法有哪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9-17
草地鼠害地面的监测方法:
1.鼠害分布区的动态监测:用大比例尺草地类型图进行外业调绘,调绘害鼠分布范围、面积,不同危害级别的鼠害草场分布范围、面积,并注明相应草地类型。调查挖掘活动所造成的次生裸地或秃斑,包括土丘、洞口、洞道、塌陷坑、鼠荒地以及超越植物补偿部分的觅食量;调绘时间分别为繁殖前(4月)、繁殖结束后至分居(6~8月,因鼠种而异)、越冬前(9~11月,因鼠种而异);鼠害级别分别为Ⅰ级(轻度危害)——破坏率<75%,Ⅱ级(中度危害)——破坏率为5%~15%,Ⅲ级(重度危害)——破坏率15%~30%,Ⅳ级(极度危害)——破坏率>30%。
2.区系组成及群落结构的动态监测:捕鼠或检查鼠活动痕踪,按种统计捕获数并确定出优势种、亚优势种、常见种和稀有种,确定捕鼠只数及各个种所占比例,群落结构及各群落间相似性。每年于4~6月份调查1次,根据需要可随时调查,如为说明繁殖期的区系和群落结构,可在繁殖期调查,为说明越冬情况,可安排秋末冬初调查;鉴于鼠类活动痕迹调查的技术难度和可比性问题,建议尽可能采用捕鼠方法调查区系组成和群落结构,捕鼠时可采用多种手段,尽可能捕获实际分布的所有鼠种;捕获鼠种比例>10%,为优势种,捕获率在1%~10%为常见种,捕获率<1%为稀有种,但优势种不超过1~2种;群落结构指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和种类组成结构。
3.数量变化调查方法:采用铗日法、有效洞口系数法、新土丘系数法,确定某行政区域、某草地类型、某地形部位、某季节、某关键时期(如繁殖前、繁殖后、入冬前等)鼠密度和数量。有效洞口系数法和新土丘系数法都涉及样方捕尽问题,故用样方捕尽法时样方面积不小于1hm2,样方数不少于2个;测计有效洞口和新土丘时样方面积不小于1hm2,样方数不少于5个;样方设置要确保代表性;每年至少在繁殖前、繁殖后和入冬前各调查1次;如要与数量预测结合,可每月或每季度安排1次。
4.数量动态变化及预测:确定不同区域里不同时间的种群密度(同前),种群年龄结构,性比例,妊娠率,胎数/年,产仔数/胎,幼鼠成活率,种群死亡率,迁移方向、距离和数量、个体重量、肥满度和特征,食物源状况(植物群落:种类组成及比例、植被高度、植被盖度、地上植物量等),突发性灾害(暴雨、洪水、雪灾、倒春寒等)气象状况(月均温、极端温度、≥0℃积温、≥5℃积温、≥10℃积温、月均降水量等),生物物候期(植物、动物,尤其是鼠类天敌动物物候期),自然疫源性疾病等。分析各单项指标及综合指标与鼠密度间的相关性,预测各种指标对未来时间的鼠类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影响。详情
    官方电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