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儿科医疗“爆棚”,“呼噜娃”扎堆做手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4
8月1日上午8时,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耳鼻喉科住院部刚刚开放,就迎来了多位住院患儿,其中以“呼噜娃”居多。每年暑假都是该院耳鼻喉科的医疗高峰期,学龄儿童的腺样体、扁桃体、鼻中隔偏曲、中耳炎等手术成为热门。

两岁半的甜甜(化名)在去年一次感冒鼻塞后,就开始睡觉打鼾,张嘴呼吸,夜里经常翻来覆去睡不好,也吵得家人无法安睡。

7月中旬,妈妈陈女士带甜甜到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就诊,耳鼻喉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刘志奇接诊后,经过面诊和电子喉镜,结合影像学报告,甜甜被确诊为腺样体肥大,需要手术治疗。因为家住光谷九峰,陈女士跟刘志奇主任预约了该科住院部开放后的住院手术。

1日早上,跟甜甜一起办理入院手术的还有一个13岁女孩璐璐(化名)。璐璐也是睡觉打鼾,张口呼吸,牙齿还被不良呼吸习惯带“跑偏”,成了小龅牙,“睡不好,白天学习时也昏昏沉沉,还挺影响颜值”,陪着来办住院的妈妈说。“每年暑假,都是耳鼻喉科手术的高峰期。”

刘志奇主任介绍,自7月16日省妇幼光谷院区正式开放后,耳鼻喉科已有160余患儿登记预约手术,街道口本部预约更是多达200余人次。据统计,在这些预约手术中,腺样体手术占到了大多数。

耳鼻喉科主任段传新介绍,2至8岁是腺样体增殖旺盛的时期,等到11到12岁以后逐渐萎缩。如果腺样体的生长速度大于孩子的生长速度,就属于腺样体肥大。腺样体肥大会阻塞鼻腔的呼吸,可能会引起一些临床的症状,包括睡觉打鼾、张口呼吸的症状,另外有的孩子也会出现睡眠不安、经常翻身等症状,长期发展后,还会引发龅牙、凸嘴等“腺样体面容”。

除了常见的腺样体、扁桃体、鼻中隔偏曲手术等。一些孩子在学游泳时,因为耳耵过多,被水泡胀,或者连续呛水等情况引发的化脓性中耳炎,继而耳膜穿孔,需要切排引流手术。

段传新主任介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能够关注到孩子睡觉打呼噜、听力损伤的问题,门诊中常常接诊两三岁的孩子。对于儿童耳鼻喉科的问题,关注越早,治疗起来创伤越小、效果越好。他也建议家长们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错峰就诊手术。(记者:卫未,通讯员:温红蕾 、黄洁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