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总是推卸责任,老师怎么办?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1-09-05

早上起迟了,推给家长没有叫醒自己;作业写错内容了,推给课代表没有写清页码;和同学闹矛盾了,推给是对方先惹事的;考试没考好,推给时间紧、试卷难……推卸责任的行为,在学生中不胜枚举。

想必老师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肯定会碰到遇事总是喜欢推卸责任的学生,面对这样的学生,很多老师都会觉得很恼火,一般都会严肃批评甚至处分。但老师们是否想过,不光小孩子喜欢推卸责任,其实大人又何尝不是?老师遇到了喜欢推卸责任的学生,到底该怎么办呢?

首先,客观认识推卸责任的成因

喜欢推卸责任,固然是责任心不强的表现,但又有谁天生责任心就很强呢?责任心强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属性,而推卸责任是人类趋利避害的本能,是一种自然属性。任何动物都具有趋利避害的本能,更不要说人类了。

因为一旦承担责任就意味着要挨批评处分,甚至打骂。在家里,有些父母,只要孩子一犯错误,无论大小,不管青红皂白就是一顿臭骂、体罚或者殴打,久而久之,孩子就非常惧怕承担责任,总是会想方设法把责任推卸得干干净净,以免受到皮肉之苦。

在学校,有些老师,一旦发现学生犯了错误,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公开批评,有些直接就用班规校纪进行处分,甚至还有个人老师给经常犯错的学生贴上“坏学生”的标签,让其他的学生疏远这样的同学,而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更容易受到老师这样的蛊惑,无形中对犯错误学生的自尊心造成巨大的打击。为了避免失去童年的玩伴,找回面子,有些学生犯了错以后就会极力推卸责任。

其次,客观面对推卸责任的学生

既然知道了推卸责任是人类趋利避害的一种本能,大人也存在推卸责任的心理,所以面对喜欢推卸责任的学生,老师们就不要大动肝火,应该客观面对推卸责任的学生。

不要主观上认为这样的学生是问题生,更不能给学生贴上“坏学生”的标签。也不要武断地批评指责学生的不是,或者直接对学生进行严肃严厉的处分。这样,不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适得其反,让学生更加惧怕承担责任而更喜欢推卸责任。

最后,正确教育推卸责任的学生

1.注意教育的环境和语气

学生要承认错误、承担责任,这可需要不小的勇气。因此,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教育的环境和语气。如果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用颐指气使的口气责问学生,学生很容易开启自动防御模式,第一反应就是想着如何推卸责任,逃避责罚。

选择合适环境:如果是谈较为严肃的问题,矫正学生不良行为的,就选择一个安静、暖色调、身心不紧张的室内场所。如果不是很严重的问题,建议老师们选择比较轻松的环境,比如操场、走廊、校园小景等环境优美的开阔场所。

注意谈话语气:出于职业习惯和角色权威,教师对学生的行为容易做定性判断,如“你又在讲话!”、“又是你在捣乱!”或者是用质疑的口吻问“你为什么讲话?”、“你为什么捣乱?”这样的话语方式让教师成为评判者,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不妨尝试这样说:

“我看见你刚才……发生什么事了?”

或者“刚才你……能跟我说说原因吗?”

只要加上这个简短的问句,你就成了学生的倾听者,给学生说明原因、陈述事实的机会。

如果学生在陈述时归因还有偏差,不要急着拆穿他或是强行发表自己的看法。要知道,当一个学生解释越多,越说明他心里的恐慌。


2.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理解学生的出发点。理解学生犯错的出发点,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才更容易引起情感共鸣,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瓦解学生对老师的心理防线。

比如学生上课讲话开小差,如果老师把学生的出发点认定为是在扰乱课堂纪律,再联想到课堂纪律的严肃性,那必然会大动肝火,批评指责甚至处分学生,学生为了逃避责罚,就想推卸责任;如果教师试着理解为是因为听不进去,自律性差,又想和同学玩,是一种打发无聊和保持交往的需要,但是时间、场合和方式均不恰当,这样老师就更容易用平和的态度与学生对话,也更容易准确找到学生的错误点并加以引导。

因此要告诉学生只有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用正确的方式,才能做正确的事情,否则就容易犯错。我们只有理解了学生行为背后的出发点,才能够让学生既了解老师尊重他、在保护他的自尊心,又愿意更好的分析问题和承担责任。

鼓励学生勇于担当。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成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可以多用学生熟悉的动画人物、影视作品、社会中真实的榜样事迹等对学生进行鼓励,要相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也可以拿学生本人以往承担责任的具体行为来举例,让他看到自己这样积极的一面;老师和家长还可以用自己的行动来直接示范。

同时为学生创造一些需要承担责任的岗位和体验性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在实践中主动承担起来,通过强化正向动机来肯定和内化学生承担责任的积极行为。比如让喜欢乱丢乱扔的同学担任劳动委员、让喜欢上课讲话的同学担任纪律委员。只有责任在肩,才更懂得担当不易,才会做得更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