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纯粹才是生命最真的底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3
人的内心一旦有了情感,就开始变得很纯粹,很安静,用纯粹的心去安静的等待,安静的想念,安静的温茶,润墨,写字,看光阴渐老,看山水如画,看喜欢的那个人在眼眸里落泪,在微笑里结痂,总有一天他会明了,那个人,曾许了他最好的年华。 ​​​

这是瑜伽冥想时,忽然有了的一些想法。冥想是回归自我的过程,关注当下,体会自己内心的感受,是冥想的主题。

也许爱上瑜伽主要还是源于每次开课前的热身冥想。宁静淡泊,是我对冥想最深的感受。

喜欢一件事和喜欢一个人一样,真正爱了的东西都是专注和投入的。用了心,才能心无旁骛,三心二意的都不会是真爱。

穿久的衣服才妥帖舒服,用惯了的杯碗不舍得换新的,爱上书页泛黄被摩挲过很多次的样子,旧的人总更亲近和更了解。

年纪越大,人见识得越多,反而越恋旧。

旧物的美,是被时间与人的使用慢慢雕琢出来的美。

人总是在有所阅历后,才会更懂得岁月的美。

喜欢如水的淡泊情谊,不浓烈,不喧哗,却总是润物细无声。一如马德所言,这世间的每一种好,只为懂他的人,盛装而行。

我每次跟天真浪漫的小学生、中学生接触时候,总觉得悲从中来。他们是这么思虑单纯,这么纵情嬉笑的,好像把整个世界搂在怀里了。……我每次和晒日光,缩袖打瞌睡的老头子谈话,也觉得欲泣无泪。“两个极端是相遇的”。他们正如经过无数狂风怒涛的小舟,篷扯碎了,船也翻了,可是剩下来在水面上的一两块却在海上漂游,一直到消磨的无影无踪。他们就是自己生命的残留物。

这些日子,梁遇春《这么一回事》一文中的话语,总是在我的耳边萦绕。孩童与老人,人生的两极。梁遇春以为它们二者是相遇的。可是,在此段话中,我更看到人生的老境与荒凉——如他所说老人“他们就是自己生命的残留物”,“若有若无地寄在人间”。

史铁生在《轻轻地走与轻轻地来》一文中,他说“死,从来不是一次性完成的”。陈村告诉他,“人是一点一点死去的,先是这儿,再是那儿,一步一步终于完成。”

史铁生生命经历坎坷,他如此平静地描述死亡,我能理解。可是年纪轻轻的梁遇春,怎能看清看透这样的现实一种,真令人匪夷所思。

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是很难令人琢磨的,包括自己也不一定懂自己。越简单越纯粹。

我们习惯把内心简单的人,称作干净的人。大多时候干净不只是一种气质,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

会生活的高手,哪怕在困顿苦厄之时,都能始终拾掇好自己的仪容,保有宽容平静的微笑,这如果没有内心的干净,是很难做到的。

人有净气,风度自来。

季节是素淡的,人心也是素淡的,若箱底搁置的一段陈年花布,那份鲜丽还在,柔暖还在,但毕竟是光阴荏苒,情怀不同了。

心灵干净的人,不但外表干净,内心也如明镜一般,光明磊落。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清清白白做人,坦坦荡荡做事。

杨绛先生一生跌宕坎坷,历经疾病、与亲人生离死别,却始终不改高洁的本性。

在朋友眼里,她生活异常俭朴,她的寓所没有过任何装修,始终安之若素;室内没有昂贵的摆设,只是浓浓的书卷气。

有一年新著出版,出版社有意请她“出山”,召开作品研讨会。

她坦陈:“我把稿子交出去了,剩下怎么卖书,就不是我该管的了。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

不屑闹市竞艳色,乐在幽谷着素妆。虚名任凭随风去,只吐清香化作诗。

心灵干净的人,即使历尽沧桑,也依旧沉淀好灵魂,守住了初心,活得纯粹,活得清白。

哪怕世界纷纷扰扰,灯红酒绿,也要在内心留一块净土,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役,可以独处静好,可以爱我所爱。

心安,则身安。

很认同《明朝那些事儿》里的一句话:在这个污浊的世界上,能够干干净净度过自己一生的人,是值得钦佩的。

干净的人,如素色的荷莲,出淤泥而不染,见过世间黑暗,内心依然澄澈;遍历风雨坎坷,也依旧保持初心与善意。

那一抹干净,是生命最真的底色,也是岁月中最美的留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