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叫魂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10-30
只有一次性一口气读完这样一本书后,才能给人彻底释然的感觉。这本书记录的是一件清朝乾隆盛世下的妖术清剿故事,事件发生于1768年。200多年后,这样一件事被作者在茫茫的国家历史档案博物馆中捕捉挖掘出来,并且能被学术界奉为一代经典,可见它的学术价值绝不仅仅停留在记叙历史的层面,作者以一个西方学者的角度为当代的中国人创造了一个巨大的反思空间。正是这样的反思空间,让我们思考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社会发展了人心真的不再受“妖术”的蛊惑吗?中国人真的摆脱了传统落后的思想观念,国民心理素质思想观念真的提高了吗,当代的中国人真的得到了面向21世纪的思想启蒙教育吗?一代又一代国家领导人发起的政治体制改革真的把旧社会官僚体制遗留的弊病革除了吗?我们真的是生活在一个天下太平的盛世吗,还是说这只是一个表面的虚假的幻象?
要回答这些问题,个人觉得还是有必要简述一下整个“叫魂”事件的来龙去脉。事件发生在清朝乾隆盛世的时期,新航路开辟背景下的中国与世界的往来日益精密,国内人口不断上升,地区人口流动不断加快,国外白银和其他农作物大量流入,国内商品经济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战乱很少,整个大清帝国一片“繁荣景象”。但是,正如作者开篇的第一句话一样,“1768年,是中国悲剧性的近代前夜”。大清帝国首先在江浙一带几个最繁荣的城市出现零星的“叫魂”谣言。“叫魂”是一种妖术,它指的是:妖人通过剪下他人的小部分发辫或者衣物,把它们放在木棍下打入地下,取一张纸写下要陷害的人名字并把它烧掉,就能通过发辫或者衣物招魂受害者,从而为自己服务。在江浙一带谣言慢慢扩散,官府相继捕获一些使用妖术的嫌疑人,这些人主要由乞丐和和尚组成。但是事实上他们并没有使用妖术,只是在官府重刑之下,屈打成招,编出自己的故事。然而民众的紧张情绪并没有得到缓解,相反却日益升温。全国各地纷纷出现了妖术的恐慌时间,这件事惊动了朝廷的乾隆,他联合军机处大臣动用全国的官僚机构力量开始了声势浩荡的全国妖术清剿行动。最后的调查结果确是,整个事件都是虚构的,根本不存在“叫魂”的人,都是国人自己吓唬自己而已,就这样这个席卷全国的大行动也就一下子不了了之。
这样的一件事来的时候“轰”的一声,结束的时候“嘘”的一声,落差之大一时叫人难以适应,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落差为读者塑造了一个巨大的思考空间,也正是经历了这样的思考过后,才会有我开头所说的那种彻底释然的感觉。这个故事有几个细节,我觉得很有必要好好把握,我想这些线索也正是撑起整个“叫魂皮影”最关键的“肢节”。
首先,我关注的是本次事件发生的背景。故事发生在清朝盛世,但是这真的是盛世吗?从作者的描述不难看出潜伏的社会危机:人口不断增长,地区移民不断上升,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把更多的人逼到了社会边缘,农民的土地得不到保障,生活压力与日俱增,可以说人民的精神一直是紧绷的,这也是本次事件波及范围这么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其次,我关注的是本次事件主要牵涉的社会群体,即事件主要的嫌疑人,他们由乞丐和和尚组成。读者不禁要问,为什么是他们而不是别人,个人理解的原因就是因为和尚在当时的社会一直以来就被认为是世俗界与神界的沟通人,人们对他们有一种敬畏的心理,正是因为潜意识认为他们有一种通灵的力量最终才会扭曲生成怀疑的心理;乞丐是流浪的群体,按照当时中国社会的乡土情怀,生活在同一地区的人往往彼此关心照顾,很少相互伤害,但是外来人在他们心中却得不到这样一份信任感,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外来人会带来不好的灾祸,因此最后也在社会的触动下形成了这种怀疑的心理。
再次,我关注的是本次事件的实质。乍看来,这只是一次“巫蛊事件”,但其实它是一些别有用心蓄意利用社会心理的弱点挑起的社会政治运动。我们应该关注“叫魂”剪辫子的细节,在大清王朝,男人蓄辫被视为对国家的忠诚,然而妖术操作过程直接针对辫子,不难观察出其中反清的意味。再来,只要是对社会民情稍有了解的人都能感觉到百姓的那种对鬼神敬畏害怕的心理。个人认为,在类似乾隆盛世的王朝中掀起政治革命即使付出巨大的流血代价,最终的成功率也会很低,大清的国力正处于鼎盛。但是要扰乱社会的正常秩序,绝非不可能,千万不能忽视中国千万无知的生活困难的老百姓力量,只要他们被激发引燃,他们有足够的力量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我想正是因为别有用心的人灵敏地嗅到了老百姓中异样的气息,才会掀起这样的事件,给大清乾隆盛世添乱子。
最后,我关注的是本次事件各方的处理态度。说到各方,范围难免过大,我主要划分出三类人,比较他们对于本次事件的不同应对态度。1、第一类人是老百姓,老百姓人数最多,但是确实最容易利用的人。由于他们自身的认识缺陷,他们被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三人成虎的现象在这群“无知的大多数”中最容易出现,当时的人们往往缺乏独立思考理性判断的能力,对于个人的社会的灾难他们难有全面的认识,因此往往相信一些超自然的力量做出一些在我们今天看来不理智的行为,这些“一窝蜂的蠢事”是可以理解的。2、第二类人是各级官僚,这里的各级官员包括地方的一线清剿官员,包括从地方到中央各级上传下达的官员,包括清朝独有的辅助皇帝做出最后判决军机处官员。这样的事件暴露出大清官僚设计体制很严重的漏洞,每个层级的官员都有这样的态度:息事宁人,处理好本地的不管外地的,报喜不报忧等等。军机处的大臣学历高经验丰富,他们发现事件诸多蹊跷,但是少有真实汇报的人。中国历朝历代都在完善官僚机构的设计,但是让人失望的是,从秦汉形成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到清代发展到顶峰,中国的官僚制在这样一个小考中暴露出这么多问题。从现代管理学原理我们知道:每个组织都应该有监察保障其正常运行的监察机构,而监察机构要发挥它的最大效用必须从原体系中独立出来,形成独立的审批监察体系。但是令人遗憾,大清发达的官僚体制仍然是自己监察自己,纠错能力有限。3、第三类人是君主,即乾隆。干隆是一代明君,能力出众的他不可能察觉不到社会在“叫魂”事件发展初期的微妙变化,也不可能察觉不到事件背后的政治动机,甚至不可能不会怀疑事件的真相,但是他并没有在一开始采取行动,而是等事态发展到严重的时候突然开始全国的清剿行动。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补充了两个史实,在本次清剿行动以后的100年间,清朝也发生了两次“叫魂”恐慌,但是规模远少于1768年这次。作者说“专制制度看似君主控制官僚机构,其实是官僚机构控制君主”。个人认同这样的说法,个人猜测,也许干隆正是利用这样的机会开展一次以清剿妖术为名的政治肃清行动,从而打压异党实力,巩固自己的军权。如此看来,整个朝廷在上演一出规模庞大的“宫斗剧”,也从一个侧面看出了大清的衰落,封建制的滑坡。
说了这些个人个人关注的重点,应该就能逐个回答我在读后感一开头提出的问题了。在此引用作者关于妖术的定义,妖术不等于巫术,是每个人都能学会并且运用的幻术。作者在这本书里揭示的妖术绝非仅是“叫魂”,个人认为更是一种双关的笔法。它更深层的应该是一些人学习一些权术,加之合理的包装粉饰利用它们达成自己的目的。文章体现出中国人有一种“冤冤相报”的性格,农民受到欺压,基层官员受到上级的不公对待,大臣受到皇帝的打压,皇帝受到官僚机构的控制,他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侵犯,但是他们并没有正面对施害者还击,而是采用类似“叫魂”的方式暗地回击报仇,这是令人颤栗的事实。然而实际的今天,我们之所以对这篇文章有如此多的感慨,正是因为书中描述的历史场景在今天每个人也在不同程度地经历着,不少变相的妖术盛行,这确实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反省。
再来是关于官僚结构与社会治理结构的一点思考,从事件中我们不难看出官僚机构自身存在的不足,而这些不足绝不是现在一些领导人看到的片面不足,即“官僚主义”,它还有很多深层次的问题,包括层级之间的权限划分,以及监察机制问责机制的设计,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如果报喜不报忧、息事宁人、只管自己的事不管他人死活,这些不良观念任然存在的话,将是对社会执政观念莫大的障碍。在此,个人还想特别强调的是,管理不是运用权术,管理需要的是智慧与求实,需要有法律和道德的约束。
关于老百姓方面,也给我们很大的思考空间。虽说社会发展了,人民科学观念上升了,判断力科学分析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老百姓对事物的认识水平难免参差不齐,如果不严防某些别有用心的人蓄意煽动蛊惑人民群众造成社会恐慌,必将对整个社会的安稳带来严峻的挑战。
社会发展了人心真的不再受“妖术”的蛊惑吗?我想说,只是受蛊惑的机会少了,但是绝非不可能。中国人真的摆脱了传统落后的思想观念,国民心理素质思想观念真的提高了吗,当代的中国人真的得到了面向21世纪的思想启蒙教育吗?我想说这一切还很遥远,观念不是实物,是精神层面的概念。特别是一个民族长期形成的思想观念,必然根深蒂固,短时间难以改变,思想启蒙教育帮助国民“脱昧正心”的任务还很沉重。我想说事实上还有很多“残余”,这些残余少有制度框架上的能看到的显性残余,个人认为更多的是心理层面上的隐形残余。我们真的是生活在一个天下太平的盛世吗,还是说这只是一个表面的虚假的幻象?我想说不可否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脚步不断向前,社会也在蒸蒸日上,但是我们不应该忽略影藏在社会阴暗角落的各种问题,当它们汇集起来力量是不可想象的。
读史在于借古讽今,在于吸收前车之鉴,《叫魂》讲的是200年前清朝的故事,我们思考的应该是200年后今天的现状。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