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谁都懂,就是做起来难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3
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原因可能就是我们没有把道理用到生活中去,还是开启自己的原始人自动模式。最近,我才渐渐悟出一点实践想法,如何把道理用起来。

最近刚从深圳出差回来,回到西安办公室,和同事寒暄之后,就有人问我,能不能把你上一个项目的情况给我们讲讲吧,我说没问题。我自己也想锻炼一下口才,把项目的背景、过程、遇到的问题及怎么解决的,全盘给他们讲一下。一来自己可以锻炼口才,二来也是知识共享。

讲完之后,大家轮流把自己的项目也都讲了。其中一个同事讲他项目的时候,我帮他分析出了一个策略上面的问题,让他觉得很受用。

我们彼此交流一下,能得到更多的知识,能帮忙解决一些一个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能了解别人的思维方式是什么。

和别人交流能得知识,道理大家都懂,但是甜头必须得行动了,才能得到。就和卖吃的人想让人买他的吃的,会提供免费试吃,让买家尝到甜头。抽象的道理的甜头不明显,我们一定要先按照道理说的做一做,得到甜头之后,自然会按照道理来行动,进而养成好习惯。

所以,迈出第一步,很重要。

我对管理学感兴趣,在看管理书的时候,不止一次看到时间管理的话题。大致思路就是你觉得时间不够用,一定要先测量你的时间都花在哪了,然后分析记录,把低优先级的事情,能不做的不做,能少做的少做,就能给自己腾出时间来做更有价值的事情。

这方法,我看了不下5遍,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我一直还是按照老办法,列事情,排优先级,然后一件件做。可最后工作列表基本都清不完,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时间都花哪了。

昨天,重读彼得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决定把时间管理真正实践下。就用了一个时间统计工具,时间都去哪了,现在一目了然。然后照上面提到的时间管理套路,不做、少做低价值事情,现在慢慢的工作列表能清空了,感觉自己卓有成效。

还学到了一点,你以为的和实际情况,往往不一样,尽量定量测量你关注的因素。

我尝到了甜头,所以,迈出第一步,很重要。

最近一年看书比较多,就寻思的怎么提高阅读效率。在看了好多文章,几本书,还买了课程,结果没什么效果。原因还是我看完道理,再看书的时候,还是按照下意识的套路来,根本就没把速读用于实践。

拿海尔CEO张瑞敏的话来说,读书要效率,注意两点:

80/20原则指:拿到一本书,看完书名、前言、目录,就能大概决定这本书读不读,精读哪些章节,粗读哪些章节。把时间花在价值高的部分即可。该原则重要的是剔除哪些低价值部分。

把自己融入进去是指:书中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是你,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再去看作者如何解决。这样你不仅自己动脑子想了,且和作者的思维有了碰撞,你对问题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入。

实践之后,我的阅读速度提高了很多,也很高效。

所以,迈出第一步,很重要。

以上我身上的这些改变,都源于我愿意放弃自己下意识的习惯,走出第一步,坚持一阵子,不自动驾驶而是刻意练习取得的成果。

接下来,我会继续坚持强化上面的能力,也会练习我的演讲,管理等能力。

愿你也能跨出第一步,尝到甜头,并且坚持下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