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类型和儿童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5
中原焦点团队黄静2022-2-18讲十坚持分享第947天

一、家庭类型的分类

1.权威型:有规则,有要求,有支持,有回应。

表达温暖和关爱、鼓励独立、实行公平和一致的纪律。

父母对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同时也有关爱和关心,在孩子遇到困扰时温情脉脉,积极回应孩子的情感需求。为了实现要求和目标,对孩子很有耐心,能接纳孩子的情绪,能与孩子们平等地沟通。也给孩子充足的自由,让他们去探索,去尝试失败,并做出自己的选择。

2.专断型:高控制、低回应。

温暖和关爱较少,期望高,敏感灵活性低,严厉惩罚错误。

父母很严格,重视成就、秩序、纪律和自制力。期望孩子服从,尊重他们,如果孩子不听话,就予以惩罚。不习惯解释自己的行为和理由,经常说“按我的理求做。”

在情绪和感受上,父母要么忽视,要么无法有耐心倾听,要么无法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

3.放纵型:有求必应,设有规则

很有爱心和关爱,很少或根本不想管教孩子,规则少,结构不多。

家长会照顾孩子的物质需求,比较多地顺应孩子。没有对孩子制定规则,也不期望与期待,对孩子的约束不足。有些父母会唠叨,即便扬言要加以惩罚,但不采取行动落实。经常向孩子妥协,不会对孩子说不,父母希望表现得更像是孩子的朋友。

放纵型养育,对孩子有情感上的回应,但过于溺爱,过度满足,放纵型父母往往比其他类型的父母富裕,受教育程度更高。

4.忽视型:不要求,不回应。

缺乏爱心和关爱,沟通能力有限,养育能力低,没有纪律和规则。

除了给孩子提供衣、食、住方面的支持,这类父母自身承受的压力大,或是自己忙于奔波和生计,或者养育者本人有情绪障碍,处在抑郁、焦虑状态中,无法关爱孩子的情绪和情感需求。

父母通常的情形是“撒手不管”,与孩子在情感关系上很疏离,无法在精神层面支持孩子,或者因生活和工作忙碌得相处时间很少。

二、导致儿童心理问题的两大因素

我们做的是家庭教育工作,工作的对象是人,人是活在关系中的,社会是关系的产物。有好的关系才有好的教育。

教育是从关系开始,向关系出发的。所以家庭教育是由两个方面决定的,一个是家庭的功能,一个是父母的人格。

家庭功能是指生产、生活、休息、娱乐、保护、赡养、发泄、抚养、教育等功能。

完整的人格,就是一个人会处理各种关系,会处理和自己、和社会、和他人和自然的关系。这样父母的人格就是完整的。

父母的养育功能

科胡特认为:父母对孩子的需要同调,及时给予安抚、融合、陪伴及反应,会让孩子发展出更高形式的自恋,发展出创造力、幽默,父母对孩子的积极认可,对发展出健康自尊至关重要。

客体关系学家:PS→D

“偏执-分裂位相”(PS):指较早期的心理位置

防御机制:分裂、投射、无所不能、理想化、贬低、否认等

体验到感受(缺乏现实感),如暴怒、攻击、杀戮、抛弃、羞耻、吞噬、毁灭等

“抑郁位相”(D):较成熟的心理位置

围绕着心智化的主题开展与进行探索、学习、体验与思考

导致儿童心理问题的两大因素

孩子出现的外显问题虽然不同,如:沉迷手机,厌学或是不上学,孩子拒绝和父母交流沟通,或是亲子间情绪冲突频频发生,有些孩子在医院诊断为强迫症、焦虑症、双相或是抑郁症,有的孩子则在身体上出现躯体化……梳理这些孩子的成长环境、养育过程,发现存在两方面的共性:

童年期的情感忽视

发展期的过度管控

1.情感忽视

美国爱德华·特罗尼克博士,做的心理学实验(1975年)“无表情面孔”,也叫静止脸实验,揭示了父母对孩子情感忽视带来的影响。

长期经受情感忽视的孩子会出现的特征有:

(1)持续的空虚感:一种时有时无的、无法满足的缺失感;

(2)述情障碍: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容忍甚车感受任何情绪、情感;

(3)不切合的自我评价:对自己的才能与弱点等认识不准确;

(4)对他人满怀同情,对自己毫无同情,即对自己比别人更严格;

(5)负罪感和羞耻感:无法针对自己的问题找到原因,只能责怪自己;

(6)对自己生气、自责:常对自己生气,对自己厌恶;

(7)难以关爱自己和他人;

(8)自我约束能力不强,拖延。

2.过度控制

父母或养育者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父母对孩子的的控制,可以简单地划分为“行为控制”和“心理控制″。

行为控制是指父母管理孩子的具体行为,心理控制则是控制孩子的内心世界或精神世界。

探索养育者过度控制的原因,发现无意识中让父母过度管控孩子的有“依赖导向”和“成就导向”两种原因:

(1)依赖导向

有分离焦虑倾向的父母(尤其母亲)往往使用此类型的心理控制,他们无法忍受孩子不断成长带来的分离将孩子独立性的发展视为亲子关系的威胁,使用心理控制策略(如,爱的撤回)将子女限定在家庭中,促使他们在情感和心理上依赖父母;

父母使用心理控制策略,使孩子与父母保持心理和身体上的亲密。

(2)成就导向

完美主义人格倾向的父母更有可能对孩子使用成就导向的心理控制,使孩子产生严重的心理焦虑,害怕面对挫折和失败,形成一种目标取向。

表现为父母为孩子设置了高标准,使用心理控制策略要求孩子在学业和工作等方面表现完美。

过度管控的后果

(1)控制会破坏孩子的兴趣

每个人都希望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孩子也一样。父母对孩子的过度管控与严格要求只会让孩子失去自我掌控感,进而产生厌恶的情绪,失去热情。更严重的,可能会让孩子厌学、对生命失去兴趣。

(2)过分控制反而使孩子变得拖延。

当孩子成为了父母意志的执行者时,他就会彻底地失去热情。一个人的热情来自于有自己的说了算的权利和空间,来自于执行自己的意志。所以,孩子拖延、消极怠工,是因为彻底失了权利空间后的自我保护。

(3)控制会切断孩子与自己的感觉,失去生命的活力

凡事对孩子控制,会让孩子切断“自己”的感觉,会让孩子无法成为自己。这就是我们说的“假自体”,成年后也无法获得意义感。

心理控制的常见方式

(1)引发内疚:父母通过引发内疚感的方式迫使孩子完成自己的要求。

例如:父母常告诉孩子——我们这么忙这么累都是为了你,为了给你创造更好的教育机会,引发孩子的内疚感。

(2)爱的撤回: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取决于孩子的表现,只有当孩子达到既定的标准或完成既定的任务时,父母才会对孩子表现出应有的疼爱、关心和照顾。例如,你不听话,妈妈就生气了,不要你了。

(3)覆盖或限制孩子:用百己的需要替代孩子的,父母限制孩子表达想法和感受。

例如,当孩子要表达时,父母会打断让孩子,有些父母甚至直接覆盖。

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家长提的一些问题,孩子不学习,孩子不做作业,孩子成绩不好,孩子不想上学,孩子离家……所有的问题,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养育问题”。

养育身心健康的孩子,预防大于治疗。父母对孩子的情感作出富有弹性的反应,对儿童发展出内聚性(受挫后有抗挫性)、流动性(不刻板呆滞)的自体和拥有客体爱的能力至关重要。

巴史克:母性并不是通过母亲分娩这个行为而成为自体概念中一个活化的部分,也不是通过荷尔蒙的刺激,而是贯穿在母亲与婴儿之间持续的自体客体移情的过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