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春秋战国时期儒、道、墨、法四大家的核心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一些伟大的政治家、学术家、思想家都出生在这一伟大变革时代,简述上述四大家的核心思想。(字数在200字以内)

一、儒家:

孔子、孟子和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1、孔子的成就

哲学思想——创立儒学,思想核心是“仁”、“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政治思想:

① 主张为政以德(含民本思想)

② 提出“正名”主张;

教育上:“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创办私学,总结出一些教育教学方法。

典籍上:编订“六经”。

2、孟子的主张:人性善,民贵君轻,仁政。

政治思想——“仁政”(核心)、“民贵君轻”。

哲学思想——“性善说”,人性本善 ——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养浩然之气和重义轻利的精神品格。。

道德思想——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人格精神——要求人们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

3、荀子的主张:人性恶,通过学“礼”来改变;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来造福人类。

荀子思想的特点:杂取百家

哲学思想:

①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唯物主义)

② “性恶论”(但教育可使人由恶变善)

政治主张——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礼法并施与王霸兼用治国思想;民水君舟思想。)

二、道家:

1、老子

哲学思想:

①“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否定“天命论”

②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面及转化)

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2、庄子 

①哲学思想——“齐物”(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

②人生态度:逍遥(旁观、超然,无所恃) (对事物变化要采取旁观、超然的态度);

③天人关系: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从自然。

三、法家:

1、韩非

5个思想要点:

①主张法、术、势结合

②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③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今必胜古;

④主张变法革新;

⑤以法为本,主张法治。

四、墨家:

墨子的8点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尚力、上天、节用、节葬。

扩展资料

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条件

1、社会条件:春秋战国时期面临剧烈的社会大变革,旧的思想观念受到冲击,带来思想的大解放,

2、物质基础:铁器和牛耕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起;

3、阶级条件:社会变革导致阶级关系变动,不同阶级的思想家分别对各种社会问题发表见解;

4、政治条件,王室衰微,诸侯纷争,没有一统的思想形态,各国基于争霸战争和政治需要,纷纷网络人才,养士成风,宽松的局面为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创造了环境;

5、文化条件:私学兴起,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局面,培养出大批知识分子,士人阶层壮大、活跃。

6、科技条件:自然科学领域成就突出,人们认识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有所提高,这为古代的唯物论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提供了思想素材。

7、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创造和夏商周文化发展的奠基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儒家思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家思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法家思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墨家思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4-28
儒家学派建立在西周礼法基础上,以崇古尊君为中心思想.崇古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道家学派中心思想:清静,不要作为,任凭事物自然发展。这样做在表面上看起来是柔弱的,会马上倾覆,可是实际上不但不会倾覆,反而更为坚强,因为它的发展是辩证的,极弱即是极强,后退即是前进,酒杯太满了必定溢出来,月亮太圆时必定缺下去。主张不要进取,只要耐心,不作为就是有作为,自然演进就是纳入规律。
墨家思想的核心:博爱与和平。
法家思想的核心:君主拥有绝对的权威,法律是帮助君主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
儒家思想是保守的,认为社会是退化的,最好的永远是最好的,而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不如过去,未来不如现在,所以必须事事以古为法,至少也要保持现状。道家的思想是逃避的,把人生的富贵尊荣,看得都像天际的浮云,绝不追求,也不跟人竞争,如果有人竞争,他们就立刻退让,使对方在没有对象之下自行崩溃。墨家思想是宗教的,像一个苦行僧,无条件为他人分忧,在人类未能全部快乐之前,他们不单独快乐。法家思想是一种统御术,认为崇古是一种罪恶,最好的时代不是过去,而是现在。只有君主严厉的实行法治,才能发挥国家的功能,完成秩序与和平。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12-28
儒家 仁
道家 无为而治
墨家 兼爱 尚贤 非攻
法家 以法治国
第3个回答  2009-12-28
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
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
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又称「道德家」。这一学派以春秋末年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老子以后,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著名的有四大派: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
墨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创始人为墨翟。
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
墨家有严密的组织,成员多来自社会下层,相传皆能赴火蹈刀,以自苦励志。其徒属从事谈辩者,称「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领袖称「巨(钜)子」。其纪律严明,相传「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吕氏春秋·去私》)。
墨翟死后,分裂为三派。至战国后期,汇合成二支:一支注重认识论、逻辑学、数学、光学、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是谓「墨家后学」(亦称「后期墨家」),另一支则转化为秦汉社会的游侠。
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春秋时期,管仲、子产即是法家的先驱。战国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开创了法家学派。至战国末期,韩非综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以集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
这一学派,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政治上主张废分封,设郡县,君主专制,仗势用术,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则主张禁断诸子百家学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其学说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根据和行动方略。
《汉书·艺文志》著录法家著作有二百十七篇,今存近半,其中最重要的是《商君书》和《韩非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