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静而不争:人争,争不过天,你的静,是来“渡”你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9

年轻的时候,总是犯迷糊,认为此生要登临高峰,要“争”赢别人,才能有幸福的时光,美满的日子。可随着岁月的流逝,阅历的增加,才慢慢发现,原来人这辈子,不一定非要登临高峰,“争”赢任何人。

当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其实会生发出“消极”的感觉。可慢慢品味,却觉得生活之意便蕴含在其中。再热烈的事儿,总会有冷淡的那一天;再热烈的心,也会有冰冷的那一刻。人越躁动不安,越去争,只会是自己跟自己较劲,跟生活较劲,从而苦了自己,让余生都陷入纠结不安之中。

当人去到中年的时候,面对繁杂的生活,面对琐碎的人与事,慢慢地,人就会觉得,人还是活得简单点比较好。过分复杂,自己过得不自在,过分计较,自己过得不坦然,过分躁动,自己永远都会是热锅里的蚂蚁,永远不能“沉静”下来。

到了一定的阶段,为何要“静”?就是因为静下心来,才能理智地对待生活,才不会盲目去“争”一些无关痛痒的“闲人琐事”。如此,才能守住自己的方寸天地,明了人间之悠乐清欢。

很喜欢一个词,那就是“静而不争”。人不静,则祸乱生,祸乱生,则心浮动。为何当心浮动的时候,就会有“忐忑”的感觉?就是因为心灵总是在“七上八下”的感觉中寄存着,无法慢下来,也无法沉下来。这样的结果,终究是“烈火焚身”,越活越感觉“人间不值得”。

人这辈子,当去到了一定的年岁时,就会明白,人再怎么争,也争不过天。所谓“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人所要做的,并非是无休止地争斗,而是懂得顺其自然,得到该得到的,放弃该放弃的,从而“对号入座”,迎接属于自己的生活。

要知道,该是你的一切,你不需要去争,无论它离你有多远,它自然会来到你的身旁。而不是你的那一切,你无论怎么争,就算它就在你的隔壁,也争不到,徒劳无功罢了。这样做,不过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就像喜欢的那个人,他终究要离开,你拦也拦不住,留也留不了。如此,那便让他自由,让他回到人海。就像人生之机遇,该是你的机遇,只会不期而至,而不是你的机遇,就算得到了,也终究会失去。

很喜欢一句话,那就是握不住的沙,不如扬了它;留不住人,不如放了他。人这辈子,有些事不能去争,有些事不该去争,有些事不需要去争。人生百态,随遇而安,如此,人才能得到属于自己的一切,进而活得自在。

年轻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群来群往的日子才是生活之好时光,可最终人会发现,越是喧闹的地方,人也就会活得越纠结,越失去自由,越迷失了自我。

人到中年,当明白何为“静”之后,当在群来群往的生活碰壁之后,就会发现,原来“静”才是人生的象征。为何这么说呢?一杯酒,刚开始喝的时候,总会感觉刺激热烈,气味热喉。可喝多了,人就会发现,原来也不过如此。要知道,人生的后半程,便是喝茶。人只要慢慢去品味一杯茶,其实就能品味到人世之沉浮,生活之滋味,天地之百态,宇宙之迷幻。

品茶,永远都不可能品尽,而只会越品越有滋味。人到中年,就需要“品茶”的静心,和这样的“静态”生活。“静”的生活是什么?便是化繁为简,过“极简”生活,便是不去和烂人烂事争斗,放过自己,放过他人,还自己一片干净的天地。

现在有个词很火,叫做“断舍离”。什么是断舍离呢?便是斩断物欲, 舍弃欲念,离开繁琐,从而在“净”中感受“静”,把生活过成“人间值得”的模样。

一个人,想要知晓来时之路,清晰归途何方,就该要“静”。你的“静”,不仅是让心态变得淡然,更是让生活变成“茶”一般,越来越有滋味,苦尽甘来。让日子变得和“水”一样,涓涓溪流,从而细水长流,进而水到渠成,满是滋润。

人到中年,倘若心生焦虑,压力倍增,千钧重担在身上,生活越活越不是滋味。那么,没有人能来救你,能救你的人,只有自己。

很多人就会疑惑,怎样才能在中年的焦虑中走出来?其实就是一个字,静。很喜欢《大学》里的一句话:“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静”便是生活的踏板,在生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下,则能化静为动,以动制静,蓄势待发;而上,则能三思而后行,理性做事,不为琐事而干扰,不为闲人而动心,心发而向上,把每一天都过成人间的“四月天”。

“静”,其实就像是一条小船,既能让人在船上不受外在风浪的干扰,又能在安稳中把人“渡”到对岸。如此,你的“静”,其实是来渡你的。

人到中年,你需要的“渡”己,不就是如此吗?所谓“静处安身”,人不可能永远都在喧闹中活着,唯有在心中开拓一片“世外桃源”,人才能“心远地自偏”,明白人间有味是清欢。

当你感到中年压力大时,不妨想想苏东坡,一个中年时期连遭贬谪的才子。可别人却在不如意的境地中,悠然道出了“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阔达之言。这种“阔达”,其实就是静而不争。因为他明白,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以此,共勉。

文/舒山有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