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的故事

9000字10金

第1个回答  2010-01-01
13、一句话的电影说明书

1954年,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通知工作人员,给与会者放一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彩色越剧片。工作人员为了使外国人能看懂中国的戏剧片,写了15页的说明书呈周总理审阅。周恩来批评工作人员:“不看对象,对牛弹琴”。工作人员不服气地说:“给洋人看这种电影,那才是对牛弹琴呢!”

“那就看你怎么个弹法了”,周恩来说,“你要用十几页的说明书去弹,那是乱弹,我给你换个弹法吧,你只要在请柬上写一句话:“请您欣赏一部彩色歌剧电影,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就行了。”电影放映后,观众们看得如痴如醉,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

4、巧对毛泽东

1960年5月,毛泽东、周恩来一行视察长沙,工作之余,到江边散步。遥望橘子洲头,百舸争流,万帆竞发,毛泽东逸兴遄飞,口占一上联:“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此联动静相对,意境悠远,三个断句,两处“顶针”,“洲”和“舟”又是谐音,应对难度极大。毛泽东对身边的周恩来说:“恩来,我一时江郎才尽,请你来个锦上添花如何?”周恩来才思敏捷,熟谙地理,了解长沙竟于百步之内得佳句:“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天心阁系长沙市内一景,与橘子洲相对。即工整又流畅,整个对联浑然一体,两位伟人相对而笑。摘自《教育信息》

5、1973年8月28日,中共十大在京召开之时,出席会议的毛泽东已因患上腿疾而不能站。会议结束后,为了不让与会代表看出破绽为自己的身体担心,毛泽东就一直坐在座位上,想让代表们先退场。主席不退场,代表岂肯先退场。还是细心的周恩来总理看出了主席的心思,打破了僵局,他机智地说毛主席是要目送大家离开会场。毛泽东则故意执拗地说:“你们不走,我也不走。”就这样,代表们一步一回头,依依不舍地挥手与主席道别。

6、一次,周恩来接见的美国记者不怀好意地问:“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把人走的路叫做马路?”他听后没有急于用刺人的话反驳,而是妙趣横生地说:“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之路,简称马路。”这个美国记者仍不死心,继续出难题:“总理阁下,在我们美国,人们都是仰着头走路而你们中国人为什么低头走路,这又怎么解释呢?”周总理笑着说:“这不奇怪,问题很简单嘛,你们美国人走的是下坡路,当然要仰着头走路了,而我们中国人走的是上坡路,当然是低着头走了。”记者又问:“中国现在有四亿人,需要修多少厕所?”这纯属无稽之谈,可是,在这样的外交场合,又不便回绝,周总理轻轻一笑回答到:“两个!一个男厕所,一个女厕所。”

--------------------------------------------------------------------------------

2 【故事精编】周恩来总理机智幽默故事13则

7、特殊的纪念品

50年代,有一次周总理接待了一位美国记者的采访。这位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无意中看到总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那记者便以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问道:“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周总理听后,风趣地说:“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受禄,就拒收。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

8、周总理谈笑吃“纳粹”

50年代初,有一次周总理在中南海勤政殿设宴招待外宾。客人们对中国菜的花样之繁多,风味之独特,味道之鲜美都赞不绝口。这时,上来一道汤菜,汤里的冬笋、蘑菇、红菜、荸荠等都雕刻成各种图案,色、香、味俱佳。然而,冬笋片是按照民族图案刻的,在汤里一翻身恰巧变成了法西斯的标志。贵客见此,不禁大惊失色,忙向周总理请教。对于这个问题,周总理也感到十分突然,但他随即泰然自若地解释道:“这不是法西斯的标志!这是我们中国传统中的一种图案,念‘万’,象征‘福寿绵长’的意思,是对客人的良好祝愿!接着他又风趣地说:“就算是法西斯标志也没有关系嘛!我们大家一起来消灭法西斯,把它吃掉!”话音未落,宾主哈哈大笑,气氛更加热烈,这道汤也被客人们喝得精光。

9、周总理妙语斥对手

周总理在几十年的外交生涯中,一直以德高望重,幽默风趣著称,不管在何种场合,遇到什么样的对手,周总理都能唇枪舌箭,以超人的智慧,应酬自如,对手甭想占到便宜。有一次周总理应邀访问苏联。在同赫鲁晓夫会晤时,批评他在全面推行修正主义政策。狡猾的赫鲁晓夫却不正面回答,而是就当时敏感的阶级出身问题对周总理进行刺激,他说:“你批评的很好,但是你应该同意,出身于工人阶级的是我,而你却是出身于资产阶级。”言外之意是指总理站在资产阶级立场说话。周总理只是停了一会儿,然后平静地回答:“是的,赫鲁晓夫同志,但至少我们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我们都背叛了我们各自的阶级。”出其不意地将赫鲁晓夫射出的毒箭掉转方向,朝赫本人射去。据说,此言一出,立即在各共*产党国家传为美谈。

10、周总理舌战米高扬

有一次,周总理从日内瓦开会回来顺道访问莫斯科。在为他举行的一次招待会上,他用英语向苏联人祝酒。这时米高扬(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抱怨道:“周,你为什么不说俄语?你的俄语很好嘛!”这句话显然是很不友好的。周总理的方法是先不予理睬,他仍用英语回答说:“米高扬,该是你学习汉语的时候了。”以促米高扬说出不学汉语的原因。米高扬果然上钩,抱怨说:“汉语太难学了。”此话一出,周总理马上轻快地说:“没关系,下回到我们使馆来,我们将非常高兴地教你。”一下子将米高扬置于一种学生的地位。

11、对!牛弹琴

有一次,周恩来总理同国民党政府谈判。在我方义正词严面前,对方不但不接受,反而说同我方谈判是“对牛弹琴”!周恩来总理当即灵机一动,利用对方抛来的词语,将计就计,巧妙地回敬了对方:“对!牛弹琴!”在这里,周恩来总理把对方抛来的”对牛弹琴”这个成语巧妙地进行了结构上的调整,变成了一个内涵丰富的“对!牛弹琴!”,从而既摆脱了困难,又迫使对方陷入无地自容的窘境。

12、1960年4月下旬,周恩来总理与印度谈判中印边界问题,印方提出一个挑衅性问题:“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吗?”周恩来总理说:“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远的不说,至少在元代,它已经是中国的领土。”

对方说:“时间太短了。”

周恩来总理说:“中国的元代离现在已有700来年的历史,如果700来年都被认为是时间短的话,那么,美国到现在只有100多年的历史,是不是美国不能成为一个国家呢?

这显然是荒谬的。”

印方代表哑口无言。

在周恩来的反驳中,用了两个对比性材料来否定对方的观点。700年与100年相比较,你要否认700年而承认100年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其结果是承认100年就得承认700年这个事实。对比在这里产生了巨大的力量。

13、一次记者招待会,周恩来总理介绍我国建设成就。一个西方记者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这涉及到国家机密,不可能直言相告。总理眉头一皱,很快答道:“有18元8角8分。”在场的人全都愕然。总理解释说:“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面额为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共十种主辅人民币,合计为18元8角8分。中国人民银行有全国人民作后盾,信用卓著,实力雄厚,人民币是世界上最有信誉的一种货币。”话音刚落,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总理有意回避问题的实质,以“总面额”替代“总金额”,于是堵了外国记者的口,又不损害招待会和谐的气氛。运用曲解,使语言犀利而风趣,充分表现出他过人的应变能力和高超的语言艺术。
第2个回答  2009-12-29
周总理的故事

飞机遇险的时候

1946年1月,周恩来同志从延安乘飞机去重庆。同行的除了工作人员,还有叶挺的女儿小扬眉,她才11岁。

飞机飞得又快又稳。透过云层,可以看到积雪的山峰层层叠叠,好像波涛汹涌的大海。突然,飞机遇到一股强烈的寒流,机翼和螺旋桨上都结了冰,而且越结越厚。不大一会儿,机身也蒙上了厚厚的冰甲。飞机像冻僵了似的,沉甸甸地往下坠,还失去了平衡。机翼掠过一座座山峰,眼看就要撞着山尖了,情况十分严重。机长命令机械师打开舱门,把行李一件一件往下扔,好减轻飞机的重量,还要大家背上降落伞包,做好跳伞的准备。

大家正忙着,忽然听到小女孩的哭声。周恩来同志立刻站起来,从摇摆不定的机舱一头,几步跨到小女孩面前。原来小扬眉的座位上没有降落伞包,她急得哭了。周恩来同志马上解下自己的伞包给小扬眉背上,还亲切地鼓励她说:“孩子,不要哭,要像你爸爸那样勇敢、坚强,同困难和危险做斗争!”

大家看到周恩来同志不顾自己的安危,把伞包让给了小扬眉,都要把自己的伞包让给周恩来同志。周恩来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不要管我!大家要沉着,不要慌张……”

就在这时候,飞机冲出了寒流的包围。在阳光的照射下,冰甲开始融化了,整块整块的冰哗哗地往下掉。飞机渐渐升高了,继续快速平稳地向前飞行。“咱们脱险啦!”机舱里一片欢腾。

周总理的睡衣

邓妈妈七十多岁了。她戴着花镜,安详地坐在椅子上,给敬爱的周总理补睡衣。睡衣上已经有好几个补丁了。这一回,邓妈妈又穿上了线,右手捏着针略略抬起,左手在熟练地打结。她是多么认真啊。

一位年轻的护士,双手捧着这件睡衣,望着补丁上又匀又细的针脚,眼睛湿润了。

在她们面前的小凳子上,摆着个针线包。这个绣着红五星的针线包特别引人注目。它是多年来周总理和邓妈妈随身带着的。是从什么时候起他们就带在身边,一直带到北京来的呢?是从延安窑洞,从重庆红岩,还是从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上?
第3个回答  2009-12-29
周总理的故事

飞机遇险的时候

1946年1月,周恩来同志从延安乘飞机去重庆。同行的除了工作人员,还有叶挺的女儿小扬眉,她才11岁。

飞机飞得又快又稳。透过云层,可以看到积雪的山峰层层叠叠,好像波涛汹涌的大海。突然,飞机遇到一股强烈的寒流,机翼和螺旋桨上都结了冰,而且越结越厚。不大一会儿,机身也蒙上了厚厚的冰甲。飞机像冻僵了似的,沉甸甸地往下坠,还失去了平衡。机翼掠过一座座山峰,眼看就要撞着山尖了,情况十分严重。机长命令机械师打开舱门,把行李一件一件往下扔,好减轻飞机的重量,还要大家背上降落伞包,做好跳伞的准备。

大家正忙着,忽然听到小女孩的哭声。周恩来同志立刻站起来,从摇摆不定的机舱一头,几步跨到小女孩面前。原来小扬眉的座位上没有降落伞包,她急得哭了。周恩来同志马上解下自己的伞包给小扬眉背上,还亲切地鼓励她说:“孩子,不要哭,要像你爸爸那样勇敢、坚强,同困难和危险做斗争!”

大家看到周恩来同志不顾自己的安危,把伞包让给了小扬眉,都要把自己的伞包让给周恩来同志。周恩来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不要管我!大家要沉着,不要慌张……”

就在这时候,飞机冲出了寒流的包围。在阳光的照射下,冰甲开始融化了,整块整块的冰哗哗地往下掉。飞机渐渐升高了,继续快速平稳地向前飞行。“咱们脱险啦!”机舱里一片欢腾。

周总理的睡衣

邓妈妈七十多岁了。她戴着花镜,安详地坐在椅子上,给敬爱的周总理补睡衣。睡衣上已经有好几个补丁了。这一回,邓妈妈又穿上了线,右手捏着针略略抬起,左手在熟练地打结。她是多么认真啊。

一位年轻的护士,双手捧着这件睡衣,望着补丁上又匀又细的针脚,眼睛湿润了。

在她们面前的小凳子上,摆着个针线包。这个绣着红五星的针线包特别引人注目。它是多年来周总理和邓妈妈随身带着的。是从什么时候起他们就带在身边,一直带到北京来的呢?是从延安窑洞,从重庆红岩,还是从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上

检举 1、1971年,基辛格博士为恢复中美外交关系秘密访华。在一次正式谈判尚未开始之前,基辛格突然向周恩来总理提出一个要求:“尊敬的总理阁下,贵国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发掘成果震惊世界,那具女尸确是世界上少有的珍宝啊!本人受我国科学界知名人士的委托,想用一种地球上没有的物质来换取一些女尸周围的木炭,不知贵国愿意否?”

周恩来总理听后,随口问道:“国务卿阁下,不知贵国政府将用什么来交换?”基辛格说:“月土,就是我国宇宙飞船从月球上带回的泥土,这应算是地球上没有的东西吧!”

周总理哈哈一笑:“我道是什么,原来是我们祖宗脚下的东西。”基辛格一惊,疑惑地问道:“怎么?你们早有人上了月球,什么时候?为什么不公布?”

周恩来总理笑了笑,用手指着茶几上的一尊嫦娥奔月的牙雕,认真地对基辛格说:“我们怎么没公布?早在5000多年前,我们就有一位嫦娥飞上了月亮,在月亮上建起了广寒宫住下了,不信,我们还要派人去看她呢!怎么,这些我国妇孺皆知的事情,你这个中国通还不知道?”周恩来总理机智而又幽默的回答,让博学多识的基辛格博士笑了。摘自《环球人物》张颖霞/文

2、“派克”的来历

50年代,有一次,周恩来和一位美国记者谈话时,记者看到总理办公室里有一支派克钢笔,便带着几分讽刺,得意地发问:“总理阁下,也迷信我国的钢笔吗?”周恩来听了风趣地说:“这是一位朝鲜朋友送给我的。这位朋友对我说:“这是美军在板门店投降签字仪式上用过的,你留下作个纪念吧!”我觉得这支钢笔的来历很有意义,就留下了贵国的这支钢笔。”美国记者的脸一直红到了耳根。

3、一句话的电影说明书

1954年,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通知工作人员,给与会者放一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彩色越剧片。工作人员为了使外国人能看懂中国的戏剧片,写了15页的说明书呈周总理审阅。周恩来批评工作人员:“不看对象,对牛弹琴”。工作人员不服气地说:“给洋人看这种电影,那才是对牛弹琴呢!”

“那就看你怎么个弹法了”,周恩来说,“你要用十几页的说明书去弹,那是乱弹,我给你换个弹法吧,你只要在请柬上写一句话:“请您欣赏一部彩色歌剧电影,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就行了。”电影放映后,观众们看得如痴如醉,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

4、巧对毛泽东

1960年5月,毛泽东、周恩来一行视察长沙,工作之余,到江边散步。遥望橘子洲头,百舸争流,万帆竞发,毛泽东逸兴遄飞,口占一上联:“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此联动静相对,意境悠远,三个断句,两处“顶针”,“洲”和“舟”又是谐音,应对难度极大。毛泽东对身边的周恩来说:“恩来,我一时江郎才尽,请你来个锦上添花如何?”周恩来才思敏捷,熟谙地理,了解长沙竟于百步之内得佳句:“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天心阁系长沙市内一景,与橘子洲相对。即工整又流畅,整个对联浑然一体,两位伟人相对而笑。摘自《教育信息》

5、1973年8月28日,中共十大在京召开之时,出席会议的毛泽东已因患上腿疾而不能站。会议结束后,为了不让与会代表看出破绽为自己的身体担心,毛泽东就一直坐在座位上,想让代表们先退场。主席不退场,代表岂肯先退场。还是细心的周恩来总理看出了主席的心思,打破了僵局,他机智地说毛主席是要目送大家离开会场。毛泽东则故意执拗地说:“你们不走,我也不走。”就这样,代表们一步一回头,依依不舍地挥手与主席道别。

6、一次,周恩来接见的美国记者不怀好意地问:“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把人走的路叫做马路?”他听后没有急于用刺人的话反驳,而是妙趣横生地说:“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之路,简称马路。”这个美国记者仍不死心,继续出难题:“总理阁下,在我们美国,人们都是仰着头走路而你们中国人为什么低头走路,这又怎么解释呢?”周总理笑着说:“这不奇怪,问题很简单嘛,你们美国人走的是下坡路,当然要仰着头走路了,而我们中国人走的是上坡路,当然是低着头走了。”记者又问:“中国现在有四亿人,需要修多少厕所?”这纯属无稽之谈,可是,在这样的外交场合,又不便回绝,周总理轻轻一笑回答到:“两个!一个男厕所,一个女厕所。”

7、特殊的纪念品

50年代,有一次周总理接待了一位美国记者的采访。这位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无意中看到总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那记者便以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问道:“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周总理听后,风趣地说:“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受禄,就拒收。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

8、周总理谈笑吃“纳粹”

50年代初,有一次周总理在中南海勤政殿设宴招待外宾。客人们对中国菜的花样之繁多,风味之独特,味道之鲜美都赞不绝口。这时,上来一道汤菜,汤里的冬笋、蘑菇、红菜、荸荠等都雕刻成各种图案,色、香、味俱佳。然而,冬笋片是按照民族图案刻的,在汤里一翻身恰巧变成了法西斯的标志。贵客见此,不禁大惊失色,忙向周总理请教。对于这个问题,周总理也感到十分突然,但他随即泰然自若地解释道:“这不是法西斯的标志!这是我们中国传统中的一种图案,念‘万’,象征‘福寿绵长’的意思,是对客人的良好祝愿!接着他又风趣地说:“就算是法西斯标志也没有关系嘛!我们大家一起来消灭法西斯,把它吃掉!”话音未落,宾主哈哈大笑,气氛更加热烈,这道汤也被客人们喝得精光。

9、周总理妙语斥对手

周总理在几十年的外交生涯中,一直以德高望重,幽默风趣著称,不管在何种场合,遇到什么样的对手,周总理都能唇枪舌箭,以超人的智慧,应酬自如,对手甭想占到便宜。有一次周总理应邀访问苏联。在同赫鲁晓夫会晤时,批评他在全面推行修正主义政策。狡猾的赫鲁晓夫却不正面回答,而是就当时敏感的阶级出身问题对周总理进行刺激,他说:“你批评的很好,但是你应该同意,出身于工人阶级的是我,而你却是出身于资产阶级。”言外之意是指总理站在资产阶级立场说话。周总理只是停了一会儿,然后平静地回答:“是的,赫鲁晓夫同志,但至少我们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我们都背叛了我们各自的阶级。”出其不意地将赫鲁晓夫射出的毒箭掉转方向,朝赫本人射去。据说,此言一出,立即在各共*产党国家传为美谈。

10、周总理舌战米高扬

有一次,周总理从日内瓦开会回来顺道访问莫斯科。在为他举行的一次招待会上,他用英语向苏联人祝酒。这时米高扬(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抱怨道:“周,你为什么不说俄语?你的俄语很好嘛!”这句话显然是很不友好的。周总理的方法是先不予理睬,他仍用英语回答说:“米高扬,该是你学习汉语的时候了。”以促米高扬说出不学汉语的原因。米高扬果然上钩,抱怨说:“汉语太难学了。”此话一出,周总理马上轻快地说:“没关系,下回到我们使馆来,我们将非常高兴地教你。”一下子将米高扬置于一种学生的地位。

11、对!牛弹琴

有一次,周恩来总理同国民党政府谈判。在我方义正词严面前,对方不但不接受,反而说同我方谈判是“对牛弹琴”!周恩来总理当即灵机一动,利用对方抛来的词语,将计就计,巧妙地回敬了对方:“对!牛弹琴!”在这里,周恩来总理把对方抛来的”对牛弹琴”这个成语巧妙地进行了结构上的调整,变成了一个内涵丰富的“对!牛弹琴!”,从而既摆脱了困难,又迫使对方陷入无地自容的窘境。

12、1960年4月下旬,周恩来总理与印度谈判中印边界问题,印方提出一个挑衅性问题:“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吗?”周恩来总理说:“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远的不说,至少在元代,它已经是中国的领土。”

对方说:“时间太短了。”

周恩来总理说:“中国的元代离现在已有700来年的历史,如果700来年都被认为是时间短的话,那么,美国到现在只有100多年的历史,是不是美国不能成为一个国家呢?

这显然是荒谬的。”

印方代表哑口无言。

在周恩来的反驳中,用了两个对比性材料来否定对方的观点。700年与100年相比较,你要否认700年而承认100年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其结果是承认100年就得承认700年这个事实。对比在这里产生了巨大的力量。

13、一次记者招待会,周恩来总理介绍我国建设成就。一个西方记者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这涉及到国家机密,不可能直言相告。总理眉头一皱,很快答道:“有18元8角8分。”在场的人全都愕然。总理解释说:“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面额为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共十种主辅人民币,合计为18元8角8分。中国人民银行有全国人民作后盾,信用卓著,实力雄厚,人民币是世界上最有信誉的一种货币。”话音刚落,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总理有意回避问题的实质,以“总面额”替代“总金额”,于是堵了外国记者的口,又不损害招待会和谐的气氛。运用曲解,使语言犀利而风趣,充分表现出他过人的应变能力和高超的语言艺术。

够了吗?

希望对你有帮助哦!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09-12-29
1
一次,周恩来总理去某地视察工作,飞机着陆后,他同机组人员一一握手,表示感谢。这时机械师正蹲在地上工作,周恩来同志和其他同志握手后就站在机械师身后耐心地等他,并示意别人不要惊动他。机械师工作结束后转过身来,才发现总理站在身后,不禁大吃一惊,忙说:“对不起,总理,我不知道您在等我。”
总理笑着说:“唤,我没影响你的工作吧?”
“没有,没有”,机械师赶忙说。周总理这种尊重别人,讲礼貌的好品质、好作风深深地感动了机械师和在场的所有人。
2
某次,一个美记者采访周恩来时,看见桌上放着一支美国派克钢笔。他以一种讥讽的口气问道:"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中国为什么还要用美国的钢笔呢?"
周恩来淡淡一笑,答道:"谈起这支派克钢笔话就长了。这是一个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他是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想,无功不受禄,就推辞。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收下了贵国的这支派克钢笔。"
3
在一次招待会上,尼克松一次问周恩来总理:“总理阁下,中国好,林彪为什么提出往苏联跑?”周恩来回答:“这不奇怪。大自然好,苍蝇还是要往厕所跑嘛!”一位西方女记者对着话筒匆匆问道:“周恩来先生,可不可以问您一个私人问题?”“可以的。”周恩来微笑着回答。“您已经60多岁了,为什么依然神采奕奕,记忆非凡,显得这样年轻、英俊?”场内顿时响起了友善的笑声和议论声。这正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问题。周恩来温和地笑了笑,待场内安静下来,才声音宏亮地坦然回答:“因为我是按照东方人的生活习惯生活,所以我至今都很健康!”翻译流利地译出周恩来的话,整个大厅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和喝彩声,各国记者无不为周恩来的巧妙回答所折服。
4
1973年,基辛格造访中国,毛泽东与其会晤,突然基辛格问道,听 说主席阁下正在学英语呢。毛泽东听后立即风趣地说,是啊,只会几个单词,比 如“papertiger”(纸老虎)之类的。当时,引得众人开怀笑。其实早在延安 时期,毛泽东就曾用“papertiger”这个词来形容国民党反动派,后来还用这个词指帝国主义。
5
一次有位外国人问周总理:“你们中国人走路总是低着头啊,你看我们走起路来挺胸抬头的,多有气势啊。”
总理回答到:“我知道,一般上坡的人总是低头走路,而走下坡路的人总是高抬着头”
6
有人问周总理“你们国家有多少钱啊?”总理机智的答到“我们国家只有十八块八角八分钱。”(在当时我国发行的人民币只有十元、五元、二元、一元、五角、二角、一角、五分、二分、一分这十种币值的人民币,其和正好是18.88元)。
7
在一次外交中,一位很不友好的外国人与周总理握完手后,竟然掏出手卷擦了擦手,之后又把手卷放入兜中。周总理见后,毫不客气的掏出手卷,擦了擦手后,直接把手卷扔到了垃圾筒中,有利地维护了中国人的尊严。
8
在一个外交场合,一位外国人问周恩来:“你们国家有妓女吗?”周恩来回答到:“有。”这时场内一片哗然。可总理接着说到:“在中国的台湾!”听到这里,场内响起了一片掌声。
9
一次,有人给周恩来总理出了一个谜语:“天下第一家,人人都爱他,人前他最小,春季开白花。”没有给出范围和提示,就叫总理猜,总理略加思索,说到:“赵钱孙李。”
10--让人最感动的--联合国为周恩来降半旗的原因!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时,设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门前的联合国旗降了半旗。自1945年联合国成立以来,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元首先后去世,联合国还没有为谁下过半旗。
一些国家感到不平了,他们的外交官聚集在联合国大门前的广场上,言辞激愤地向联合国总部发出质问:我们的国家元首去世,联合国的大旗升得那么高,中国的总理去世,为什么要为他下半旗呢?
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站出来,在联合国大厦门前的台阶上发表了一次极短的演讲,总共不过一分钟。
他说:“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半旗,这是我决定的,原因有二:
一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她使用的人民币多得我们数不过来。可是她的周总理没有一分钱存款!
二是,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可是她的周总理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如果能做到其中一条,在他逝世之日,总部将照样为他降半旗。”
说完,他转身就走,广场上外交官各个哑口无言,随后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瓦尔德海姆机敏而锋利的谈吐,不仅表现了他机智无比的外交才能,同时也反映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的高尚品格是举世无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