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说旅行@环巢湖徒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7
4月30日,我参加了共青团安徽省委等六单位组织的环巢湖生态环保行考察活动,与来自安徽各界的一百多名环保志愿者和摄影爱好者从合肥市出发,途径六个乡镇,九个村庄,沿着巢湖西线徒步跋涉,饱览烟波浩淼的巢湖风光,畅谈保护巢湖的思路策略。

巢湖因其形状像鸟巢而得名,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安徽省巢湖市因临近巢湖而得名,在共和国的版图上,很少有哪个城市能像她这样,襟江而又拥湖。大江大湖在这里交汇,江南江北文化在这里集聚。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她造就为江北的“鱼米之乡”,历史的烟云赋予她丰富的名胜古迹,长江巢湖之水哺育出一辈又一辈历史名人,为今天的巢湖留下了珍贵的自然和历史遗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名胜文化资源。作为一名来安徽求学的外地人,一直希望有更多机会深入了解这块神奇的土地。

我们出发的地方是滨湖新区的万年埠,这里靠近巢湖北岸,有300亩湖畔湿地,也因此有了一个很美的名字——万年埠。经过的人都不忘到这里走一遭,体验一下原生态自然的味道。然而,曾几何时,这儿只是一片低洼易涝之地。今年元月份,“巢湖沿岸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试验段在这里正式开工,为滨湖新区修复湿地、引水入城、保护水体、治理污染之路又向前迈了坚实的一步。打造宜人适居的防洪保安新区、湖光翠影的生态湿地岸线及水岸交融的动态滨水空间,生态补水“引泉入城”。再过三到五年,滨湖沿岸50多公里的防林景观带,加上高楼林立的各式风格的高层建筑,再配以灯饰,定将竞相辉映,各呈异彩。看数条挖掘船、驳船在湖上来回穿梭,船上探出的铁臂,或伸入湖中,或在土滩边紧张作业。不难预想,当首座向湖心内延伸百米的防浪林观景平台建成后,这里不仅呈现一派现代化的城市生态景观,还将成为滨湖新区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继续向前不远,我们到了包河区烟墩镇横城村,横城村是一个1528人,土地总面积1558.40亩的湖滨小村,地处巢湖岸边,是烟墩乡的“西伯利亚”,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落后,尤其是道路。村领导班子带领群众艰苦创业,修通了一条横贯全村长4.7公里,宽3.5米的砂石路,改变了原来坑坑洼洼,一到雨天就泥泞难行的路况。

横城村有120亩圩田,而担负圩田排涝抗旱任务的主干沟渠还是1972年人工开挖的,沟渠因年久失修,渠中淤泥堵塞,杂草丛生,已失去功能。近十多年,这里的农民每年只能勉强种一季水稻。如遇梅雨或连阴雨,农民们就吃尽了苦头,田里的内涝无法自然排除,他们只能用水车或面盆进行人工排水,午季更是无法栽种。也是在这一届村委班子的带领下,一条长2400米,平均宽6米,新增深1.3米的排涝抗旱沟渠胜利完工。从此,横城村农业也一改过去不能种植午季作物的历史。仅2005年午季作物,全村就净增收入10万多元。

时过境迁,巢湖沿岸依然有很多百姓过着清苦的生活,路过一户红砖砌成的房子时,有队员上去给房门口的老奶奶一包饼干吃,老人家吃了一惊,看看手里的饼干,像是在仔细的辨认,我想她可能很少吃到这样的食物。当看清自己手里拿的是可以食用的饼干,她迟疑的表情变成了老泪纵横,声泪俱下地给我们讲述自己的往事:九十高龄的老妪,子女都不在身边,老伴几年前过世,孤零零一人生活在巢湖边上,日出日落,自己却像一个孤独的守望者一样,等不到归航的远帆。平常少言寡语的老人看到一群热情的青年跟她打招呼,还给饼干吃,怎能不激动的泪流满面,那场面就像当年老区的群众送别红军战士-------------

巢湖流域是长江中下游地区著名的“鱼米之乡”和国家重要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流域内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巢湖水质逐步恶化,加上水土流失带来的内源性污染不断增加,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目前湖区整体水质为Ⅴ类,西半湖水质为劣Ⅴ类。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极不情愿地看到,巢湖是我国水污染较为严重的“三河三湖”之一,温家宝总理已经连续三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做好“三河三湖”等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工作。

2007年太湖蓝藻的大规模爆发,对水源地水质造成极大污染,严重影响了湖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温家宝去年在江苏无锡主持召开的太湖、巢湖、滇池治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把治理“三湖”作为国家工程摆在更加突出、更加紧迫、更加重要的位置,科学规划、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坚定信心,坚持不懈地把“三湖”治理好。巢湖流域的居民也高度关注巢湖水质的变化。目前巢湖全湖呈中度富营养状态,特别是近年来蓝藻频繁暴发,已经严重影响了流域内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沿湖而行,不时能看到湖面上飘着一些浮游物,沿途群众告诉我们,“蓝藻来时铺天盖地,先是绿色,后变黑色,最后发臭。”此时,我们所看到的就是蓝藻留下的“残局”:褚黑色的斑块附着在湖边浅滩,暴露在岸上的已经成为细小的颗粒。村民说“我们把它(蓝藻存留物)捞上来,做肥料。” 每年六七月是蓝藻爆发的高峰季节,刚入夏季,走在湖边,已经可以隐隐闻到一些恶臭。肥西县严店乡吴坎村的一位大妈见证了巢湖水污染的全过程。“30年来,我们一直都在吃巢湖水,好几代人了,最近这几年,只能吃井水。现在巢湖水连洗衣服都发臭,我们的水井也越打越深,从当初的10米,到现在已经打到30米。”

从村民嘴里我们还得知,从饮水方面看,巢湖基本上死了。所以,巢湖边的居民的饮水只能靠井水,目前,砖井已经不用了,家家户户都在用地下井,除了因拆迁搬来的新户,几乎每家一口井。本来‘井水不犯河水’,现在反过来了,井水受到湖水的‘干扰’,水越来越臭了。

我们了解到,巢湖污染对周边居民最大的威胁,就是饮水变的越来越难了。就连家禽家畜,都得依靠过滤过的井水。巢湖是中国第五大淡水湖之一,对祖辈居住在巢湖边上的村民来说,除了外出打工,巢湖是他们主要的副业收入——捕捞鱼虾,拿到市场上卖掉来贴补日用。

“巢湖虾很好的,7、8元一斤,我们家有2个人下水捞,好的时候,每天可以挣到100多元。严店乡夏罗李村的一位大叔告诉我们,“现在鱼虾死了,草也跟着死,对我们损失很大,生活也面临着威胁。”顺着大叔手指的方向,姑山、姥山两个岛屿依稀在目,灰黑的湖水,浮漾着一股腥枯的味道。“烟波浩渺,白帆点点”的景象只能留在我们手中的一本旅游推介手册的图片里。

穿行在湖边,我们看到一对夫妻正在晾晒刚刚打上来的巢湖银鱼,他们说“巢湖银鱼是很有名气的,但现在因为受到污染,已经死得差不多了。村里30多户人家,原来卖鱼每月平均总能挣个千把块钱,眼下很难打到鱼了,8月份,我们都准备去打工了。”

水是有灵性的,因水而居,遇水则活。巢湖岸边的人们世世代代以水产养殖为生,巢湖水清,则他们的生活蒸蒸日上,巢湖污染,他们的生活危机重重。巢湖水质由西向东逐渐变清,入湖主要河流有:南淝河、上派河、丰乐河、杭埠河、白石天河、兆河、柘皋河等。这些河流都源于山丘区,一般集水面积都大,河道流程较短,比降陡,汇流快,穿过湖周圩区后,进入巢湖,经湖泊调节容蓄后,出巢湖闸经裕溪河于裕溪闸下注入长江。我们看到巢湖污染源分散,细水慢汇,70%的污染都是工业污水排放的。湖区周边肥料使用率不高,农村生活污水不处理直接排入水塘等等原因是造成巢湖磷含量增加、巢湖蓝藻增多的重要原因。为消灭巢湖蓝藻,合肥市已经实施“村庄环境整治行动计划”,力争用5年的时间让农村垃圾集中收集率达80%以上,污水处理率达80%以上,绿化率达30%以上。

已经拉开序幕的巢湖水污染综合治理可能需要动用近千亿元的巨资,而根治巢湖污染的初步目标是,利用20年左右的时间,使巢湖流域恢复生态良性循环状态。需要进行的工作包括建设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及其它固体废弃物处置工程,污染底泥清淤和护坡截污工程,以及清除巢湖水面上的蓝藻,随行的安徽省生态与湿地保护协会吴朝老师告诉我们,在所有藻类生物中,蓝藻是最简单、最原始的一种。所有的蓝藻都含有一种特殊的蓝色色素,蓝藻就是因此得名。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大规模的蓝藻爆发,被称为“绿潮”(和海洋发生的赤潮对应)。绿潮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更为严重的是,蓝藻中有些种类(如微囊藻)还会产生毒素(简称MC),大约50%的绿潮中含有大量MC。MC除了直接对鱼类、人畜产生毒害之外,也是肝癌的重要诱因。MC耐热,不易被沸水分解,但可被活性碳吸收,所以可以用活性碳净水器对被污染水源进行净化。天敌蓝藻等藻类是鲢鱼的食物,可以通过投放此类鱼苗来治理藻类,防止藻类爆发。

晚饭时分,我们到达了肥西县三河镇西湖村,这里的村民临湖而居,水产捕捞养殖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也因临近巢湖,倍受湖水泛滥的危害,我们的营地就扎在新建的防汛指挥部大院里。站在湖边大堤向东北方眺望,孤山依稀可见。听着老乡讲述孤山那美丽的传说,我细细品味这篇神奇的土地。三十万年前的和县猿人,二十万年前的银山智人表明人类远祖早已在此繁衍生息,五千年前的凌家滩遗址显示这里出现了高度发达的城邦。刘禹锡陋室著华章,朱元璋挥师夺京宁,新四军江北抗日第一枪,解放军渡江第一船,冯玉祥、李克农、张治中、戴安澜等将领丹心映日月。著名的作曲家吕其明,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许海峰都诞生在这里。可以说巢湖水涌起,点滴都风流。

巢湖是“巢湖水师”的发源地。元朝末年,居巢人俞廷玉父子并廖永安弟兄,为保护乡里聚兵巢湖,在湖心姥山岛建水寨,修船圹,训练水师。正是这个水师,在裕溪口打败元军,救出朱元璋,并相助朱元璋挥师渡江,为明朝建业建立了卓越功勋,俞氏父子四人因此被册封为“两公两侯”。俞府宗祠和姥山南圹遗址,至今印记着这个鲜为人知的历史功绩。

巢湖是“淮军文化”的摇篮。李鸿章在巢湖中庙水域集中编练中国淮军,一批著名爱国将领——庐江籍“五大督抚”丁汝昌、吴长庆、吴赞成、刘秉璋、潘鼎新,肥西籍的刘铭传,正是从这里走向疆场,走向台湾,在抗法战争、甲午战争和抵抗八国联军三大战争中屡建奇功。淮军在巢湖的遗存很多,以中庙镇的淮军“总祠堂”昭忠祠、李文公祠、姥山的文峰塔,烔炀镇的李鸿章当铺为中心,从庐江的吴长庆故居、武壮公祠、潘鼎新祠、刘秉璋墓,到居巢区、无为县的丁汝昌的故居和墓园,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淮军文化圈,不仅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军事价值和建筑艺术鉴赏价值,而且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阵地。

第二天,我们乘坐渔政部门的船穿湖东渡,到巢湖市忠庙上岸,继续沿着巢湖北岸东行。到黄麓镇的时候,同行的安徽青年报记者说附近就是1933年爱国将领张治中先生捐资在创办的黄麓师范,七十年来泽惠巢湖,培养了许多乡村教育英才,由于距离我们的考察路线相距甚远,这次只好把遗憾留在这里。默念一首《山梧五律.黄麓师范感怀》

宽阔石阶路,

巍峨黄麓山;

琼楼听曲雅,

校帜映霞丹;

挺拔千松壮,

芬芳百卉繁;

将军豪爽笑,

遗韵在人间。

仿佛看到了张治中将军亲笔题写的“敬勇诚毅”的校训,他希望全校师生要做到“敬以待人,勇以行义,诚以存心,毅以立志”。张治中要求师生要把这4个字落实到行动上,不论做人做事还是做学问。黄师的学生们,也都以此为人生之宝、做人之道、治学之窍。

千里江淮,巢湖最美。巢湖之美,不仅在于她的辽阔浩大,不仅在于她物产丰富,文脉深厚和遍布两岸的风景名胜,更让我们感动的是世世代代的巢湖儿女励精图治,不懈奋斗的精神。湖中姥山庙有一副绝妙的长联,“百八里形胜参差,欲盖览绮丽春光,正烟消雨霁,岑楼上洞启疏棂,远黛修容环献媚”,下联为:“万千层涛澜汹涌,若别领清幽秋景,迨风息波恬,长夜间徒倚山渚,冰轮跃彩遍浮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还可以再见千古名湖的瑰丽景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