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王小波,谈谈工作与人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5
NO.01

王小波

当代著名学者、作家

现在很多人都读王小波,王小波就这么真的好读吗,随手看到别人手里抱的书,不是《红拂夜奔》就是《黄金时代》,他的文字好像盛行不衰。

在“LIFE+”生活家演讲里听到鲁豫谈王小波和逝去的90年代。

“好的文学作品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因为它描写的是恒久不变的人性。”

对,人性参不透,它多面、复杂,没人说得清,但是我们却能在他的书里读到那些被显像化了的隐性的人性。他的文字像是一把钥匙,带着读者去解码属于自己的人性,让无数个读者感觉到共鸣,这就是王小波的神秘和神奇。

在人生重要的节点,面临选择面临苦痛面临很多很多的未知的时候,是否是曾经读到过的一个人一段经历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读的时候感觉不到,那是可能的,但是潜移默化中,这些人物和他们的故事,会在某一个时刻突然就融进你的血肉,变成了你的人格,也许这就是文学的影响。

我并不是一个好读者,我读不懂的东西太多,所以我的落点只能是浅而轻的。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里有一篇是《工作与人生》,恰好我正在选择工作,也就是这个当口,我才读到王小波的散文和杂文,他幽默又严肃,寥寥数语,我们便可以看到一种新的观点,一种对生活的严肃的尊重。

工作 和 人生:某种关系

我们选择工作的时候又是在选择什么呢?在找工作时我常抱有这样的疑问。

王小波说,有人把生儿育女看作人生的主题,有人把获得社会地位看作人生的主题,而他将工作看作人生的主题之一,人可以从工作中获得乐趣。

所以选择了一种工作,其实就是选择了一种人生和生活方式。

工作 的 目的:某种要求

有人说钱,对,我们都需要钱,王小波也不例外,他说他对权力没兴趣,但是对钱有“一点兴趣”,这“一点兴趣”就是对金钱追求的度和底线,他不会因为钱而做违背自己意愿的事,而是在做想做的事的同时,保有对钱的“一点兴趣”。

我起初觉得应该把实现人生价值和个人价值放在首位,一份工作能让我发挥价值,获得成就感,我才觉得它值得一做。但是实现自我价值并不一定会带来乐趣,即使有一点乐趣,也是因为做擅长的事更容易成功罢了,是没有挫败感的安全的趣味。

但擅长和喜欢是两码事。

总有一件你无论如何也放不下的一定要做的事,这就是喜欢;即使别人规劝你放弃,你也完全不可能停下的,这才是喜欢。

我很喜欢日剧《问题餐厅》里的一段台词:想从事一个好工作,我只是想从事一个好工作。我想感受悸动,想与能够让我激动兴奋甚至忘却呼吸的瞬间相遇。所谓人生,必定不是地位,名誉或者金钱。我觉得决定人生的要素,是心是否真的跳动。这也是喜欢。

而王小波说的从事一项工作,把这项工作做好,从而获得价值和尊严,其实是将喜欢变成擅长,从获得一种乐趣到获得很多乐趣。这才是正确的因果关系。

有所为 和 有所不为:某种边界

人活在世上,不但有身体,还有头脑和心胸——对此请勿从解剖学上理解。人脑是怎样的一种东西,科学还不能说清楚。心胸是怎么回事就更难说清。对我自己来说,心胸是我在生活中想要达到的最低目标。某件事有悖于我的心胸,我就认为它不值得一做;某个人有悖于我的心胸,我就觉得他不值得一交;某种生活有悖于我的心胸,我就会以为它不值得一过。

人有了心胸,就可以用它来改变自己的生活

现在用脑子的人多了,但是心胸却不是人人都有的。我们想过生活和想做的工作都不同,人的心胸也就因此不同,就像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尺和量度,如果不达标我便不做。心胸的确很难说清,按王小波的说法可以是一种是与非、接受和拒绝的边界,划清这条边界,在这个相对自由的疆域内,才能继续追求乐趣和价值。

点击阅读原文,直达王小波的《工作与人生》

www.douban.com/group/topic/46774789/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