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著名的两只“龟”(一)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5
“千年王八万年龟”,是说龟的长寿,然而有据可查的也就能活300年,目前还没有准确鉴定老龟年龄的有效方法,因而所谓千年龟都是缺乏科学依据的。但这里所说的两只“龟”却已经活了约2500年了,而且还将永远活下去。

可以肯定很多人首先想到了《龟兔赛跑》中的那只龟,它来自于西方却在中国妇孺皆知,本文先讲讲此龟。《龟兔赛跑》来自于《伊索寓言》,就从伊索说起。伊索正确的译名应该是“埃索波斯”(Aisopos),翻译为伊索乃是拉丁文用英文读法而成,在此姑且沿用。根据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公元前5世纪)考证,认定伊索应是公元前6世纪人,原籍小亚细亚的佛律基亚(今土耳其的中西部)。然而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前322年)的结论不同,他认为伊索是色雷斯(今保加利亚、希腊、土耳其欧洲部分)一个名为梅森布列亚的小镇上的居民。他曾在萨摩斯岛(希腊岛屿)上住过一段时日。历史上佛律吉亚人就是从巴尔干半岛迁徙至小亚细亚的,这样也是有联系的。希罗多德在西方享有“史学之祖”、“历史之父”的盛誉,他在《历史》第二卷134节记述:“罗德庇司的全盛时代正是在阿玛西斯,而不是在美凯里诺斯当政的时候,因此她是在修建金字塔的这些国王之后许多年的人。她是个色雷斯人,是萨摩司人海帕伊斯托波里斯的儿子雅德蒙的女奴隶。她又是和写作寓言的伊索在一起的奴隶,因为他也是雅德蒙的人。这一点的最主要的证据是,当戴尔波伊人遵照着一次神托的命令,作出多次的声明讲对伊索之被杀而要求赔偿的任何人到他们那里去的时候,则除了只有前者的孙子,另一个雅德蒙之外,并没有任何人这样做。因此,伊索当然也就是雅德蒙的奴隶了。”文中提到的罗德庇司是个妓女,是闺秀诗人莎波的兄弟的情人,美艳绝人,“她的名字在全体希腊人中间无人不晓”。这段引文还包含一个重要信息:“罗德庇司的全盛时代正是在阿玛西斯”,通过这句话学者推断出了伊索的生活年代。

至于伊索是生而为奴,还是战俘成奴,也有不同说法。后来因智慧聪颖而被老雅德蒙解除奴籍,成为自由人。此后到处游历,讲述寓言故事。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里书及一件伊索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伊索曾经当过律师。传说伊索早先是哑巴,梦中得遇幸运之神把手放进他的口里放松他的舌头,醒来后就会说话了,妙语连珠,机智幽默。也有说他相貌丑陋,头尖,鼻塌,颈短,嘴唇突出,色黑,足弯,腹大膨脝(hēng),舌短,言语不清,如此形象岂能担任吕底亚国王使节?两说必有一谬。只是全世界平民百姓自娱式理想:出身卑微,富有智慧;形象丑陋,心灵高尚。伊索死于德尔菲被投崖,原因也众说纷纭。有说因讲述“鹰与屎壳郎”的故事;有说为国王发放慰问金有争议,被市民投岩下;有说得罪祭司等等,死后发生瘟疫,求神示,命赔偿赎罪才息。上述希罗多德提到的领取赔偿金就是指此事。

再谈《伊索寓言》。古希腊寓言创作传统远远早于伊索生活的时代,在荷马史诗等作品中都能看到寓言的存在,而《伊索寓言》中的某些故事正是来自于这些作品中一个桥段。伊索出现在寓言兴盛的时代,他顺应时势从而成为一代大师。而寓言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开始是口传作品,它的流传只能靠记录和传抄。伊索寓言的第一个集本出现在公元前300年,是由得墨特里奥斯(公元前345年-前283年)编辑的,约计一百余则,成为之后几个世纪的范本,此书已亡佚。得氏曾在亚里士多德的雅典学园长期治学,很可能借助于学园图书馆里的资料,完成了伊索寓言的收集工作。同样奴隶出身的巴布里乌斯和费德鲁斯两人合作,于公元一世纪将伊索寓言用诗体形式扩编成书,此书虽然粗劣乏味却受到学者重视,得以流传。而据柏拉图说,苏格拉底判处死刑服毒之前,也曾打算将若干伊索寓言改写成韵文。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经常引用伊索寓言故事,可见伊索寓言影响之大。伊索寓言自古至今保存有100多种抄本。第一个印刷本是约1479年由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完成的。流传下来的伊索寓言中,真正伊索创作的没有几个。《伊索寓言集》里有两百五十则以上的故事均系后人添加。

在古希腊曾有多种外国寓言集行世,无一流传至今。这些寓言集的部分内容或许已被收入伊索寓言。据考证伊索寓言中的有些动物,如骆驼、大象、猴子、某种毒蛇等都不是希腊动物,而且还有神话和宗教故事。所以很多可能来自利比亚、埃及、印度、阿拉伯还有基督教等。伊索也许就是个传说,或者假托其人,或者代代传创而成集体创作者。

伊索寓言中大部分的故事末,都有一段训语,表达寓意。与寓言正文相比,寓意有的切题,有的跑题;有的新意,有的陈词;有的情趣,有的乏味;有的拍案叫绝,有的不知所云,由于寓意均为编集者事后添加,周作人言“说一句杀风景的话,所说的多是奴隶的道德,更是不足为训”。所以他认为所谓伊索寓言只能称为故事而不是寓言,“说的详细点,是动物故事”。英译本作者罗伯特•坦普尔描述:“在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城,在较为高雅的酒宴上,讲述趣味隽永的故事蔚然成风,在座者为取悦他人,免不了插科打诨,为此就得熟悉伊索寓言,迄今流传的伊索寓言中的大部分故事,……无非是我们眼下称之为俏皮话的一类笑料而已。”所以他得出结论:“《伊索寓言》就其性质而言,相当于一部笑话集、一本古代的笑话大全”,“内容诙谐多趣,文字有欠雅训,正统的学者往往对之不屑一顾。”然而“读伊索寓言时我们面对的是农夫、商人和普通民众,而不是衣冠楚楚的知识阶层。书中随处可见村夫野老式的幽默和笑话,其中有些依旧适用于当今世界的边远地区和穷乡僻壤,”“这是我们在阅读柏拉图或修昔底德的著作时无法获得的一种知识。”

由此可见,伊索寓言并不是一本儿童读物,它为我们展示了古希腊社会平民生活的“清明上河图”,刻画描写具体细微,寄寓动物,悲天人,“人生在世独善其身,他人有难落井下石”这是伊索世界奉行的信条,无论对深入理解历史或从事人性的研究,都具有重大的价值。

根据现有史料表明第一个来我国的西方传教士意大利人利玛窦(1552年-1610年)在著作《畸人十篇》(1608年)中介绍和摘引过伊索寓言,这是伊索寓言首次在中国出现。之后,利玛窦在北京的助手传教士庞迪我著《七克大全》(1614年),在其中摘引过几则伊索寓言。我国第一个伊索寓言译本名《况义》,该译本由法国耶稣会士金尼阁(Nicolas Trigault)口授,我国天主教士张赓笔录,印行于明天启五年,即公元1625年。我国第一个从英文转译的伊索寓言译本出版于1840年,标题为《意拾喻言》(周作人称《意拾蒙引》,意拾即伊索),英文标题是ESOP'S FABLES,注称“由博学的蒙昧先生用中文撰写,再经他们的门生懒惰生编成现在的形式”,此书用作教外国人中文的教材,大英博物馆收藏,成海内外孤本。

《伊索寓言》四字,林琴南首用,在十九世纪末翻译选本。寓言两字来自《庄子•杂篇》。而在《太平御览》及《魏书•吐谷浑传》中有关一箭易折,十九箭不能折的记载与伊索寓言中的《农夫的儿子们》的故事异曲同工,似有参照。《伊索寓言》丰富了中国的词汇,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农夫与蛇,狼来了,披着羊皮的狼等等,很多孩子甚至家长都误认为是中国古代的故事。

最后聊聊《龟兔赛跑》。在《伊索寓言》中有关乌龟的寓言有三个:《龟兔赛跑》、《乌龟与鹰》、《宙斯和乌龟》。三个乌龟三个形象,一个褒义,一个贬义,一个中性。最著名的当然是《龟兔赛跑》了。伊索寓言不是儿童读物,在中国多数儿童版本的伊索寓言都经过精心筛选、反复修改和大量增添,为适应儿童需要,语言章句都是儿童化的,和原始版本已相去甚远。

摘录一段某个译本的:“一年一度的动物运动会拉开了帷幕。大森林里热闹极了。动物们欢呼着、雀跃着。狮子是大会的主席。老虎和豹是裁判。猴子们忙上忙下,维持着大会的秩序。最吸引人的越野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参赛选手是兔子和乌龟。这场比赛得到了大家的关注。兔子是被观众们普遍看好的一号种子选手。它身手敏捷,是个天生的运动健将。对乌龟的情形,动物们争议很大,有的认为乌龟要想跑过兔子,除非出现奇迹;有的却认为乌龟敢于向兔子挑战,就一定有获胜的希望。在阵阵热烈的音乐声中,运动员出场了。兔子昂首挺胸地走到起跑线旁,……”拉拉杂杂这么多,还没正式开始比赛。

再看原版,选的是周作人译本:“乌龟与兔争论谁跑得快。于是他们规定了比赛的日期,约定了地点。那时兔因了自己天生的速力,不注意跑路,却在路旁躺下,就睡着了。乌龟知道自己走得慢,略不停留地往前跑,这样地在睡着的兔的旁边走过,得到了胜利的奖品。这故事说明,天生才力如或疏忽,常为辛苦努力所胜”。

言简意赅。同样名列世界三大寓言家之一的法国拉封丹寓言选录了一些伊索寓言,其中就有《龟兔赛跑》,它虽然比伊索多了不少描写,但仍然比中国译本要简约。而中国人又发挥想象,对乌龟获胜的原因脑洞大开:博彩、绑架、黑哨、职场、听命、行贿、安眠药、兴奋剂等。而不同的结局不同的启示也别开生面:是金子总会发光(兔子赢了);核心竞争力(途中有河);各有优劣(兔子累倒);风险管理(兔子撞树);合作共赢(互相背负);竞争产生速度(合作不跑了);团队力量(找其它伙伴合伙);知识就是力量(拜人类为师)。而成功学也参与了:智慧(乌龟咬住兔子尾巴);兵法(乌龟先走);工具(乌龟“打的”);品牌(乌龟打的车是奔驰);服务(乌龟用的是滴滴出行);标准(乌龟定的标准途中有河);团队(乌龟抱团取暖)等等,彰显当下社会状态。

钱钟书先生以对故事的曲解而成妙解形成他独特的语言风格,吸引了无数的读者,他对伊索寓言也进行了解读,独到之处令人击节。以钱先生的结论作为本文的结语:“小孩子该不该读寓言,全看我们成年人在造成什么一个世界、什么一个社会,给小孩子长大了来过活。卢梭认为寓言会把纯朴的小孩子教得复杂了,失去了天真,所以要不得。我认为寓言要不得,因为它把纯朴的小孩子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以为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象在禽兽中间一样的公平清楚,长大了就处处碰壁上当。缘故是,卢梭是原始主义者(Primitivist),主张复古,而我呢,是相信进步的人——虽然并不象寓言里所说的苍蝇,坐在车轮的轴心上,嗡嗡地叫到:“车子的前进,都是我的力量。 ”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