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5年6月18日,滑铁卢战役打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9

1815年6月18日,滑铁卢战役打响了。英军的指挥官是威灵顿公爵。7万2千法军和6万8千英军在小镇滑铁卢附近打了一场改变了十九世纪的大决战。

法军的主攻方向是圣约翰山高地,由于法军中有能力指挥军队的将领大多没有参加这场战役,导致法军中存在很多无能的指挥员,其中就有拿破仑的弟弟热罗姆,所以该高地始终未能夺取。

在久战不克时,内伊元帅率领骑兵开始往圣约翰山高地发起不下于莫斯科炮台和莱比锡战役的骑兵冲锋,虽然骑兵军的冲锋毫无战术可言,但是他们实在是锐不可当。

法国骑兵几乎突破了方阵,夺取了大量炮台,英军伤亡惨重,拉海圣也沦陷了。英军还是奋力挡下了法军的猛攻。

拿破仑虽然胜利在望,但是他在中午就看见普鲁士军队往这里增援,而救星法军元帅格鲁希迟迟不到。英军和法军都死伤惨重,但是法军已经占了上风。

可是,下午7点,普鲁士军队在比洛副司令的率领下突然杀了出来,此时待命的英军预备队也发起了总攻。法军惨败,他们拼命溃逃,尽管拿破仑和内伊企图力挽狂澜。

但是毫无成效,最后一个法军方阵已经覆没,滑铁卢满是逃兵,拿破仑不得不随军败走,滑铁卢战役的惨败,使百日王朝彻底垮台了。

拿破仑兵败后,法国人民以及他的大臣强烈要求他专政,推翻逼迫他退位的议会,但是,拿破仑清楚,资产阶级已经抛弃了他。

因此,他拒绝发动人民抗战。拿破仑宣布退位,英国人对他很不客气,决定把他流放到圣赫勒拿岛,也没有给他留下皇帝的名号。

扩展资料:

战争背景:

1812年6月拿破仑率64万大军远征俄国,结果大败而归。1813年拿破仑在德意志境内同俄国,普鲁士作战,结果在瑞典奥地利的夹击之下再次受挫

。1814年反法同盟侵入法国本土,拿破仑虽然施展军事才华以劣势兵力取得一定战绩仍然无法从根本扭转战局。4月6日巴黎开城投降,拿破仑宣布退位,被流放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

战胜国随即在维也纳召开会议,决定由路易十八即位复辟波旁王朝。法国民众对此决议甚为不满。1815年2月26日拿破仑离开厄尔巴岛登陆法国本土。

奉命阻击的米歇尔·内伊元帅倒戈,3月20日拿破仑抵达巴黎赶走路易十八再次夺政。在此前的3月13日,反法同盟在维也纳宣布拿破仑为非法者。

3月17日英帝国,俄罗斯帝国,奥地利和普鲁士发起动员令。拿破仑认为反法同盟军虽然人数众多但兵力分散,战争初期必然采取守势。

而自己刚取得政权,国内保皇党的顽固势力尚未彻底铲除,等同盟军集结完毕后内外夹击更将处于不利局面,此时比利时驻有威灵顿公爵率领的英荷联军11万人和布吕歇尔率领的普军12万人。

如果消灭英军,普鲁士极有可能退出反法同盟,俄军也会担心退路不保而收兵,此外比利时南部的法语区是支持法国的潜在势力,假使战役获胜法国的周边局势可能完全改观。

所以采用乘同盟军立足未稳主动出击各个击破的战略。威灵顿当初为了防卫自己的据点奥斯滕德把兵力部署在布鲁塞尔西南至蒙斯一线。拿破仑委派米歇尔·内伊元帅指挥左翼。

埃曼努尔·格鲁希元帅指挥右翼,自己亲自率领本队和预备队于6月16日凌晨由沙勒罗瓦越过法比边境插入英荷联军和普军之间的空档。

意义重大:

滑铁卢战役的结果不仅在军事意义上重大,而且对金融界的影响同样深远。如果拿破仑的大军胜利,则法国就会成为欧洲的主宰,英国公债的价格就将大跌;相反,如果拿破仑大败,则英国主导欧洲,英国公债就会大涨特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拿破仑·波拿巴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