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水韵、词林正韵,这两个韵部的标准汉字读音怎么读?最好用拼音分别注出发音和声调来。

喜欢古诗词,但不喜欢诗词吟唱的调调,只喜欢用平常语言的方式的朗诵,但知道古人诗词中汉字读音非与现代普通话完全一致,常常受困于此,故想请教高人,希望有人能读出平水韵、词林正韵这两个韵部中与现代普通话发音不同的文字,用平水、词林这两个韵部分别该怎么读。谢谢啦!

第1个回答  2018-05-21
现今根本这样的人,因为当时没有注音手段。发音随时代变迁,平水韵发音已绝迹。现在的有些人所说的平水韵发音,仅是推测,没任何根据换。
第2个回答  2015-12-08
近体诗和词,属于相同的声韵体系。所依据的都是平水韵,只是词韵将平水韵的若干韵部合并,合并在一起的各个韵部,相互之间可以通压。
古音由于年代距今较远,其真实的发音难以用现代汉语拼音来准确标注。但通行的韵书,于每一个韵字之下,通常都有注音,只是注音方法使用的是“反切法”(还可以参照《说文》、《康熙大字典》等工具书,这些书的注音都是使用反切法)。即常见诸如“某某反”或者作“某某切”者,即是该字之音读标注。
依据反切法来读读音的方法也很简单,所谓“反”“切”者,即快读之意,将前面标注之两字快速连读,所得到的发音,就接近该字的本来发音了。比如“德翁切”,即是“东”字的发音。进一步讲,反切法的前两字用于注音,第一个字取其声母,第二个字取其韵母,产生的新的发音,就是被注汉字的发音。
所以,按这个逻辑,凡是反切法中第二个属于相同韵部的,其被注的汉字必然也属于同一韵部。
而关于声调,平水韵分为五声,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入声;今天的汉语拼音声调分为四声,即所谓1声、2声、3声和4声。相互之间可以找到对应的关系——阴平相当于今天的1声;阳平相当于今天的2声,上声相当于今天的3声;去声则相当于今天的4声。只是古汉语中的入声字,在今天的普通话里已经消亡,原来的入声字今天摊入其他四声中,其中以摊入平声的居多。入声的发音根据古籍的有关记载,被描述为一种“急迫而短促”的发音音调。这中声调在今天绝大多数的南方方言中还可找到。比如象“竹”、“毒”、“屋”、“捉”、“沃”等等这样的词字发音,用江浙、福建、广东等地方言读来的效果,都是入声的声调。
如果你是北方人,则可参照普通话中的轻声读法,即在双声叠韵词的尾字上,普通话往往很短促地读出来,比如“爸爸”、“妈妈”之类。这个轻声,在音节的长短上,有点类似入声字的读法,只是气息稍轻。
古代诗歌押韵,尤其是近体诗,尤重视声调的平仄,不同声调的字是无法押韵的,所以韵书的体例都是以声调分为大类,即平声韵(又分阴平和阳平)、上声韵、去声韵和入声韵,之后才是具体的韵部,比如东韵这个韵部,全称则是“上平声(阴平)一东”其后在上平声中依次是“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这些韵部中的字的读音的声调是明确的,即在当时都属于上平声这一声调。

但在今天,我们作为一般性的欣赏和阅读,并不需要去按照古音来读。用今天普通话发音来读也是一样,只是在极少的地方,比如韵脚字,成语熟句等处,我们应该能够读出正确的发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