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社会学角度看苗族传统居住形态的变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5-10-14
苗寨村落文化变迁:传统模板向现代模板的演变

文化变迁是指一种文化由于内部的发展和外部接触所引起的结构与功能,形式与内部的改变。在社会状况背景之下,文化的适时变迁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必要规律。著名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曾在对文化变迁情况的研究中提出了“文化堕距”理论,该理论认为物质文化总是于非物质文化而发生变化。两者是不同步的,这就是说任何文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一个动态的,演讲过程。在研究苗寨村落文化的变迁方面,笔者认为可据传统和现代两种模板,尤其是从传统模板向现代模板的演变层面进行研讨。

(一)苗寨村落文化的传统模板

人是文化的创造者,同时也是文化的传播者,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式制度文化。据调查得知,苗寨这一古老的村落,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经历和经营着具有苗寨特色的传统文化。并且这种传统文化的缩影,在今天仍能找到很多。

1、苗寨传统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人们在适应和改造自然世界的过程中所创造来的,其主要目的是维持人类社会的基本需求和发展,在这里,笔者按农业技术,衣食住行等方面,对传统物质文化进行研讨。

(1)传统农业生产技术。苗寨自古以来就是典型的农耕村落,农业经济是该村主要的经济命脉,调查表明,尤是在改革开放以前,该村在农业生产技术方面,显得相当落后,在那个年代,种田没有肥料,但分了补给土地肥力,家家户户都去捡牛粪,甚至不惜去很远的地方;在生产方面,靠力气干活,很多东西都用肩挑背扛,曾有一句流行的话“过去栽苕肩挑担,人倒肩松担两半……”可见农民的辛苦,并且即时的作物质量很差,农作物经不起风吹雨打,“那是真正靠天吃饭”被访的吴书记这样说,不仅这样,当时人们的思想很保守,不懂得科学种植的重要性,曾经有位覃书记来这儿推广矮杆粮技术,几乎遭到了当时全村人的反对。正是这样,那里的人们都很难吃上一顿像样的饭菜。生产技术的极端落后,加剧了村庄的贫穷。

(2)传统的居住文化。苗族的居住文化土家居住文化的影响,也可以追溯到“土司”时期,虽然当时的苗家房舍赶不上土家居屋的富丽堂皇,但也是备受人们关注的。苗寨世代都是一个平凡的村庄,数百年来,没有出过一个达官贵人,因而居民住房都相差无已。总体而言,都是以木结构为主的,该村大多数有着半个世纪以上年代房屋都证明着这一点。尤其是受汉族文化影响,苗家房屋也很注重建筑方面的“选梁砍梁,竖梁及上梁”等方面,一般而言,房屋的深木多以杉树或桐木为主,因为这两种树易发芽,用吴书记的话说,就是肯“发儿”——即人丁兴旺(可见这对生育文化也有着一定的影响)。起房前一天砍梁木,梁木只能往上倒,并且砍梁木的人应是主人的主要亲戚,而且还有一个讲究,梁木上面不允许任何人跨过,梁木砍好之后,锯掉两端,每锯一端使挂上一个红色,然后再由两个人抬上去,每端挂一个红包,一色香烟,抬上中途不能停,如果路途较远,则一般选四个人去;当到达建屋地时,必须两端同时放下,两端同时开工,架到梁上去,然后由木匠讲一些奉承之类的话,然后再准备其他事宜。这是建筑房方面的讲究。当然,房屋的基本布局仍是以“堂屋为主要之开间并排住宅”。苗族住房和土家差不多,有的也有吊脚楼,不过当地人叫做吊楼子,一般而言,当正房高,两边低时,则修吊楼子;若正房低,两边高,则修厢房。其房屋用途和土家族相差不大,都是吊脚楼上面一层住人,下面喂养牲畜。以前,该村的房屋还有朝门方面的讲究,一个大院有一共同大门叫大朝门,每户的门叫小朝门。

(3)传统的饮食文化。由于受落后生产技术的影响,生活水平自然不会高。苗寨以前的粮食,产量不足300斤/亩,苗寨本身就是一个田少林多的地方,粮食的不足,加之人口的较多,自然很难达到生活上的幸福,被调查的张明德老人说“那时候吃洋芋不剥皮,粮食经常不足,所以就常吃坡上野菜,那时喉啊,要是吃上一顿大米饭,简直就是难上加难哦!”由于人的吃饭问题不能很好解决,所以当时也很少有人喂养牲蓄。

2、苗寨的传统制度文化。

苗寨是一个有着较长历史的古老村庄,因而也有着较长制度文化历史。族长制应该算得上是该村一种较早的制度,当时规定,凡嫖赌者,由族长召集起来,任族长处置:头顶水,用棒打。唯有违法人的舅可以担保。获保之后,违法人则在堂屋中,点上香蜡纸烛,跑于屋中,向屋内每个人作揖相求,求之保佑;对履教不改者,施行“打活埋”,在地上挖坑,违犯者自己跳下去,再由众人埋上土,该村的杨老十便是一例。接下来便是治何制度,在村里治保委员会,每一小组为治保队。治保会为帮教组织,共产党员点化帮教,用政治制度,毛泽东语录等来衡量,不施行体罚。

3、苗寨的传统精神文化。

调查表明,该村几乎每家每户都在堂屋的壁上设有神龛,上面记述了自己的家庭及来源等。并且,在杨姓“四字堂”的神龛上,会发现一个特殊的符号“TT”,据村长杨占清解释,这“四字堂”,相传是杨家将中四郎杨忠保的后人,为了纪念杨忠保,后人更用这个符号来表示,其他的杨姓没有;据书记吴官志介绍,在改革开放前,该村曾有部分人信仰基督教,当然也有部分村民有白虎图腾;另外,该村之前曾有一座名为“天王庙”的庙宇,庙里曾供奉着十八罗汉、观音菩萨、木莲菩萨等,该庙由集体集资建成,每年都举行观音会,除本村居民拜访外,还有很多外来朝拜者。该庙于1959年被拆掉。

(二)苗寨村落文化的现代模板。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必将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苗寨,这样一个受传统文化影响深远的村落,在现代化的大潮之中,也已经或正在接受现代化的洗礼。

1、苗寨物质文化的现代模板。物质文化的发展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某一区域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1)苗寨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调查表明,该村村民虽然在生产中仍然多采用传统的农业工具来进行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但在现代化的推动和政府的引导下,起农业耕作技术发生了不小的变化,采用了先进的农业工具,引进了优质的高产作物,施用了日趋现代化的耕作技术。科学种田意识明显增强,新工具(如育秧器)、优良品种、育秧薄膜、科学施肥等不断推广,使得种田效率提高,劳务省事省时;另外,部分农民还购买了微型农产品加工机器(如面粉机、豆芽机、粉碎机等),通过对农产品的加工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最后,小型农业运输交通工具的使用,也减轻了农民的劳动量。目前,该村拥有三轮车2辆,四轮车3辆,这些都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第2个回答  2015-05-16
 一、高罗苗寨概况

武陵山区地处我国中西部结合地带,苗族便是居住在我国长江以南武陵大娄山脉的一个山地民族。据2000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得知,苗族现有人口810万,其中以清江流域为主要分布区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约有28万人。作为调查研究样本的高罗苗寨村,是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宣恩县高罗乡下辖的一个行政村,该村距高罗乡镇村所在地约2.5公里,与小茅坡营村相邻,该村住户为297户,总人口1092人,其中劳动力589人,据统计,外出“打工”挣钱劳动力高达559人,经济状况总体良好,其整体生活水平居全县中等以上水平。

苗寨总面积约为13.32平主公里,其中森林面积6.922平方公里,该村下设十个村居小组,现有村干部1人,组干部7人。这里春迟秋早,湿润多雨,光线不足,年均气温13.7℃,无霜期263天,年降水量1635.3毫米,年日照数为1212.4小时,该村粮食作物有玉米、水稻、黄豆、红薯等,经济作物主要有烟叶、油菜等,该村虽是二高六村庄,但在前任书记吴官志的带领下,修建了柏油路7.5公里,乡村公路20公里,每小组都通了公路,完全解决了饮水问题,每家每户都安装上了水池。

该村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到目前为止,该村已有大学生4人,高中生13人,初中生27人,小学生35人,在政府的关怀之下,村民修建了一所占地1778平方米,教育设施占320平方米的小学。

村民勤劳致富,目前已有33户居民修建了平房,其中有9户还搬运到了高罗街上,从事着各种不同的生意生活。村民积极利用了技术,科学种植,勤劳致富,目前该村的粮食作物中,水稻产量达到1000斤/亩,玉米600斤/亩。到2006年底,该村人均收入可达到1797元/年。

另据调查,苗族占该村总人口的87%,其中张、杨、吴、袁为该村的大姓家族,且均为苗族,汉族、土家族、侗族等与苗族形成杂居格局。由于现代化的冲击及其带来的影响,人们现在都讲汉语,调查中笔者发现,目前能讲汉语的为两类人,一种是年事较高的老人,另一类多半是女性,多半是从邻村小茅坡营娶回来的媳妇,但他们都只知晓纸言片语。

当地苗寨人就是在这样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中生存并得以发展的。

二、苗寨村落文化变迁:传统模板向现代模板的演变

文化变迁是指一种文化由于内部的发展和外部接触所引起的结构与功能,形式与内部的改变。在社会状况背景之下,文化的适时变迁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必要规律。著名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曾在对文化变迁情况的研究中提出了“文化堕距”理论,该理论认为物质文化总是于非物质文化而发生变化。两者是不同步的,这就是说任何文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一个动态的,演讲过程。在研究苗寨村落文化的变迁方面,笔者认为可据传统和现代两种模板,尤其是从传统模板向现代模板的演变层面进行研讨。

(一)苗寨村落文化的传统模板

人是文化的创造者,同时也是文化的传播者,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式制度文化。据调查得知,苗寨这一古老的村落,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经历和经营着具有苗寨特色的传统文化。并且这种传统文化的缩影,在今天仍能找到很多。

1、苗寨传统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人们在适应和改造自然世界的过程中所创造来的,其主要目的是维持人类社会的基本需求和发展,在这里,笔者按农业技术,衣食住行等方面,对传统物质文化进行研讨。

(1)传统农业生产技术。苗寨自古以来就是典型的农耕村落,农业经济是该村主要的经济命脉,调查表明,尤是在改革开放以前,该村在农业生产技术方面,显得相当落后,在那个年代,种田没有肥料,但分了补给土地肥力,家家户户都去捡牛粪,甚至不惜去很远的地方;在生产方面,靠力气干活,很多东西都用肩挑背扛,曾有一句流行的话“过去栽苕肩挑担,人倒肩松担两半……”可见农民的辛苦,并且即时的作物质量很差,农作物经不起风吹雨打,“那是真正靠天吃饭”被访的吴书记这样说,不仅这样,当时人们的思想很保守,不懂得科学种植的重要性,曾经有位覃书记来这儿推广矮杆粮技术,几乎遭到了当时全村人的反对。正是这样,那里的人们都很难吃上一顿像样的饭菜。生产技术的极端落后,加剧了村庄的贫穷。

(2)传统的居住文化。苗族的居住文化土家居住文化的影响,也可以追溯到“土司”时期,虽然当时的苗家房舍赶不上土家居屋的富丽堂皇,但也是备受人们关注的。苗寨世代都是一个平凡的村庄,数百年来,没有出过一个达官贵人,因而居民住房都相差无已。总体而言,都是以木结构为主的,该村大多数有着半个世纪以上年代房屋都证明着这一点。尤其是受汉族文化影响,苗家房屋也很注重建筑方面的“选梁砍梁,竖梁及上梁”等方面,一般而言,房屋的深木多以杉树或桐木为主,因为这两种树易发芽,用吴书记的话说,就是肯“发儿”——即人丁兴旺(可见这对生育文化也有着一定的影响)。起房前一天砍梁木,梁木只能往上倒,并且砍梁木的人应是主人的主要亲戚,而且还有一个讲究,梁木上面不允许任何人跨过,梁木砍好之后,锯掉两端,每锯一端使挂上一个红色,然后再由两个人抬上去,每端挂一个红包,一色香烟,抬上中途不能停,如果路途较远,则一般选四个人去;当到达建屋地时,必须两端同时放下,两端同时开工,架到梁上去,然后由木匠讲一些奉承之类的话,然后再准备其他事宜。这是建筑房方面的讲究。当然,房屋的基本布局仍是以“堂屋为主要之开间并排住宅”。苗族住房和土家差不多,有的也有吊脚楼,不过当地人叫做吊楼子,一般而言,当正房高,两边低时,则修吊楼子;若正房低,两边高,则修厢房。其房屋用途和土家族相差不大,都是吊脚楼上面一层住人,下面喂养牲畜。以前,该村的房屋还有朝门方面的讲究,一个大院有一共同大门叫大朝门,每户的门叫小朝门。

(3)传统的饮食文化。由于受落后生产技术的影响,生活水平自然不会高。苗寨以前的粮食,产量不足300斤/亩,苗寨本身就是一个田少林多的地方,粮食的不足,加之人口的较多,自然很难达到生活上的幸福,被调查的张明德老人说“那时候吃洋芋不剥皮,粮食经常不足,所以就常吃坡上野菜,那时喉啊,要是吃上一顿大米饭,简直就是难上加难哦!”由于人的吃饭问题不能很好解决,所以当时也很少有人喂养牲蓄。

2、苗寨的传统制度文化。

苗寨是一个有着较长历史的古老村庄,因而也有着较长制度文化历史。族长制应该算得上是该村一种较早的制度,当时规定,凡嫖赌者,由族长召集起来,任族长处置:头顶水,用棒打。唯有违法人的舅可以担保。获保之后,违法人则在堂屋中,点上香蜡纸烛,跑于屋中,向屋内每个人作揖相求,求之保佑;对履教不改者,施行“打活埋”,在地上挖坑,违犯者自己跳下去,再由众人埋上土,该村的杨老十便是一例。接下来便是治何制度,在村里治保委员会,每一小组为治保队。治保会为帮教组织,共产党员点化帮教,用政治制度,毛泽东语录等来衡量,不施行体罚。

3、苗寨的传统精神文化。

调查表明,该村几乎每家每户都在堂屋的壁上设有神龛,上面记述了自己的家庭及来源等。并且,在杨姓“四字堂”的神龛上,会发现一个特殊的符号“TT”,据村长杨占清解释,这“四字堂”,相传是杨家将中四郎杨忠保的后人,为了纪念杨忠保,后人更用这个符号来表示,其他的杨姓没有;据书记吴官志介绍,在改革开放前,该村曾有部分人信仰基督教,当然也有部分村民有白虎图腾;另外,该村之前曾有一座名为“天王庙”的庙宇,庙里曾供奉着十八罗汉、观音菩萨、木莲菩萨等,该庙由集体集资建成,每年都举行观音会,除本村居民拜访外,还有很多外来朝拜者。该庙于1959年被拆掉。

(二)苗寨村落文化的现代模板。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必将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苗寨,这样一个受传统文化影响深远的村落,在现代化的大潮之中,也已经或正在接受现代化的洗礼。

1、苗寨物质文化的现代模板。物质文化的发展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某一区域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1)苗寨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调查表明,该村村民虽然在生产中仍然多采用传统的农业工具来进行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但在现代化的推动和政府的引导下,起农业耕作技术发生了不小的变化,采用了先进的农业工具,引进了优质的高产作物,施用了日趋现代化的耕作技术。科学种田意识明显增强,新工具(如育秧器)、优良品种、育秧薄膜、科学施肥等不断推广,使得种田效率提高,劳务省事省时;另外,部分农民还购买了微型农产品加工机器(如面粉机、豆芽机、粉碎机等),通过对农产品的加工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最后,小型农业运输交通工具的使用,也减轻了农民的劳动量。目前,该村拥有三轮车2辆,四轮车3辆,这些都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