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微电子与信息技术研究院的现任领导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4

王高峰,男,留美双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湖北省英山县人。1990年1月获得美方全额奖学金去美国留学,1993年12月获得美国威斯康辛(Wisconsin)大学电工程(Electrical Engineering)博士学位。其后师从集成电路领域世界著名科学家、TCAD之父、 美国工程院院士Robert W. Dutton教授,获得美国斯坦福(Stanford)大学科学计算(Scientific Computing)博士学位。现任武汉大学黄彰任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武汉大学微电子与信息技术研究院院长。1993年12月至1996年5月,王高峰博士作为一名Scientist在美国Tanner Research 公司进行集成电路模拟及设计软件的研究及开发。1996年6月至2001年1月,作为Principal Engineer在世界上最大的集成电路设计软件公司Synopsys, Inc.从事科学研究及新产品开发。1999年夏天曾受邀到美国贝尔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工作。2000年发起创办美国英迪光讯公司(Intpax, Inc.),并出任该公司的首席技术长(CTO)。2003年发起创办美国矽翔微机电公司(SiargoLtd.),并出任该公司的首席技术官(CTO)。2001年9月在武汉大学筹建黄彰任信息技术研究所。2004年回国正式受聘于武汉大学,建立微电子与信息技术研究院,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至今。
王高峰博士已发表科研论文199篇,SCI收录66篇(含待收录SCI源6篇),EI收录136篇(含待收录EI源18篇),被SCI引用245篇次(他引191篇次)。在其所属专业国际顶级期刊IEEE上共发表25篇论文。拥有13项已授权专利(包括美国专利10项,中国专利3项),另有3项美国专利正在审批中。王高峰博士同时也是多个IEEE Transactions杂志的审稿人,John Wiley & Sons出版社审稿人。并在2001年被选为IEEE资深会员(Senior Member)。2005年入选(马奎斯)美国名人录,2006年入选(马奎斯)世界名人录和(马奎斯)科学工程名人录。
王高峰博士的研究领域包括高频高速集成电路及微机电系统(MEMS),微纳电子学,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电磁场工程,通讯工程、信号处理及人工智能等。王高峰博士承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任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胡继承,湖北人,博士。先后在武汉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并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做博士后研究。回国后在武汉大学微电子研究院担任专职教授并兼任研究院副院长。研究方向:软件系统开发、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开发、信号处理(图像、语音识别)、小波分析和应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