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校园欺凌了怎么办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12-31
报告老师或者家长
第2个回答  2021-01-02

被校园欺凌怎么办,怎样正当防卫,正当防卫伤人需要承担责任吗?

第3个回答  2020-09-22
第4个回答  2021-02-20
让我们来看几组数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9年公布的《数字背后:结束校园暴力和欺凌》研究报告,收集了144个国家的相关数据,显示:
全球学生中,平均每3个学生便有1个曾经遭遇过校园霸凌。
有32%的学生近一个月内被校园霸凌至少一次。
2017年腾讯新闻做了一项校园霸凌公众认知的调查,数据发现:
在参与调查的3万6千名网友中,超过一半的人亲身遭遇过校园霸凌,24.2%的人曾霸凌过别人。而在这些霸凌者中,约83.9%的人曾经被霸凌过。
据受访者回忆,38.2%的被霸凌者彻底放弃学业,30%转学到其他学校,24.6%短期不来上学。
校园霸凌的可怕之处在于,它对一个人的伤害是终身的。
施暴者霸凌完同学,转头就能忘掉,然后继续无忧无虑地上学,工作,结婚,毫无负担地过自己的生活。
而被霸凌的同学,身体上的伤痛或许有痊愈的一天,但心理上的创伤却难以磨灭。
这些生活在霸凌阴影下的孩子,所承受的精神创伤,可能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那么,作为父母,我们可以做什么呢?
在确定孩子遭受霸凌后,父母们可以这样做:
1、不要视而不见
几乎在每一个发展到无法控制的校园霸凌事件中,都有一对不作为的父母,他们主动或者被动地忽视了孩子的求助。
家长的这种不作为,是导致孩子最终陷入绝望的重要原因。
所以首先,家长们要意识到校园霸凌的普遍性和危害程度,主动关注孩子在学校的所遭所遇;其次,要和孩子培养亲密的亲子关系,让孩子愿意和你袒露心事,在遇到困难时主动寻求家人的帮助。
2、鼓励孩子勇敢说“不”
有调查显示,大部分校园霸凌受害者,都是性格内向,特别老实听话的孩子,这些孩子因为“好欺负”,很容易成为霸凌目标。
面对霸凌,他们往往会选择忍气吞声,这会让霸凌者更加肆无忌惮,导致情况越来越严重。
面对这种情势,家长一定要鼓励孩子勇敢说“不”!
打人是不对的,住手!
如果再欺负我,我会让老师和你们的父母都知道!
让孩子直视对方的眼睛,用表情表达出自己的愤怒和勇气。
一定要让霸凌者知道,你不是好欺负的。
3、找老师,找家长,不要害怕把事情闹大
当孩子被霸凌后,父母应该第一时间找到老师,说明情况,并且要求与霸凌者的父母见面。
让孩子向霸凌者的父母还原事情的经过;
要求对方孩子马上道歉,并保证以后不会再犯。
如果对方的家长不肯合作,你需要表明自己的强硬态度:如果不道歉,自己不会轻易让事情就这么过去,会继续向有关部门投诉,向媒体曝光,不怕把事情闹大。
对于那些不讲理的霸凌者,适当的“恐吓”是非常必要的。
4、引导孩子多锻炼,树立自信心
我们可以发现,经常遭受霸凌的孩子,身体往往也比较瘦弱,在体格上就处于弱势。而那些经常运动、身材壮实的孩子,则很少被人欺负,即使被欺负了也有反击的力量。
所以,家长平时不要只顾着监督孩子的作业,也应该引导、督促他们多锻炼。
经常锻炼的孩子,不仅拥有强健的体格,性格也会变得坚强,更富有自信,仅仅是身上散发的气场,就能让那些霸凌者畏惧三分。
最后,希望所有人都能开始重视校园霸凌。
让那些不为人知的黑暗,暴露在阳光之下;让那些被欺负的孩子,不再孤立无援;让那些施暴者,不再肆无忌惮。
愿每一位父母,都能守护好自己的孩子,不被欺辱,亦不欺人。
第5个回答  2020-12-10
告诉父母或者老师寻求办法,实在不行就报警。记下他们的相貌,事后报警,并告知学校和家长。上学放学尽量选择和同学同行,不要独自一人。
故意造成对方伤害的行为,是否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主要看伤害的程度,如果是轻微伤的,那么,不构成犯罪;如果是轻伤的,被害人和检察院都可以提起诉讼,要求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如果是重伤以上的,就需要由检察院提起公诉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严重的校园暴力事件可能涉嫌故意伤害罪,最高可以判处死刑。根据《刑法》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刑法》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故意杀人,伤害致人重伤或者,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14周岁不予刑事责任的,责令他的家长或其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时也可由政府收容教养。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这里的死刑包括死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