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达的创新精神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2

吕达同志深刻认识到,辅导员工作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必须根据时代的发展,延安大学的实情,不断探索创新,才能确保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结合延安大学文学院学科建设和专业特点,为广大学生提供自我展示和实践动手的平台,吕达同志极力倡导,并创建富有现代气息和专业特色的“第二课堂”。
(1)策划创办了学院报《我们》。报纸从组稿、修改、编辑、排版全部由学生独立完成。报纸计划每年出版8期,每期可为40名同学提供发表文学作品的版面,每年发表学生作品320余篇,截止目前共出版39期,发表学生作品1500余篇。每届报纸编委会可为30名同学提供锻炼机会,截止目前已有6届、180余名同学得到实际操作和锻炼。
(2)指导学生成立戏剧社。几年来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先后将《雷雨》、《日出》、《罗密欧与朱丽叶》、《人生》、《兰花花》等经典剧目搬上了舞台,既锻炼了同学们的普通话、语言表达能力,又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对广大同学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3)举办“飘在校园的经典”系列活动。针对专业特点,尤其是一本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开展了以诗文朗诵、演讲比赛、辩论赛、“三字”比赛、舞台话剧、歌舞晚会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系列品牌活动。
(4)举办班级系列活动,开展“第二课堂”。为了给某一方面具有专长的同学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为扩大同学们实际操作与锻炼的覆盖面,在吕达老师的指导下,学院还开展了富有专业特色的系列班级活动。比如06级秘书专业的“畅想明天”和秘书礼仪培训等活动;06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的“走上讲台”系列活动;0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义务支教系列活动;07级新闻学专业的“画传媒”系列活动;06级广电专业的“连线媒体”系列活动以及摄影大赛、DV制作比赛、电视短片制作等活动。

相似回答